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有朋友跟我吐槽,发现公司给他缴的社保基数比实际工资低了一大截,这可咋办?其实现在这事归税务部门管,咱老百姓有了更硬气的靠山!结合2025年最新政策和多地实操案例,今天就来聊聊怎么让单位乖乖补缴社保,护住咱的养老钱。
最近有朋友跟我吐槽,发现公司给他缴的社保基数比实际工资低了一大截,这可咋办?其实现在这事归税务部门管,咱老百姓有了更硬气的靠山!结合2025年最新政策和多地实操案例,今天就来聊聊怎么让单位乖乖补缴社保,护住咱的养老钱。
一、为啥现在税务部门能管得更严?2025年新政带来的三大变化
过去单位少缴社保,社保部门和税务部门数据不通,容易打“擦边球”。但今年政策动真格了:
1. 数据穿透式监管:工资、个税、社保全比对
2025年7月1日实施的《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明确,税务部门会把企业申报的社保基数、个税工资、企业所得税工资总额全部打通比对。比如某员工月工资1万元,单位却按4308元基数缴社保,个税申报的1万元工资就会触发系统预警。湖北某建筑企业就因为这三个数据对不上,被追缴社保费126万元。
2. 信用惩戒升级:欠缴社保直接影响企业生存
现在企业欠缴社保会被列入“纳税缴费信用D级”,贷款、招投标、政府补贴统统受限。南京某教育公司拖欠29名员工工资和社保,被列入黑名单后,3个项目投标资格被取消。更狠的是,税务部门还能直接冻结企业账户、拍卖资产抵缴社保费,今年山东已有32家企业被强制划扣资金。
3. 补缴时效放宽:哪怕欠了10年也能追
最高法和人社部联合明确,社保追缴不受2年时效限制!哪怕单位欠缴10年,退休前都能追回。湖北十堰的冯师傅,2011年至2016年的社保被拖欠,今年通过“检察+工会”机制成功补缴21万元。
二、单位常见的“少缴套路”,这四种情况要警惕
根据《社会保险法》,单位必须按职工实际工资缴社保,2025年多地最低基数已上调(比如山东下限4600元,福建下限4414元)。遇到这些情况,直接投诉:
1. 按最低基数一刀切
不管工资多高,都按当地最低标准申报。比如某销售月入1.5万元,单位却按4308元基数缴社保,每月少缴近千元。
2. 拆分工资避费
把工资拆成“基本工资+绩效+补贴”,只按基本工资缴社保。广州某互联网公司把8000元工资拆成3000元“基本工资”+5000元“项目奖金”,被税务部门追缴差额48万元。
3. 试用期不缴社保
以“转正后再缴”为由拖延。法律明确规定,用工30日内必须参保,试用期也不例外。武汉某科技公司因试用期不缴社保,被罚款12万元并补缴全部费用。
4. 选择性参保
只缴养老、医疗,不缴失业、工伤。比如某快递公司以“灵活就业”名义只为员工缴养老保险,今年被杭州税务部门查处,补缴五险差额37万元。
三、发现少缴后,这三步操作最有效
第一步:收集证据,算清差额
• 核心材料:近12个月工资条、银行流水(显示实发金额)、劳动合同、社保缴费明细(可通过“电子税务局”或“鄂汇办”APP下载)。
• 差额计算:用“实际工资×缴费比例 - 单位已缴金额”算出每月少缴部分。比如月工资8000元,养老保险单位应缴16%(1280元),但单位按4308元基数缴689.3元,每月差额590.7元。
第二步:投诉渠道选对,效率翻倍
1. 线上投诉
◦ 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按提示转接社保投诉专席,24小时受理。
◦ 通过“电子税务局”或“楚税通”APP提交材料,广东等地30日内就能反馈结果。
◦ 登录“国家信访局”官网,选择“社保缴费”类别,上传证据后7个工作日内会有专人联系。
2. 线下投诉
携带材料到主管税务机关的社保费征收窗口填写《投诉登记表》。比如武汉市民可到武昌区税务局第二税务所办理,现场有工作人员指导填表。
第三步:紧盯处理进度,必要时走法律途径
• 处理流程:税务部门受理后,会向单位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要求15日内补缴。拒不执行的,税务部门可直接划拨企业存款,加收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 结果反馈:处理完毕后,税务部门会通过短信或书面告知,补缴记录同步到社保系统。湖北十堰的冯师傅就是在2025年1月收到补缴到账通知的。
• 救济途径:对结果不满意,60日内向税务部门上一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6个月内起诉。南京某制衣厂因不服处罚,起诉后仍被法院驳回,强制执行补缴90万元。
四、2025年维权必知的五个关键细节
1. 自愿放弃协议无效!
哪怕签了“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单位也得补缴。北京某科技公司就因为这事儿,被追缴社保并罚款12万元。今年最高法明确,这类协议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打官司必输。
2. 灵活就业人员也能维权
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者,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就能要求单位补缴。但需先通过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再凭裁决书投诉。
3. 跨省就业也能追缴
全国统一电子税务局上线后,跨地区用工社保合规风险剧增。比如在北京工作、上海参保的员工,两地数据比对不一致就会触发预警。今年浙江已查处21起异地参保不匹配案件。
4. 补缴材料要齐全
• 劳动关系证明: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考勤记录。
• 工资标准证明:近12个月银行流水、工资条。
• 单位信息:营业执照复印件、社保缴费明细。
部分地区还要求提供原始工资表,比如广东补缴1994年前社保需提供财务凭证。
5. 企业常见“甩锅”套路破解
• 套路1:“社保基数是行业惯例”
反驳:法律规定必须按实际工资缴,没有“行业惯例”这一说。
• 套路2:“补缴会增加企业负担”
反驳:企业负担不能转嫁到员工身上,税务部门可分阶段补缴,湖北允许企业最长6个月内缴清。
• 套路3:“你去投诉,我就开除你”
反驳: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要求双倍经济补偿,同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五、2025年地方实操案例:这些省份已经动真格
1. 湖北:“检察+工会”联动追缴
十堰市建立“检察+工会”协作机制,2025年1月帮助3名职工追回13年前的社保21万元。现在当地企业新入职员工必须签订社保承诺书,否则不予录用。
2. 广东:大数据精准稽查
通过金税系统比对,2025年上半年广东追缴社保费2.1亿元。某电子厂因社保基数与个税工资差异过大,被要求补缴376万元,企业负责人还被约谈整改。
3. 山东:社保信用与贷款挂钩
企业欠缴社保会被列入征信黑名单,贷款额度直接砍半。青岛某食品公司因欠缴社保,原本能贷500万元的项目,最终只获批200万元。
六、结尾提醒:三句话让你维权更高效
1. 日常留痕:工资条、银行流水、劳动合同一定要保存好,这是维权的“核武器”。
2. 投诉要快:发现少缴别拖延,越早投诉越容易取证,拖久了单位可能销毁工资表。
3. 联合行动:如果多人被欠缴,一起投诉更有力度,今年南京某公司就因为29人联名投诉,3天内就补缴了全部费用。
社保是咱退休后的“保命钱”,单位少缴就是在偷咱的养老钱!2025年政策已经给咱撑腰,该出手时就出手,别让企业钻空子。遇到复杂问题,记得拨打12333人社服务热线,或者到当地税务局咨询,专业人员会帮你理清思路。毕竟,依法维权不是找麻烦,而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事儿咱必须较真!
来源:清闲的香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