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正值春季森林防灭火的紧要时期。3月31日,沈阳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召开“2025年沈阳市森林防灭火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沈阳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杨德斌通报,今年森林防火形势异常严峻复杂。
当前正值春季森林防灭火的紧要时期。3月31日,沈阳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召开“2025年沈阳市森林防灭火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沈阳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杨德斌通报,今年森林防火形势异常严峻复杂。
随着气温回升、风干物燥、春耕生产活动增加,“清明节”各类祭祀活动频繁;同时,“五一”假期临近,进山入林景区游人增多,火源管控难度和防火压力加大,火险隐患增大,森林防火形势异常严峻复杂。面对严峻形势,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牵头抓总、统筹调度,持续筑牢村屯、护林员、督导检查、依法打击、森林救援、消防屯兵前置和宣传七条防线,拧紧“防救查改”责任链条,将“管住人为火源”作为森林火灾防范重点,确保工作责任和重点任务落实到防火一线,真正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一是压实各方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结合“林长制”压实第一责任人火源管控责任,按照“三管三必须”规定,印发《2025年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灭火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党委政府、乡镇街道属地管理责任、10个行业部门监管责任,通过发放告知书、签字承诺书,严把村口、沟口、路口、卡口、入口,确保火源防控责任压实到基层末梢。
二是严格火源管控。清明、春耕、五一等重点时段及高森林火险预警期间,紧盯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等重点部位,全市866名专职护林员、300余名临时巡护员以及村屯社区网格员、168个检查站卡口员加强巡护管护,对进山入林人员实行登记检查制度,制止劝阻和执法打击林内及周边烧香烧纸、烧荒烧秸秆、吸烟野炊等野外违法违规用火行为,实行扫“防火码”登记,实现火源全链条管理。高森林火险期,林区内严禁一切野外用火,确保万无一失。
三是强化隐患整治。联合自然资源、公安等部门深入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紧盯5个重点地区、49个重点乡镇、589个涉林村屯、8个国有林场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动态排查涉林村屯、企事业单位、输配电设施、散坟集中区域等重点目标重大风险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逐一落实特殊人群监护人责任,严防发生“山火进城、家火上山、火烧连营”。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制定《2025年沈阳市森林防火宣传工作方案》,组织森林防火宣传月启动仪式,开展森林防灭火知识“五进”主题活动和防火宣传大集,发挥广播、电视和网络新媒体等载体作用,利用全市630个村屯应急广播大喇叭以及红外语音播报杆、固定宣传牌、显示屏幕、流动宣传车等开展广播宣传,对景区游客、林区及周边居民进行防火安全宣传,曝光违法案例,发挥教育、警示、震慑作用。
五是创新科技赋能。充分发挥“两平台、十终端”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优势。推进14个森林因子监测站、59个应急叫应终端等设施建设,综合分析气象信息、含水率等数据采集,建强临灾叫应机制,强化卫星监测、无人机巡护、视频监控、塔台瞭望、地面巡查、舆情监测“六位一体”监测预警手段,实施全天候、全覆盖、立体化监控。
六是加强会商研判。坚持“以风为号、以火为令”,应急、气象、自然资源、公安等部门开展每日会商研判,5级风以上发布高森林火险预警信息,组织指导各地区落实针对性响应措施,科学防范应对,必要时采取调整、限制开放游览区域,控制游客数量或者暂停开放,严格管控森林防火区内居民生活用火,封山等管控措施。做到因险而动,因险施策。
七是做好应急值守。全市5支专业森林消防队伍570人,根据有林面积、林种分类和火险区等级,在重点涉林街道、国有林场以及棋盘山、马耳山风景区等重要点位实行靠前布防,携装巡护,保持临战状态,形成哨所式森林消防布控模式。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市区两级应急、自然资源、公安等部门进驻苏家屯区,浑南区、康平县,成立南中北三个前线指挥部,提级指挥调度,实施指挥、力量、装备“三靠前”,第一时间参与处置突发火情火警,筑牢防火屏障。
来源:奔跑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