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仁宗天圣年间,江南水乡有个柳林镇,镇子不大,却因地处运河要道,商旅云集,市井繁华。镇东头有家“济世堂”药铺,掌柜姓李名善仁,四十出头,面容和善,医术精湛,尤其擅长调制各类丸散膏丹。
宋仁宗天圣年间,江南水乡有个柳林镇,镇子不大,却因地处运河要道,商旅云集,市井繁华。镇东头有家“济世堂”药铺,掌柜姓李名善仁,四十出头,面容和善,医术精湛,尤其擅长调制各类丸散膏丹。
这日清晨,李善仁刚卸下门板开张,便见镇上的樵夫王大壮急匆匆跑来,背上还驮着个人。
“李大夫,快瞧瞧!我在西山砍柴时发现这人昏倒在路边,浑身滚烫!”王大壮气喘吁吁地将人放在诊床上。
李善仁上前查看,见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衣衫褴褛却眉清目秀,此刻双目紧闭,面色潮红。把脉片刻,李善仁眉头微蹙:“邪热内侵,气血两亏,若再晚些发现,怕是性命难保。”
他转身从药柜中取出几味药材,吩咐学徒煎药,又用银针为年轻人施针。忙活了半个时辰,年轻人终于悠悠转醒。
“我...这是在哪?”年轻人虚弱地问道,眼神迷茫。
“这里是柳林镇济世堂,我是郎中李善仁。小哥从何而来,怎会病倒在西山?”
年轻人挣扎着想坐起来,却被李善仁轻轻按住:“你身子还虚,躺着说话便是。”
“多谢先生救命之恩。”年轻人喘息片刻,“小人名叫张远,汴京人士,本是赴京赶考的举子,不料途中遭遇山贼,盘缠尽失,一路乞讨至此。已经三天没吃什么东西了,昨日在山中误食野果后便不省人事...”
李善仁闻言叹息:“读书人落难至此,实在令人唏嘘。你若不嫌弃,就在我这药铺暂住些时日,养好身体再做打算。”
张远感激涕零,连连道谢。
如此过了半月,在李善仁精心调理下,张远身体日渐康复。他本是勤快之人,伤愈后便主动在药铺帮忙,研磨药材、记录账目,样样做得井井有条。李善仁无妻无子,见张远知书达理又手脚勤快,心中越发喜爱。
这日黄昏,药铺打烊后,李善仁将张远叫到后院,从一口旧木箱中取出一本泛黄的古籍。
“张远啊,我观你心地纯良,做事踏实,想将我李家祖传的制药秘方传授于你,你可愿意?”
张远惊喜交加,当即跪地叩拜:“先生待我恩重如山,若能得传技艺,必当恪守医道,济世为民!”
李善仁欣慰地扶起他,翻开古籍:“这些方子都是我李家世代心血,尤其这‘百草养生丸’,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配制极为复杂,需九九八十一道工序,差之毫厘便谬以千里...”
正说着,药铺外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李善仁忙将古籍收起,前去应门。
来者是镇上富户赵员外家的仆从,说是赵老夫人突发急症,请李善仁即刻出诊。李善仁不敢耽搁,嘱咐张远看好店铺,便提着药箱匆匆离去。
谁知这一去,竟成了永别。
当夜子时,李善仁出诊归来,途经镇外小桥时,不慎失足落水。等被人发现时,早已气绝身亡。柳林镇百姓无不悲痛,纷纷前来吊唁。张远更是哭得死去活来,为恩师守灵七日,操办后事尽心尽力。
丧事过后,济世堂暂时闭门歇业。张远整理李善仁遗物时,自然而然找到了那本制药古籍。他本打算遵照师礼,守孝三月后再研习其中内容,然而一夜梦中,他似乎听见李善仁在耳边低语:“快做丸药,快做丸药...”
次日醒来,张远鬼使神差地翻开了古籍,径直找到记载“百草养生丸”的那几页。说来也怪,明明复杂无比的配方和工艺,他只看一遍便烂熟于心,仿佛早已演练过千百回似的。
更令他惊讶的是,古籍最后几页还记载了一种名为“春风丹”的秘方,旁边有小字注释:“此丹乃百草丸之变方,效烈慎用”。张远好奇心起,仔细研读后发现,这春风丹所需药材与百草丸大同小异,只是加工方法和配伍比例略有不同。
“反正百草丸药材尚未备齐,不如先试制这春风丹...”张远自言自语道,完全忽略了旁边的警示小字。
经过三天三夜的精心调制,第一批春风丹终于制成。这是一种朱红色的小丸,散发着奇异的香气。张远按古籍记载自己先服下一粒,顿觉一股暖流自丹田升起,通体舒泰,精神焕发。
“果然奇妙!”张远惊喜不已,当下决定多制一些分送给街坊邻居。
起初,这春风丹确实效果显著。镇东头的刘老汉常年腰腿疼痛,服用后竟能下地行走;卖豆腐的王婆多年咳喘,吃了几丸后气息顺畅;甚至连赵员外家那头老迈的水牛,误食了掉在地上的药丸后,第二天竟精神抖擞,耕田都比往常快了几分。
春风丹的神奇效果很快传遍四里八乡,求药者络绎不绝。张远索性重开济世堂,专门售卖此丹。为扩大生产,他雇了好几个伙计,日夜不停地制药。
然而好景不长,两月过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先是镇上的几个光棍汉突然变得“风流”起来,整日往烟花巷里钻,弄得家无宁日;接着是赵员外纳了第七房小妾,已是花甲之年的他竟变得如青年般龙精虎猛,终日厮混内宅不出;最离谱的是,镇上牲畜也仿佛发了情,邻里间时常为谁家公鸡跳了谁家墙头而争吵不休...
