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利友家春播所用化肥种子早已准备完毕,他去年种了150亩玉米,亩产达到2100斤。今年他与一家粮食加工企业签订了玉米收购合同,想在去年基础上让粮食产量再提高一下,现场请专家支招。
□本报记者 刘晓云
“陈主任好!大家快往里请。”正是备春耕时节,穆棱市福禄朝鲜族满族乡巨丰村种粮大户马利友家迎来农技专家,带头的就是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陈雷。
马利友家春播所用化肥种子早已准备完毕,他去年种了150亩玉米,亩产达到2100斤。今年他与一家粮食加工企业签订了玉米收购合同,想在去年基础上让粮食产量再提高一下,现场请专家支招。
“我今年准备种200来亩玉米,怎么提高产量?质量怎么能上去?”马利友问。
“国家提出实施大面积单产提升,现阶段增加玉米产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它的密度。咱们常规种植公顷保苗在6万株左右,通过采用大垄双行或者是品字型摆放等密植技术,公顷保苗可以达到8万株左右。”陈雷耐心讲解,在种植的时候,首先起垄的标准要高要平,一定要抓住苗数。另外,后期在肥效和追肥上也要有保证,通过一喷多促把黏虫控制住。
“政府工作报告制定了2025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4万亿斤的目标。这也是给我们农技人员下达工作任务。”陈雷说,今年穆棱大豆、玉米耕种面积达200万亩,为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备春耕期间,全市成立了8支农技小分队,到各个乡镇村屯指导备春耕。
穆棱是有名的“大豆之乡”,拥有5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巨丰村种粮大户郭海东今年要种300亩高蛋白大豆,让他最纠结的是病虫害防治,根据他的要求,农技人员现场作了讲解。
“预防大豆病虫害,种植之前要做好种子包衣,可以预防根腐病。”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张冬英告诉郭海东,“种衣剂一定要选择含精甲霜灵、咯菌腈的,这样的防治效果非常好。防治根腐病的同时,还能防大豆疫霉根腐病。”
全国人大代表、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高春燕来到全国食用菌产业超亿元村——下城子镇悬羊村,与农民面对面交流,共同谋划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之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链增效,拓宽农民增收。黑木耳产业作为特色土特产以及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与报告精神相契合。“高春燕说。
“今年全国两会提出,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把农业技术加速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推动良种、良田、良机、良法、良制‘五良’深度融合发力,实现兴业富民强县的发展目标。”高春燕说,为了从根本上提升菌农的技术水平,她将和技术人员进驻小山村,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内容涵盖从食用菌的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到产后加工与储存等全产业链知识。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