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神社,砍平民,《刺客信条》让日本人集体破防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1 10:44 1

摘要:前阵子的日本参议院会议上,有议员点名育碧的新作《刺客信条:影》,认为这款游戏涉嫌辱日,因为玩家可以操纵主角对日本神社进行打砸破坏,追着神官砍,他认为这是极大的侮辱,还担心这游戏鼓励人们在现实中攻击神社。

如何用一款游戏让全日本破防?育碧,做到了。

前阵子的日本参议院会议上,有议员点名育碧的新作《刺客信条:影》,认为这款游戏涉嫌辱日,因为玩家可以操纵主角对日本神社进行打砸破坏追着神官砍,他认为这是极大的侮辱,还担心这游戏鼓励人们在现实中攻击神社。

日本首相石破茂当场回应称:“尊重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宗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存在不尊重的行为,我们不会容忍。” 石破茂还撂下狠话:“在神社做不文明行为是一种侮辱,不可饶恕。”

01 黑人武士,极限辱日

让日本人愤怒的还不止这一点,《刺客信条:影》采用了双主角设计,其中男主角弥助是个战国时期生活在日本的黑人………

是的,你没有听错,玩家就控制着这个黑人武士,在日本大杀四方,把装备精良、武艺高强的敌方武士花式击杀,以斩首、爆头的血腥处决收尾。战国背景的游戏很多,日本人自己也爱玩,但以前是扮演一波祖先去杀另一波,民族自尊心还算过得去,现在他们祖宗直接被黑人无双割草了,实在难绷。

杀对方的士兵都算了,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玩家还可以虐杀手无寸铁的日本平民,像敌人大宅里的仆人、老弱妇孺,照样可以处决。

而且日本人发现了,育碧是真的双标,在系列前作里,十字架等宗教象征物都是不可破坏的,以示对信仰的尊重,但是到了日本背景下,神社里面的神器就能随便砸。在前作里面,随意击杀平民会被警告,达到一定次数后会“失去同步”导致任务失败,但是在新作里,杀一些平民角色不会有惩罚。

哪怕就说《刺客信条:影》这一款游戏,里面的NPC也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当玩家挥刀砍向白种人角色,对方不会受到伤害,连血都不飙,像是砍到了空气,NPC也只会做出被惊吓的神态。

最搞笑的是,育碧可能是承受了来自动保组织的压力,在《刺客信条:影》中,所有动物都被设定为了无敌状态,不管是狗狗,还是野地里的鹿,你都不能动它一根毛。按照这个待遇排名,在育碧的价值观里,黑人>白人>狗>日本人…… 你说他没脑子吧,他把西方那套政治正确都搞到位了,你说他懂政治吧,他真不把日本当人看。

这还不是最炸裂的,游戏的黑人主角,在整个剧情里是有几段恋爱线的,其中一个对象叫阿市,她是织田信长的妹妹。

在真实的历史中,她的后代,后来嫁入了天皇家,并且生下了新的天皇。现在好了,按照育碧的史观,向来讲究血统纯净的日本皇室,其实早在几百年就已经混入了黑人的基因。

这种极限辱日操作,黑人看了都要脑袋上冒问号,更别说日本人了。

《刺客信条:影》推出几天时间,就有10万多日本网民联名要求政府,封杀这款游戏或者向育碧施压。眼看自己要摊上大麻烦了,育碧才紧急推出修复补丁,把神社列为不可破坏物体,并且不再允许在神社内进行杀戮。

02 游戏厂商有多能惹事?

这已经不是游戏大厂第一次引起公愤了,从电子游戏诞生起,暴力问题和政治问题,就一直伴随左右。

大家不老是说什么游戏分级制度么,这玩意从哪来的呢? 1993年,一位美国政客架不住儿子的死缠烂打,帮他购买了一款名叫《真人快打》的新游戏,然后他饶有兴趣地围观起来,结果游戏里的内容让他大为震惊,不管是打赢了对手,还是被对手击败,游戏都会以血腥的处决画面收尾,包括切不限于,砍头、腰斩、掏心。他不敢相信,游戏厂商竟然给几岁的小孩玩这么残暴的东西。

