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玻璃杯凭啥卖到上千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1 11:35 1

摘要:在河间市冀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冀艺公司”)的生产车间,玻璃灯工用火枪将一根细细的玻璃棒高温加热后粘接,趁其700℃的余温未散,用尖嘴钳小心翼翼地在玻璃棒上夹出一个个立体的弧度……经过48道工序,玻璃管在灯工手中逐渐变成了栩栩如生、镶金嵌银的龙把手。

在河间市冀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冀艺公司”)的生产车间,玻璃灯工用火枪将一根细细的玻璃棒高温加热后粘接,趁其700℃的余温未散,用尖嘴钳小心翼翼地在玻璃棒上夹出一个个立体的弧度……经过48道工序,玻璃管在灯工手中逐渐变成了栩栩如生、镶金嵌银的龙把手。

一直做玻璃制品代加工的王建强,2023年自创“晶焱”品牌,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推出龙凤、海洋、星空等系列文创茶具产品,并利用电商直播矩阵,使“晶焱”快速出圈。

自主品牌“晶焱”

龙凤杯叩开“转型之门”

冀艺公司的负责人王建强是土生土长的河间人,从学徒工干起,到后来创立冀艺公司,现年46岁的他已在玻璃制品行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

“我们明明拥有成熟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只能长期为茶具企业代工‘做嫁衣’。”说起过往,王建强仍带着深深的遗憾。

形势逼企业必须转型。2023年9月,公司迎来转变——正式创立自有品牌“晶焱”,目标是设计生产有特色的玻璃工艺制品。

2024年是农历龙年,爱琢磨的王建强将现代工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龙元素融入玻璃制品,设计出了新款龙凤杯。

龙凤杯一套两只,取龙凤呈祥的寓意。杯身采用高硼硅玻璃材质,手柄是灯工师傅手工将玻璃打造成龙或凤的造型,熏金熏银的工艺让龙凤杯流光溢彩,非常具有美感。

“像这个龙形手柄,是把足金或足银镶嵌在玻璃上,龙头、龙须、龙爪、龙身、龙尾等各个部位都需要单独制作,然后再进行高温拼接,至少要48道工序才能把它做出来,有一点偏差,整个产品就报废了。”王建强介绍,每个龙凤杯都有独立的编号,因为是纯手工制作,它们的形状、纹理都略有不同,也成就了龙凤杯的独一无二。

龙凤杯如今已更新至第四代,分为高中低不同档次。“4.0版的龙爪握的龙珠由玻璃珠升级为刻有福字的直径为1.5厘米的3D足金珠,珠子可以自由转动。另外,杯中底部嵌入带有熏金的底珠,杯子注水后,视觉上更美观、更有层次感。”

新颖的设计、繁琐的工艺,龙凤杯一问世便在行业里脱颖而出。

茶圈达人助其破圈

龙凤杯成为“杯中新宠”

有了好产品,就要找到好的销路。

那时,王建强的儿子王哲刚刚大学毕业。在年轻人看来,线上直播带货盛行,与其去线下一家家上门推销,不如在直播间找到精准客户群。王建强鼓励儿子一试。

2023年10月,王哲开始尝试在抖音、快手平台直播。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0人在线”成为常态;有时“4人在线”,其中两人还是公司员工;他从晚上7点播到次日早晨7点,有网友留言说,“我都睡醒了你还没下播呢”,而那次人气最高时也仅是“6人在线”;因为没有直播经验,王哲还因违规常被封号……

“酒香也怕巷子深”,直播新手王哲开始重新定位龙凤杯的宣传方式。考虑到龙凤杯属于高端茶具,他和父亲最后商议决定,先请茶圈达人拍短视频进行品牌渗透,然后再找专业主播进行带货。

这一步棋走对了。与众不同的设计,让龙凤杯逐渐在茶圈有了名气,一些茶具爱好者慕名前去直播间购买。

同年5月份,王建强与儿子带着龙凤杯等产品参加了厦门国际茶博会。新颖的产品一亮相,马上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有近70个商家达成合作意向,五六个当红主播提出直播带货意愿。

市场验证了创新的价值。随着龙凤杯破圈成功,“晶焱”品牌被越来越多的茶具爱好者熟知。现在,公司的直播团队每天直播场次达到5场,每场3个小时。直播间经常二三百人在线,最多时达到1000多人。而以前曾拒绝直播带货的头部主播,如今也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

龙凤杯单只卖到千余元

成功背后有苦也有乐

在竞争激烈的玻璃市场脱颖而出后,王建强又相继推出了海洋、星空等系列文创茶具产品。

“这是公司推出的一款水母水杯,是玻璃棒通过加热和塑形,做成水母的造型,然后再将水母镶嵌到水杯底部。”王建强边说边向杯中注水。通过水的折射,白色水母的半球形伞体和螺旋状触手在水波纹下缓缓舞动“游”了起来,十分讨喜。

如果说水母杯的关键词是“栩栩如生”,莲韵纯手工熏金盖碗则表达了“五光十色的白”。整体杯身熏金调色,浅白色半透明的杯子做成莲叶造型,手把做成莲蓬造型,脉络清晰,一朵粉色莲花点缀于手柄顶端。在不同的光照下,杯体变换着丰富的色彩,颇受“颜控”爱好者的喜爱。

“我们的理念就是一品一设计,一品一专利,一品一版权。现在咱专利有将近300多种,版权有400多种。”王建强说。

“晶焱”很多产品成为“杯中新宠”,一跃成为文创茶具市场的新锐势力,但也有人质疑其高于普通产品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售价是否合理。

“龙凤杯单只卖到1000多元,因为是纯手工制作,成本高,产量有限,客户需要提前20天预订才能买到。”王建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龙凤杯单只杯子至少需要48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个师傅每天只能做出三四个成品;普通玻璃杯的破损率在10%,而龙凤杯的破损率在40%左右;普通工人日薪为200元,而制作龙凤杯师傅的日薪是其3倍;杯子使用了熏金熏银工艺,金银的成本高于普通水杯……

尽管复杂的工艺带来成本攀升,不过王建强相信,在机械化量产的今天,给传统玻璃制品注入新的文化基因,让其焕发新的生命力,是他不变的追求。

来源:沧州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