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六上午,我接到了一位家长的电话。她的女儿正在澳洲读本科,今年原本应该顺利毕业,但因为几门课程没有通过,学校已经给出“需要延毕”的通知。这位家长声音里带着急切和焦虑:“老师,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延毕是不是很丢脸?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未来?要不要考虑转学,或者干脆换
上周六上午,我接到了一位家长的电话。她的女儿正在澳洲读本科,今年原本应该顺利毕业,但因为几门课程没有通过,学校已经给出“需要延毕”的通知。这位家长声音里带着急切和焦虑:“老师,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延毕是不是很丢脸?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未来?要不要考虑转学,或者干脆换一个国家?”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场景。很多学生在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课程难度超出预期、适应环境需要时间、甚至是因为疫情和心理压力,导致学业进度受到影响。作为顾问,我能感受到家长的焦虑,也理解学生的无奈。但更重要的是,要帮他们在众多选择中,找到最合适的那一条路。
一、延毕,真的那么糟糕吗?
首先,延毕并不等于失败。很多国外大学的课程安排比较灵活,学生在某些阶段成绩不理想,可以通过补修、重修来弥补。延毕半年或者一年,其实在海外很常见。雇主在看学生履历的时候,并不会仅仅盯着“是否延毕”,更关注的是整体的学习质量和综合能力。
我曾经有个学生,在悉尼大学延毕了一年,但他利用这段时间主动参加了科研项目,还做了两段和专业相关的实习。等到他毕业的时候,这些经历反而成了简历上的亮点,帮助他顺利进入了一家国际公司。
所以,如果学生有信心调整好状态,把延毕的时间“用活”,那延毕本身并不是污点,而是一个转折点。
二、转学,是不是更好的选择?
转学是另一种思路。很多家长会担心:“延毕要花时间和学费,转学是不是能更快?” 但事实上,转学的成本和风险比想象的要高。
学分转换:不同学校对课程的认定标准不同,有些课程可能不被认可,导致需要重新修读。适应问题:换了学校,就意味着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方式,学生需要重新适应。签证问题:在澳洲、加拿大等地,转学需要和移民局的要求保持一致,操作不当可能影响签证。不过,转学也有优势。如果原本的学校专业不合适,或者整体环境确实让学生无法发挥潜力,那么及时转学到一个更合适的平台,可能反而更利于未来发展。
我曾帮助过一位学生,他在墨尔本大学的商科读得很痛苦,成绩一直在及格线上徘徊。后来我们评估后,帮他转到另一所大学的传播学专业。结果他的学习兴趣被完全激发出来,最后成功申请到英国硕士。
三、家长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
无论是延毕还是转学,其实最关键的是:学生本人的心态和目标。
很多时候,家长急于做决定,结果忽视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学生可能表面顺从,但内心并没有准备好,这样无论延毕还是转学,都会出现新的问题。
所以在和这位家长沟通时,我特别强调了一点:在决定之前,先和孩子开诚布公地聊一聊。延毕能否接受?如果转学,是不是有明确的方向?孩子想走的职业道路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最合适的方案。
四、我的建议
对于那位来咨询的家长,我给出的建议是:
先接受延毕的结果,把眼前的学业完成好;在延毕的这段时间,增加一些实习或科研经历,避免“空白”;同时评估一下是否存在更合适的转学方向,作为备选。最终,她和孩子讨论后,决定先延毕半年,利用假期做一个实习。我相信,这个选择对他们来说是最现实也最稳妥的。
📌 写在最后:
留学之路没有绝对的“完美路径”。延毕也好,转学也好,都是在不同情况下做出的合理选择。作为家长,最重要的不是追求“完美简历”,而是帮助孩子找到一个能持续成长的节奏。
如果你也遇到类似的困惑,不妨先静下心来,和孩子多聊聊,再找专业顾问一起分析。或许,最合适的答案就在交流中逐渐清晰。
来源:海外杰尼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