于是他致信同僚讨论这个问题,其它政客也纷纷吐槽自己的孩子在玩暴力游戏,非常担心他们会不会被搞得心理变态。政界很快就达成共识,要用权力的武器压制游戏厂商。

1993年12月7日,美国参议院召开场听证会,就电子游戏暴力与儿童可见影响问题,要求任天堂、世嘉、EA等电子游戏公司的代表出席作证,商讨解决方案。议员们的态度是,游戏公司必须对游戏中的逼真暴力画面负责,如果游戏行业不在一年内自行整改到位,那么国会使用铁腕来规范行业。

经过紧急协商后,几大游戏厂商和一些学者共同组建了娱乐软件分级委员会,将游戏分为六个等级,最低的eC级,适合3岁以上的幼儿玩,最高的AO级,通常是有强烈的暴力倾向、明显的性和裸体场景的游戏,只适合成人玩。所有游戏都必须经过该机构审查分级后,才可以上市销售,否则就会被发行商、游戏平台、超市联合抵制,并且索尼、世嘉、微软等大厂达成了君子协定,最多只销售适合17岁以上玩家的M级游戏,不参与AO级游戏的制作和销售。

类似的分级制度,很快就从美国推广到了世界各国,并且成为了当今游戏界的秩序基础。游戏行业可能以为,有了分级制度作为护身符,就能免于口舌之争,但事实证明,你想多了。

2001年,R星发布了重磅级作品《侠盗猎车手III》,该游戏采用了创新的沙盒模式,允许玩家扮演黑帮分子,在一座基于现实背景打造的大城市中自由行动,探索每个区域,完成大大小小的犯罪活动。新意十足的《GTA III》不仅在95%的游戏网站和媒体上获奖,还光速冲上了那年的游戏销售榜第一名。

游戏火了,自然有更多的圈外人会盯过来,然后被《GTA III》三观极其不正的内容震惊,黑吃黑都算了,玩家还可以随便在路上抢车、杀平民,身上没现金就跑去砍人,亮警星了也不要紧,掏出各种轻重武器,对着警车就是一阵阵突突,这不妥妥的扮演反社会分子吗?

除此之外,《GTA III》的设定让部分群体感到冒犯,比如,玩家可以抢一辆车,然后载着站街的X工作者去玩摇摇车,摇完之后,玩家再反手把她杀掉,就能拿回自己的钱。众多女权组织对R星发起抗议,现实中的X工作者更是觉得R星在鼓励买春的人对自己下毒手。

这头的骂声还没停,R星在那头已经趁热打铁,搞出了续作《侠盗猎车手:罪恶都市》和《侠盗猎车手:圣安地列斯》,结果再次翻车。

罪恶都市中,主角参与了两个移民帮派的火并,也就是海地帮和古巴帮,在冲突中,古巴帮甚至喊出了“杀光那群海地人”的口号。要知道,美国是真的有大量海地和古巴移民的,虽然当时政治正确的风气还没那么强,但这种赤裸裸煽动种族仇恨也是社会完全不能容忍的,最终,大量的移民走上街头抗议,包括纽约在内的多地政府直接向R星施压,R星只能公开道歉,并承诺在再版中彻底删除相关内容。

隔壁圣安地列斯的事情更大,游戏发售后,有大佬仔细检查了代码,发现剧情中“只能闻其声”的嘿咻片段,实际上R星做了“其人”,并且还附赠了一个可以互动的H小游戏。于是他搞了个补丁,安装后就可以解锁嘿咻画面,很快这个补丁就在玩家间流传开来,基本上人手一个。

得知此事后,美国政客和娱乐软件分级委员会的态度可以用震怒来形容,因为露骨的性内容要被分到AO级,按照君子协定,是根本不可能大规模发售的,他们合理怀疑,R星为了利润最大化,表面上让圣安地列斯符合M级,然后故意放进了这段内容,让人去解锁AO级体验,并且进一步猜想,还有其它厂商也这么干。

于是,时隔十余年后,包括R星在内的一众游戏厂商,再次被拖进国会里接受质询。R星本来还想抵赖说H内容是黑客自己加进去的,然后议员直接掏出原版游戏光碟,并且从里面读取出了H内容的代码,R星当场沉默,最后的处理结果是,《侠盗猎车手:圣安地列斯》光碟全部下架召回。

