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肩部放松的窍门:以“垂肩”与“取中”为核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8 15:49 2

摘要:京武功夫如是说: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方便拳友同修参阅,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转载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删除),欢迎投稿分享传播。

京武功夫如是说: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方便拳友同修参阅,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转载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删除),欢迎投稿分享传播。

正文

一、垂肩的核心要领:

自然下沉,避免刻意用力。

肩部放松的关键在于垂而不僵。

练习时肩关节需自然下垂,不可强行下拽或耸肩。

若刻意下拉会导致肩部肌肉紧张,违背太极拳松柔的原则。

正确的做法是保持肩部舒展,仅需微含下沉之意,避免气机上浮。

腋窝留空,平衡内劲。垂肩时双肩需略微内合,使腋窝如夹鸡蛋般留有空间。

此动作可避免大臂紧贴肋部,促进气血流通,同时为后续的拥劲蓄力奠定基础。

若腋窝完全闭合则劲力易滞,影响动作连贯性。

二、取中原则的实践运用:

无过无不及把握松与紧的临界点。

中是太极拳的核心哲学,指动作与内劲的平衡状态。

肩部过松会导致懈劲,过紧则引发僵劲。

练习时需反复感知肩部力道,如调整琴弦般寻找松而不垮、沉而不僵的临界点。

与五行八卦的关联,肩部动作需与太极拳十三势相呼应。

垂肩对应五行中的定中需兼顾进退、顾盼的协调。

例如做拥劲时肩部下沉与手臂外拥形成对拉劲,实现劲力的收放平衡。

三、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

端肩与压肩的误区。

端肩者可想象肩头挂重物,引导气机下沉,配合呼吸(吸气时微提,呼气时放松)。

压肩者需放松斜方肌,通过云手、单鞭等动作动态调整肩部张力,避免静态压死。

动态练习中的调整:

在揽雀尾、白鹤亮翅等动作中通过肩催肘、肘催手的劲路传导,检验肩部是否真正放松。若动作滞涩,可重点放松锁骨与肩胛骨连接处。

四、辅助训练建议:

站桩强化本体感知,混元桩练习时,双臂环抱如球,通过意念引导肩关节向地面"融化",同时想象头顶悬丝牵引,形成上下对拉之力。

器械辅助松肩,使用弹性阻力带进行肩部划圈训练,或借助墙面做"靠墙开肩"动作(双手扶墙,身体前倾下压),逐步打开肩关节间隙。

总结:

太极拳的肩部放松是"形、气、意"协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垂肩取中"的持续练习,不仅能改善动作质量,更有助于培养"周身一体"的整体劲力,为进阶技法奠定基础。

来源:京门武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