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三首关于清明的唐诗,清幽恬淡,满满的岁月静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1 14:48 1

摘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许是因为杜牧诗句的原因,在我的印象里,清明始终都是一个湿漉漉的节日。

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北窗读诗(玲子)欢迎您的光临。

前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许是因为杜牧诗句的原因,在我的印象里,清明始终都是一个湿漉漉的节日。

小时候,也常常听妈妈说“清明难得晴”,彼时,认为清明只是一个祭扫和缅怀的节日,所以天气也和人的心情那般。

上了学,读了书,才知道清明节不仅仅是思念,还有郊游踏青和聚会,日暖风和,草木勃发,如此大好时光怎能辜负。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分享三首关于清明的古诗,和我一起感受旧时清明节的美好时光,和彼时的岁月静好。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唐 温庭筠《清明日》

春分后十五日,清明风自东南来,彼时气清景明,故《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那是千年前一个清明节的早晨,春和景明,朝阳刚刚升起,清蛾在晨光中飞舞,色彩斑斓,看上去就像在画扇中似的。

出游踏青的人们早早地走出家门,郊外,桃园里,桃花灼灼,田野里,郁金香争奇斗艳,蝶争粉蕊蝶分香,好不热闹。

郊外风光如画,彼时,晨露还未消尽,花瓣上的露珠颤颤欲滴,待尽兴而归时,只有微风徐徐,摇曳的柳丝拂过面颊。

郊外游人如织,车马往来,悠然的马儿主动避开旁边的帷幔,市井喧哗,人们参加斗鸡游戏,鸡群争先恐后出了笼子。

不知是谁家的顽童,瞄准鸟儿发射飞弹,枝头的黄鹂鸟受惊飞起,如箭一般地掠入隔壁的庭院,落在房顶上宛啭鸣叫。

温庭筠这首《清明日》,短短四十个字即临摹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写出了清明外出踏青的喜悦心情,极具艺术感染力。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唐 张籍《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寒食节后,皇帝赐了新火,清明节这天,在郡衙设宴,邀请锦州郡的胡郎中在西亭饮酒赏花。

梨花过后清明。时节向晚,春天接近了尾声,群芳也将凋零殆尽,珍惜这春和景明的好天气。

惜春长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所以趁此佳节邀友饮酒赏花,听着歌声,劝友多饮几杯。

西亭对坐,举杯畅饮,欣赏着园林中纷纷细雨的清新景象,酒逢知己,不知不觉就有了醉意。

于是,大家一起移坐到芳草席上,尽情欢乐,直到暮色四合,城门都关闭了,还不愿意离去。

正是因为政务闲暇,才有了这宴饮畅谈的欢愉时刻,并通过这琴声,来抒发我们悠远的情怀。

清明节是四节之一,不仅是一个节气,还是一个节日,不论是古代还是相待,都极其受重视。

张籍和彼时的人们一样,有仪式感地过着四时岁月,趁清明节假日,邀请友人宴饮诗酒唱和。

琴筑指琴和筑,是古代一种乐器,泛指音乐,锦州指锦州郡,是唐朝的州,横跨湘西和黔东。

03

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

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

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唐 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这是开元十一年(723年)的清明节,诗人受好友刘郎中之遥,到其郊外的别墅参加清明宴饮。

德不孤,必有邻。刘郎中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此人情操高洁,与祖咏志趣相投,亦有隐逸情怀。

刘郎中的别墅在长安城外终南山下,景色清幽,闲暇之余,常邀友人前来宴饮聚会,诗酒唱和。

这年的清明节,雨过天晴,园林景致分外清幽,刘郎中用皇帝赐给的新火,设宴款待一众好友。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潋滟的波光反照亭榭的小窗,酒逢知己,客人定要到晚上才会尽兴而去。

杯中新酿的春酒带着草药的清香,屋檐前落花满地,竹林里的鸟儿不时飞来,窥看窗内的友人。

友人这个地方如此清幽,此生如果有这样的好去处可以安身立命,还何必去寻找什么世外桃源?

清明新火,文人雅集,祖咏此诗以清明宴饮为切入点,完成了一次诗意的记录,读来令人向往。

后记: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天的第五个节气,因“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带有节日的氛围。

除了慎终追远外,清明还是踏青的好时节,春和景明,人们走出家门,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欢乐。

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春到人间,就连东风都那么有仪式感,吹开一树美丽的繁花。

春光淡荡值清明,把酒寻花特地忙,岁月冉冉,一岁一清明,时节不急不缓,惟愿且行且珍惜。#清明时节#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

来源:刘玲子cand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