然而大家很快就发现,R星闯出来这点祸,跟真正的大佬比起来其实不算什么。

03 俄语禁止

你能想象吗?有这么个完全基于现实背景的游戏,让你扮演恐怖分子,到一个真实存在的机场里,拿着机关枪疯狂扫射无辜平民和警察,看着成片成片的人倒在子弹下。

玩家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动视做出来了,也就是在玩家中无人不知的“俄语禁止”关卡,出自《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玩家扮演的是一名潜伏在恐怖分子中的卧底,为了获得反派的信任,只能与他们一起发起了对俄罗斯莫斯科机场的恐怖袭击,反派为了掩盖身份,在走出电梯前交代手下,“记住,不准说俄语”。

这个关卡可以说是整个《使命召唤》系列留给玩家印象最深的部分,2009年的游戏,十几年后的今天,网上还有人玩俄语禁止的梗。

《使命召唤6》甚至还没等到公开发售,预告片里的机场屠杀内容就在全球引发轩然大波,因为恐怖主义当时已经成为让全球头疼的问题,从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到各种自杀式炸弹袭击,每次都造成了巨大伤亡,堪称全球公敌,《使命召唤6》却特意让玩家扮演恐怖分子,鼓励其射杀平民,实在太出格。

更何况,游戏的袭击对象俄罗斯,在现实中也饱受恐怖分子折磨,2002年的莫斯科歌剧院胁持事件,造成至少129名平民遇难,2004年的别斯兰人质危机,更是造成314人遇难。

俄罗斯人的伤口都还没好,动视直接过来撒了一把盐,自然是激起公愤,俄罗斯人恨不得去把开发者祖坟都刨了,动视只能在俄版中完全删除了这个关卡。

哪怕是平时跟毛子不太对付的国家,都觉得动视太不当人了,包括BBC、卫报在内的西方媒体都对这一关卡进行了谴责,评价其为“恐怖主义”教科书;英国各大教派的宗教领袖更是一致批评开发者,认为这会污染年轻人的思想;日本和德国发行商甚至逼迫动视对游戏机制进行了修改,原本设定为“不枪击平民也可以完成关卡”,日版和德版改成了“只要玩家射杀哪怕一个平民,立刻判定为失败”。

对于外界的批评,该关卡的主设计师穆罕默德·阿拉维,是这样解释的。

总结一下就是,他觉得你要完全代入反派的视角去作恶,才能感觉到坏人有多坏……

而且根据媒体后来的揭秘,动视一开始只是想要个扫射割草的关卡,扫个僵尸什么的都行,是阿拉维觉得袭击平民比较能衔接剧情,感官冲击也更强。最早版本的“俄语禁止”关卡,只能在电梯口位置射杀平民,开枪后远处的人立即四散奔逃,主角继续深入机场就只会碰到武装军警了,也是阿拉维要求修改,延长射击平民的过程,让整个机场血流成河。

他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只有天知道了。

04 从游戏杀到现实

从《真人快打》到《侠盗猎车手》再到《使命召唤》,批评者最担心的就是,游戏中的暴力和极端政治思想,会从虚拟世界投射到现实中,引发对某一群体的袭击。

这种担心,可能并不是杞人忧天。

1999年,两个美国高中生冲进科伦拜恩高中,开枪射杀自己的同学和老师,造成13人死亡,24人受伤,完成袭击后两名枪手当场自杀。警方在两人的电脑中发现了大量的射击游戏,包括著名的《毁灭战士》、《德军总部》,据称其中一名枪手自己设计了大量的《毁灭战士》自定义关卡,结构与科伦拜恩高中相似,他还将那支用来杀同学的枪命名为Arlene,也是游戏里的角色。

2003年,一位沉迷《罪恶都市》、怒玩几百小时的17岁美国少年,因为在现实中偷车而遭遇了警方的拦停,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拔出了警察的配枪,并精准在在场3名警察全部射杀,之后抢走警车扬长而去……当警方倾巢出动把他抓回来的时候,他只是耸耸肩:“我想,人生就是一场电子游戏吧,每个人都有死的时候”。。。

2013年,美国警方在俄勒冈州抓获了一个密谋对自己母校展开袭击的学生,在他的电脑里,找到了袭击的计划书,这位17岁少年写道:上午11:10分,将从卡车后备箱中拿出装备……一只手拿行李,另一只手拿自制燃烧弹,朝学校走去,车里的音响要播放“俄语禁止”关卡的主题曲……扔出燃烧弹并开始射击,高呼“俄罗斯的残酷收割者在这里”。

