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ing工作,是白女最好的嫁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5 03:48 1

摘要:广告人能出多大错?把“百家企业”写成“败家企业”,被甲方找上门。。

最近刷小红书,刷到一条很有意思的笔记,

大意是说,在国外职场,

即使你学历很高、技能点满,

但在面试marketing这份工作时,

也可能输给一些白人女孩。

而且在这些女孩的世界观里,

marketing是一份非常体面且优雅的职业。

(这好像和国内的情况好像完全相反。

国内只能骂骂咧咧地修改第n版方案)

这个话题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一部分网友认可博主的说法,觉得很真实。

“我们学校好多妈妈都是mkt白女,

除了mkt,另一个常见职业是画廊经理”

脑海里浮现了很多纸醉金迷的画面。

很多国产剧主角的职业设定也是这样。

“而爸爸们都是金融男”

“大老板的女儿不继承公司,

而是去做marketing”

“满脑子都是艾米丽在巴黎的女主,

符合刻板印象”

拍照打卡,顺便上班。

“人人都想当巴黎的Emily”

上班=聊天+各种酒会+发Ins。

也有一些网友指出,

博主吐槽得过于刻板印象了,

做mkt工作的也有很多学术派。

博主吐槽的现象基本出现在“social media”

“下次刻板印象记得精准一点”

不要一杆子打翻全行业。

也有一些人表示,

白人女性在mkt上就是更有竞争力。

“mkt怎么能竞争得过local,

吃母语背景和本地人脉的活儿”

觉得自己选错了赛道

还有一部分网友发出灵魂拷问,

“为什么mkt这个职业这么受欢迎。

感觉是个含金量很低的工作”

市场部别看,是差评。

“看起来很欢乐,其实苦得要死”

“赚得也不多啊,图啥呢”

“marketing算什么好工作吗?

门槛低,工资低”

“marketing整天各种假笑。

脸都笑僵了”

还有已经身在mkt一线的网友,

试图解释这一现象:

因为工作内容丰富,接触的人脉逛。

很符合“光鲜亮丽的职场女性”的人设。

“这种工作的重点不在工资,而是一种vibe”

是坐在开阔的办公室,

端着咖啡说“我在香奈儿做branding”

就像是《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生活。

“时尚/美妆/娱乐业是没有门槛的万金油行业”

“即使没有受过系统训练,

但mkt门槛太低了无所谓”

还有网友现身说法,打破刻板印象,

说只要实力够强还是可以拿下工作的。

还有网友讨论起了mkt的工资水平:

还有质疑大家为什么对mkt的偏见这么多。

更多的是吐槽国内的mkt人过得不好,

浑身都是职业病。

“国内没有marketing光环。”

对比国内外mkt工作的不同,

国内:地狱模式;国外:简单模式

国内一听是广告/市场,

自动联想到加班+性价比地狱。

(广告人:我怎么又躺枪了?)

而国外的mkt工作很清闲。

“国内marketing社会地位低,

简称打工社畜。”

听懂的都哭了。

“来国内做新媒体就老实了。”

这是什么同工种,不同命。

Marketing这个行业在一部分人眼里,

是打工人的地狱,

是熬夜、改方案改到崩溃。。。

但在另一部分文化体系中,它却是梦中情岗、

精致中产的标配、社交场的入场券。

营销行业社群,

还有空位哦(免费,需要审核)

否则不通过!!

往期精选案例:

广告行业的高管,正在集体失业。。。

在广告公司和床上能同时听到什么?杜蕾斯都得佩服。。。

广告人能出多大错?把“百家企业”写成“败家企业”,被甲方找上门。。

必胜客市场部反向营销,抽象披萨出圈了。。。

35岁+的广告人,都在被迫转行。。。

广告圈工龄十年,

拆解最有趣的营销案例。

来源:姜茶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