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四五”以来,陕西残联坚持规划引领,将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涉残工作3个项目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省盲人按摩医院建设,以及全省“十四五”发展纲要涉残任务指标纳入全省“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列入年度残疾人工作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陕西,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地域特色,这里的残疾人事业紧密结合本土实际,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道路。
“十四五”以来,陕西残联坚持规划引领,将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涉残工作3个项目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省盲人按摩医院建设,以及全省“十四五”发展纲要涉残任务指标纳入全省“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列入年度残疾人工作重点任务进行考核。
目前,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超额完成,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基本实现应救尽救,盲人按摩医院建设顺利推进。
在三秦大地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残疾人事业正蓬勃发展。
完善民生保障,筑牢助残基石
近年来,陕西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更加完善。
符合条件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累计有28.43万残疾人获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边缘家庭中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的残疾人2.23万人,对纳入低保的重度残疾人按照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50%比例增发保障金,全省低保对象中有20.48万重度残疾人享受分类施保政策。提供残疾人临时救助1.29万人次。全面实现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动态调整补贴标准,60.55万名残疾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6.26万名残疾人享受重度护理补贴,实现应补尽补。符合条件残疾人城乡居民养老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6.3%。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加强服务规范建设和机构人员培训等措施,为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8.17万余人次。
残疾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此建立了预警筛查动态监测机制,3.41万残疾人纳入易返贫致贫监测范围。扶持建设助残就业增收基地528个,扶持2.46万户残疾人家庭实施阳光增收和自主创业项目。实施金融助残项目,共发放贷款961.5万元。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的通知》,开展结对帮扶“七大行动”,加大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力度。在整合涉残项目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助残共富促“千万工程”,努力让残疾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中能受益、不掉队。
同时,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稳步提升。落实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政策,2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加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累计完成200余家残疾人康复机构业务规范化建设评估。开展“精康融合行动”,提高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24个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试点服务基地,累计提供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1393人次。开展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22期,实名培训1423人。印发《陕西省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2025年版)》,健全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组织开展0—6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编制工作,完成5项省级地方标准申报并通过立项申请。不断提高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累计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223.75万人次(含辅具适配31.47万人次),有需求的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达99.98%。
残疾人教就业与文体生活提质增效
“十四五”期间,陕西从就业、教育到文体,残疾人发展支持体系不断完善升级。
其中,残疾人就业支持全面加强。优化实施助残共富促就业重点项目,开展就业援助月、走访拓岗促就业等专项活动,推广残疾人数字经济、互联网领域就业增收等业态,累计审核认定按比例就业残疾人6.94万人次,全省107家用人单位共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511人。扶持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37家,2465名残疾人实现了稳定就业。支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39个,奖励扶持资金520.37万元。鼓励、扶持、规范盲人按摩机构发展,扶持盲人按摩机构999家(次),安置盲人就业2233人次。为10.68万余名残疾人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各级残联走访登记失业残疾人1.24万人,帮助4301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多形式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5.89万人次。
特殊教育水平显著提升。据记者了解,全省现有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17662人,特殊教育学校83所,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共有1079名残疾学生在93所中职学校和6所高职学校接受职业教育。深入实施《“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特殊教育学校从2021年的77所增加到83所,构建起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安置体系。省级统筹下达特殊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资金5.5亿元,落实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政策。下达特殊教育中央和省级专项补助资金1.1亿元,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10.62万人次,资助金额2.2亿元(含生源地助学贷款)。省级培训特殊教育骨干教师250名,各市对特殊教育教师和融合教育教师全员培训,有效提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西安美术学院面向残疾考生开展单考单招。为365名残疾考生参加高考提供合理便利,对6900名残疾大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大学生给予资助,帮助4722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实现就业。
同时,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为全省3962户重度残疾人家庭提供了“五个一”文化进家庭服务,在15个残疾人较为集中的村(社区)开展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服务。扶持省、市、县三级盲人阅览室规范化建设,全省视障文化服务形成三级覆盖体系,全省建成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73个,累计开展视障文化服务231次,服务视障读者7.78万人次。
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1年10月22日至10月29日在陕西举行,精彩圆满完成全国残特奥会筹办参赛任务,残运会荣获149.5枚金牌,特奥会首次实现参赛项目全覆盖,荣获52枚金牌,为陕西增添光彩。东京残奥会取得6金4银6铜,北京冬残奥会上获得1金1铜,杭州亚残运会取得2金6银8铜。巴黎残奥会斩获2金、4银、3铜。
下一步,陕西残联将在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推进科技助残创新应用,加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同时,将进一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的浓厚氛围,携手推动陕西残疾人事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让残疾人共享发展成果,拥有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