很多心理学家也在试图找到,游戏引发暴力的证据。

1998年,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柯什做了一次实验,受试者分成两组,分别游玩暴力的和非暴力的电子游戏。之后,柯什被要求他们阅读人物行为模糊的故事,暴力游戏组的孩子,会明显倾向于对模糊的故事做出负面解读,认为其中的角色展现出了攻击性。柯什因此得出结论,暴力游戏会引发敌对归因偏差,使玩家更容易对他人的正常行为产生敌意和不满。

学者还发现,玩家经过游戏的强烈刺激之后,会对现实中的暴力场面脱敏。这个实验很多中外研究者都做过,受试者只要玩十几分钟游戏,再去观看真实的暴力场景,就会内心毫无波澜,从心率、瞳孔扩张等具体生理指标都能看出来,玩家在潜意识中已经把血腥当成家常便饭。

姚梦云, 高雪梅《暴力电子游戏的脱敏效应》

05 罪魁祸首还是替罪羊?

虽然每次出现恶性暴力事件、种族仇杀,一群专家和媒体就要往电子游戏上靠,但也有很多学者认为,游戏只是背锅侠罢了。对暴力脱敏,和真正实施暴力行为,是两码事,全球的游戏玩家多达20亿人,而犯罪者只占其中极极极少一部分,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玩家更容易成为罪犯。

相反,电子游戏兴起后,一些主要市场的治安反而呈现改善趋势。从 1994 年到 2014 年,美国的计算机和视频游戏软件销售额增长了 204%,2014 年达到 131 亿美元,而同期青少年单独谋杀案下降了 76%,暴力犯罪率下降了 37%。德国、英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也同样如此,在电子游戏兴起的几十年里,犯罪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还有日本、韩国,这哥俩的人均游戏消费位居世界前列,犯罪率却属于全球最低的那档。

有学者将统计数据按同样的时间轴排列,然后发现,游戏销售的高峰,反而是犯罪率和谋杀率的低谷。

学者据此提出了宣泄理论,认为三观不正的游戏为玩家提供了一个合法发泄的渠道,使他们在虚拟世界中获得满足,从而减少现实里的暴力。

在反对者眼中,真正应该为血案负责的,是社会结构性问题导致的压力,以及泛滥的枪支。只不过上面的大人既无力改变糟糕的社会现状,也不敢触碰敏感的禁枪议题,怕得罪军火商和枪支协会,所以每次都要拎着电子游戏出来吸引火力。

当R星因为《侠盗猎车手》系列引发争议,不得不派出老板萨姆·豪瑟访问纽约警局时,豪瑟怀着忐忑的心情问警察:“你觉得我们的游戏如何?” 他本来以为自己会迎来痛骂,没想到警察们回答:“挺不错的”。

豪瑟大为不解,《侠盗猎车手》里面可是把你们设定为了射杀目标,这还能好评?警察淡定地表示:“外面想杀咱们的人多了去了……我宁愿他在游戏里朝警察开枪,而不是在街上……”

06 三观不正 财源滚滚

究竟是电子游戏勾起了人们心中的暴力和仇恨?还是人类天生就暴力,而血腥游戏的出现,只不过在满足这种嗜血本能?这个深奥的问题,我们依然在寻找答案。

但游戏厂商不会因此而纠结,只要不违法,暴力和仇恨就是财富密码。

被首相点名批评的《刺客信条:影》,首日销售额是整个系列的第二高,发售一周内全球玩家数突破 300万,累计游戏时长超 4000万小时,大家都在忙着砍日本人。

2020年,动视推出《使命召唤6》高清重制版,仍然保留了引发争议的“俄语禁止”关卡,屠杀平民的机制也没有改变。

至于闯祸王R星,射杀站街女抢钱的“传统”一直在延续,从《GTA III》到《GTA V》一直如此,女权组织的痛骂丝毫不妨碍,每一代《GTA》都大卖。

还在制作中的《GTA VI》,每次泄漏点剧情,流出点测试视频,都能在游戏圈引发轰动,足见大家对于横行街头、大杀四方的渴望。

如果说三观不正的暴力游戏是一种“恶”,那玩家们用真金白银证明了,大家确实就好这一口。

来源:酷玩实验室Coollab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