道德经问答(106)老子对道体进行了怎样的描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8 10:26 4

摘要: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道德经问答(106)老子对道体进行了怎样的描述?

[道歌]

大道混成恍惚间,

似有非有神龙现。

多少耳聪目明者,

哪个不曾被眼瞒。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心解]

用眼睛看不见的,叫做“夷”;用耳朵听不到的,叫做“希”;用双手抓不住的,叫做“微”。视、听、觉三者都无法感知和界定的,是混元一体的东西。

它虽在九天之上而不显得光亮,虽在九地之下而不显得昏暗;它渺渺茫茫无法描绘,又回到是物而不见物的状态。这就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物象,给它起个名字作“恍惚”。

在前面迎接它看不见它的头,在后面追随它看不见它的尾。

我们运用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大道,来驾驭把握现代的具体事物。能够认识宇宙的起始,这就是“道”的要领和大纲。

[感悟]

这一章老子对道体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摘自董延喜著《道德经传家版》)

【作者简介】

董延喜,资深媒体人,道学传播者。新闻从业五十七年,发表作品万余篇,有三篇被选入大学教材;三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老子文化的通俗化解读和接地气传播;创办《中国道学论坛》等道网传媒,拥有会员粉丝超百万;创作《道德经传家版》,成为深受百姓欢迎的大众读本;研发“生活道学”系列讲座,被列为国家图书馆公开课;为国内外作了大量道文化产业创意策划,使得一大批道文化景观得以恢复重建;在全国各地讲授老子文化800余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来源:仙乡悟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