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近日,科技圈被一则重磅消息刷屏:Google 决定终止开源 Android 开源项目(AOSP)。此消息一出,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与讨论。
就在近日,科技圈被一则重磅消息刷屏:Google 决定终止开源 Android 开源项目(AOSP)。此消息一出,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与讨论。
2007 年,Google 成立 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AOSP)并发布首个开源版本,这一举措堪称具有里程碑意义。基于谷歌 Apache 2.0 许可证,任何人都能免费使用、分发、修改基于 AOSP 的操作系统,无需支付许可费用,也无需公开自己修改后的源代码。这一开放性极大地促进了 AOSP 的迅猛发展,安卓也借此成为史上最成功的开源项目之一,彻底重塑了智能手机与设备市场格局。像我们熟知的 OPPO ColorOS、小米 HyperOS、vivo OriginOS 等,都是在 AOSP 基础上开发而来,在医疗、政务、教育、金融等诸多行业,多数设备的操作系统同样源自 AOSP。
然而,Google 如今为何要终止开源呢?其实,谷歌一直在维护两个主要的 Android 分支,一个是公共 AOSP 分支,开源且可供任何人访问、下载;另一个是内部开发分支,闭源,只有拥有谷歌移动服务(GMS)许可协议,也就是向谷歌缴纳许可费的公司才能使用。据海外媒体 Android Authority 报道,维护这两个分支给谷歌带来了高昂的开发成本,比如在合并两个分支代码时频繁出现冲突,修复起来耗时费力。为了简化开发流程,谷歌决定将所有 Android 开发过程转移到内部分支。这意味着,未来 AOSP 的公共分支无法实时看到谷歌单独提交的源代码,只能在 Android 新版本发布时,才能获取所有源代码。
那么,这一决策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对于主流手机厂商而言,比如三星、小米、OV 等,由于它们与谷歌有着深度合作,并且都获得了 GMS 许可,所以仍然能够获取最新的 Android 源代码,其操作系统的更新迭代基本不受影响,普通用户在使用体验上也不会有明显变化。但对于那些依赖 AOSP 却未与谷歌合作(即未获得 GMS 授权)的设备厂商,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硬件设备厂商,情况就不容乐观了。这些厂商通常仅在国内开展业务,一般不会专门去获取谷歌官方授权,而是直接基于 AOSP 定制开发系统。以往,他们可以依据 AOSP 的公开代码维护安全补丁,可如今谷歌不再实时公开开发进展,这些厂商获取安全补丁的时间将大幅延迟。若想获得实时代码更新,未来或许只能向谷歌缴费,或者无奈继续使用落后版本。
从开发者角度来看,应用开发者依赖的工具,如 Android SDK、Jetpack 库、Google Play Services(GMS)等,依旧由谷歌维护并开放。只要主流手机厂商持续提供基于 Android 的系统更新,开发者的工作不会受到太大冲击。但那些依赖 AOSP 进行深度定制开发的开发者,比如第三方 ROM 开发者,处境就变得艰难起来。他们无法及时获取最新代码,跟进安全补丁或功能更新将困难重重。要是谷歌停止维护 Apache 协议下的组件,这些开发者要么自行维护旧版本代码,要么就得转向其他开源方案。
对普通用户来说,短期内现有设备的功能和更新不会中断,主流厂商定制系统仍会通过闭源分支得到谷歌技术支持,应用生态(如 Google Play 商店)和服务(如 Gmail)的兼容性在短期内也不受影响。不过,未预装 GMS 的设备,像部分国产手机或海外非认证产品,可能会因为无法适配新版本应用,逐渐被市场淘汰。此外,刷机文化和开源社区也将受到冲击,第三方 ROM 的维护难度大增,用户自行刷机的可能性降低,那些基于 AOSP 的轻量级系统或隐私优化版本,可能会因代码滞后而失去吸引力。
在行业竞争格局方面,安卓生态的封闭化趋势愈发明显。谷歌通过闭源强化了对 Android 生态的掌控,未来可能会借助协议拉拢更多厂商,进一步整合广告和服务收入。这或许会促使一些非认证设备厂商为获取代码而被迫签署协议,从而间接扩大谷歌服务的覆盖范围。与此同时,这也给其他操作系统带来了发展机遇。例如,华为的鸿蒙系统(HarmonyOS)一直致力于拓展 B 端(企业)市场,尤其是在能源、电力、交通、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某种程度上,安卓走向封闭为 OpenHarmony 的扩张创造了机会,只不过在此之前,鸿蒙的技术和生态成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Google 终止开源 Android 这一决策,无疑给整个科技行业带来了深远影响。未来,操作系统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如何演变,国产操作系统又能否借此契机实现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新消费ob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