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有爱心的有温度的麻醉医生,永远是机器或AI不能取代的。”3月26日,在2025年中国麻醉周活动“人工智能时代,麻醉医生如何与掌握大量有效信息的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圆桌论坛环节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四届委员于泳浩和多位专家就人工
“一个有爱心的有温度的麻醉医生,永远是机器或AI不能取代的。”3月26日,在2025年中国麻醉周活动“人工智能时代,麻醉医生如何与掌握大量有效信息的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圆桌论坛环节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四届委员于泳浩和多位专家就人工智能时代,AI对于医疗、医生的影响进行讨论。
人工智能时代,麻醉医生如何与掌握大量有效信息的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论坛
于泳浩解释:“AI完成的是一些重复性、规律性、数据性处理的工作,比如说风险预测、数据分析、方案制定。从麻醉科来讲,医生未来更多的是去完成危机处理、人文关怀和伦理问题,我们面临着人工智能、信息爆发的时代,一定要去做思考和转变。”
“人工智能时代,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便捷,患者也会通过人工智能去寻求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这一背景下,医生需要做好三个角色。”北京协和医院、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质量管理学组组长申乐表示,首先是信息的倾听者、收集者和判断者,并且从专业的角度给予评判和解释;其次是坚定的决策制定者;最后也要扮演一个学习者,医生最好的老师就是患者,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患者提供的信息,最大限度的共情患者。”
对此,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女医师协会麻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晶也深有感触,“AI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我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场景,如何进行调整是我们的新课题。首先还是要取得患者信任,有了对医生专业水平的充分信任,才不会因为人工智能的普及而影响医疗工作和医患沟通;第二,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接受AI、熟悉AI,进一步还要为AI学习提供更精准和科学的内容;第三,也提醒我们医生接受患者对自己疾病的诊疗提出问题和建议,积极正向地参与其中,这其实也有利于良性医患关系的形成。”
人工智能时代,对于各个专业领域的冲击也让大家开始思考,如何从中找到自己与这一时代自处的方式,解放军总医院、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四届委员刘艳红则提到了,“在人工智能时代,利用AI帮助我们提高医疗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会有助于提升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目前已经有很多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AI模型被用于医疗诊断治疗,并且今后会越来越普遍。但是,一个真正的医者在患者诊疗,尤其是人文关怀方面的重要性是不可取代的。短时间内,相较于冰冷的机器,患者一定会更加信任医生,所以也促使我们要坚定地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疗服务者。”
责编:陈龙飞
主编:杨小明
校对:谷雨微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