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看到一项民调,说近四分之一以色列人考虑离开这个国家,2024年10月,以色列公共广播机构和坎塔尔洞察公司搞了个调查,针对成年人群,结果显示过去一年里,因为多场冲突的影响,23%的人想过暂时或永久走人,但还没行动;1%的人已经出去过一趟,又回来了或者打算回来
最近看到一项民调,说近四分之一以色列人考虑离开这个国家,2024年10月,以色列公共广播机构和坎塔尔洞察公司搞了个调查,针对成年人群,结果显示过去一年里,因为多场冲突的影响,23%的人想过暂时或永久走人,但还没行动;1%的人已经出去过一趟,又回来了或者打算回来;67%的人说压根没这个念头;剩下9%没表态或者不确定。这数据一出来,大家开始聊以色列人为什么想走。
其实早在2023年,司法改革闹得沸沸扬扬,就有不少人开始盘算外面的世界。2023年那会儿,中央统计局数据说有55,300人登记离开,比前几年多出不少。平时每年也就35,000左右,结果2024年直接飙到82,700人,增加了27,400。
为什么这么多人心动呢?主要还是安全问题和经济压力。2023年10月7日那场袭击后,战争持续打了好几个月,火箭弹警报天天响,很多人觉得生活没保障。民调里那些考虑走的人,24%查过国外房子,21%看过工作机会,15%甚至办了护照手续。尤其是年轻人和技术人才,他们是高科技行业的骨干,以色列经济靠他们撑着。要是这些人真走了,高科技产业得受重创。
再看2025年的数据,5月份哈雷兹报的一份调查说,40%以色列人还在考虑离开。原因明显:战争、政府政策、经济下滑。很多人觉得未来不确定,尤其是中产阶级。他们不是穷得走投无路,而是想找个更稳定的地方。7月份另一份报告显示,37%青年人有意短期或长期出去。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这比例更高。还有一份针对工人的调查,近四分之三的人说考虑重新安置,哪怕是暂时的。
而且中央统计局的报告更直白,2024年新移民只来了32,800人,比前一年少15,000。以前移民是正增长的主要来源,现在反过来。净移出从2023年开始累计超过14万人。到2025年上半年,又有3万人净走。人口结构也变了,犹太人和其他群体占77%,阿拉伯人20%,剩下的外国人。但增长慢了,生育率虽有波动,犹太妇女平均3.19个孩子,但整体死亡人数51,400,出生181,000,勉强维持。
这事对以色列社会意味着什么?首先,那些走的往往是受教育高的,医生、工程师、程序员。他们去美国、加拿大、欧洲,犹太社区在那儿壮大。欧洲犹太人口因为以色列人过去而变多,差不多有百万以色列人住在国外。这对大移居有好处,犹太文化传播,但对以色列本土是损失。经济上,高科技贡献GDP大头,要是人才跑了,创新力下降。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走。67%的人说没想过离开,他们觉得以色列是家园,文化根在这儿。很多人回国是因为家庭、犹太身份。2024年有23,800人回来,可能是战争初期冲回来的,现在又稳定了。
长远看,以色列得面对人口挑战。北部和南部增长慢,外围地区缩水。哈雷迪社区增长快,但他们不服兵役,经济贡献小。政府政策得调整,鼓励移民回来,提供工作、安全保障。否则,人口负增长成常态,国家活力将会减弱。
因此,这民调反映了以色列人的焦虑。不是每个人都打包走人,但近四分之一考虑过,2025年8月,布鲁金斯学会说美国对以色列支持下降,尤其是年轻人。希望政府赶紧行动起来,稳住人心。
来源:竹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