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意渐浓,茶山染翠。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剑河县太拥镇翁王白茶园迎来“明前茶”采摘高峰期。茶农们纷纷抢抓时节,采摘今春的第一茬嫩叶抢“鲜”上市,茶园里的“绿叶子”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春意渐浓,茶山染翠。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剑河县太拥镇翁王白茶园迎来“明前茶”采摘高峰期。茶农们纷纷抢抓时节,采摘今春的第一茬嫩叶抢“鲜”上市,茶园里的“绿叶子”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芽叶细嫩,口感清香醇厚,备受茶客们的青睐,素有“明前茶,贵如金”的美誉。走进翁王白茶园,连绵茶山层层叠翠,嫩芽初绽,空气中茶香四溢。数十名采茶工穿梭其中,手指翻飞,指尖在茶树顶端一捻一提,嫩绿的茶叶便被快速摘下,装入篮子。
“摘白茶有讲究,要采最嫩的部分,一芯一叶最佳,而且不能用指甲掐,否则茶叶会变色。”制茶师曹树忠正在耐心指导村民采茶技巧 。
翁王白茶园种植面积达550余亩,已建立“抚育-管理-采摘-加工-销售”完整的产业生产销售链条。茶园主要种植白叶一号、奶白茶等优质品种,每年采茶季,每天可为1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
“我家就在附近村里,每年都会来茶园干活,工钱按每斤35元结算,手脚麻利点,一天能挣200多元。既不耽误农活,又能照顾家里。”采茶工人叶文安一边忙碌,一边笑着说。
清晨从山上采摘的新鲜茶青,经严格筛选后,会立即送入茶厂。经过摊晾、杀青、提香、筛选等工序,最终制成白毫显露、清香悠长的优质白茶。制茶师曹树忠一边炒茶一边介绍:“为保证茶叶品质,我们茶场坚持当天茶青当天制作。现在采用机器炒制,不仅节省时间和成本,还能保留茶叶的营养成分,确保品质稳定。”
太拥镇自然环境优美,平均海拔1000米,日照充足。正所谓“好山好水出好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茶叶种植提供了独特优势,提升了茶产业的经济效益。
茶园负责人唐洪清介绍:“我们从今天开始采摘,一直持续到清明节,采摘期约一周,每天能采鲜茶300斤。经过加工后的干茶,按现在的批发价每斤1000至1200元,预计这批明前茶的总产值能达40万元左右。”
近年来,太拥镇始终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凭借良好的自然和生态环境,全镇共种植白茶、油茶、中药材9300多亩。未来,太拥镇将继续依托现有的特色种养殖产业基础和发展模式,扩大产业规模,实现“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的目标,让生态产业成为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绿色名片”。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