这一切的根源,渐渐指向了春风丹。
原来,这丹药虽能暂时提振精神,却会激发人的欲念,长期服用更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百姓们给它起了个浑名——“淫丸”。
消息传开,求购者却不减反增。许多外地人慕名而来,一掷千金就为买上几丸。济世堂门前终日车马喧嚣,张远也从一个落魄书生摇身变成柳林镇首富。他广置田产,扩建宅院,整日被富商豪绅奉为上宾,好不风光。
然而夜深人静时,张远常从噩梦中惊醒。梦中,李善仁满面怒容地斥责他违背医道,滥用秘方。每次醒来,他都冷汗涔涔,但看到枕边白花花的银两,又自我安慰:“不过是让人精力旺盛些,有何不可?”
这日午后,济世堂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是个游方道士,青袍布履,背负长剑,眉宇间自有股凛然之气。他并不买药,而是在店中细细观察了许久,最后目光落在那些朱红色的药丸上,眉头紧锁。
“掌柜的,这药是何人配制?”道士径直走向张远。
张远见这道士气度不凡,不敢怠慢:“正是在下。道长有何指教?”
道士取过一丸放在鼻前轻嗅,脸色骤变:“此药内含淫羊藿、肉苁蓉等虎狼之药,虽能暂时激发元气,实则透支根本,久服必致精血枯竭,形销骨立!更兼其中几味药材配伍诡异,似有邪术痕迹...阁下从何处得来此方?”
张远心中一惊,强作镇定:“此乃家传秘方,道长多虑了。服药者皆赞其效,何来危害之说?”
道士摇头叹息:“利令智昏,利令智昏啊!贫道劝你即刻停制此药,否则必遭天谴!”说罢拂袖而去。
张远被说得心神不宁,正要回内堂静思,门外又进来一人。这是个身材佝偻的老者,面蒙黑纱,声音嘶哑:“请问可有春风丹卖?”
“有是有,不过...”张远犹豫了一下,“适才有位道长说此药有害,客官是否...”
老者咯咯笑了起来,声音如鸦鸣般刺耳:“那道土懂什么!老夫服用此丹后,仿佛重返青春,妙不可言!今日特来多买些回去。”
听到有人夸赞,张远顿时放下疑虑,殷勤地包了十丸递给老者。老者付过银钱,临出门时突然回头:“掌柜的若想使药效更佳,不妨在制药时加入西山绝壁上的血灵芝...此事莫对外人言。”说完便蹒跚而去。
张远怔在原地。西山血灵芝是极为罕见的灵药,古籍中确有记载能增强药效,但这老者如何得知?转念一想,或许是哪位懂药理的顾客,便不再深思。
当晚,张远独自一人上了西山。在月光指引下,他果然在绝壁处发现了几株血红色的灵芝。采药归来后,他迫不及待地试制了新方。
加入血灵芝的春风丹色泽更加鲜红,异香扑鼻。张远自己先尝一丸,顿觉一股热流汹涌澎湃,比之前强烈数倍,整个人飘飘欲仙,快美难言。
“妙啊!这才是真正的灵丹妙药!”张远欣喜若狂,当即决定大批制作新版春风丹。
新版丹药一经推出,立刻引起轰动。药效之强,甚至有人服后当街起舞,状若癫狂。柳林镇愈发乌烟瘴气,道德纲常日渐败坏。镇上几位老人联名向县衙告状,县令却因收了张远厚礼,置之不理。
这日深夜,张远正在后院督工制药,忽闻门外传来凄厉的哭喊声。开门一看,竟是赵员外家的老仆抱着个裹尸布包跪在门前。
“张先生!救救我家老爷吧!”老仆泣不成声,“老爷服用您的丹药后,先是精神焕发,后来却日渐消瘦,今夜竟...竟精尽人亡了!七夫人也一同去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张远大惊,急忙赶到赵府,只见赵员外枯槁如柴的尸体躺在床上,分明是精气耗尽而亡。旁边横卧的七夫人虽然面色红润,却也已没了气息。
“怎会如此...”张远冷汗直冒,想起游方道士的警告,心中首次升起不祥预感。
悲剧接踵而至。接下来的几天里,陆续有服药者暴毙的消息传来,死状皆与赵员外相似。愤怒的家属们围住济世堂,要求讨个说法。曾经门庭若市的药铺,转眼间成了人人喊打的是非之地。
眼看事情闹大,县令只得将张远拘押候审。公堂上,张远百口莫辩,只能如实交代制药经过。当提到蒙面老者的建议时,堂外突然传来一声道号:
“无量天尊!那老者现在何处?”
只见那日的游方道士步入公堂,向县令施礼后转向张远:“贫道追踪那妖人多时了!此乃专靠吸食人间淫邪之气修炼的妖物,名唤‘淫魇’。它诱你制药害人,实则是在收集精气供己修炼!”
张远如遭雷击,喃喃道:“不可能...那老者明明...”
道士叹道:“你若不信,可敢带贫道去你制药之处查看?”
县令准允。一行人来到济世堂后院,道士四下查看后,在药炉旁蹲下身来,用手指沾了些药渣放在鼻前,脸色大变:“果然加了血灵芝!此物与原本药方中的几味药结合,会产生剧毒,不仅透支精气,更会迷人心智!”
正说着,药房角落的阴影忽然蠕动起来,传出那熟悉的嘶哑笑声:“嘿嘿嘿...牛鼻子老道,坏我好事!”
阴影中缓缓走出那蒙面老者,但此刻他不再佝偻,身形变得高大扭曲,面纱落下后露出的竟是一张半人半狐的狰狞面孔!
公堂众人吓得魂飞魄散,唯有道士镇定自若,拔出背后长剑:“妖孽!今日定要你现出原形!”
妖物狂笑一声,猛地扑向道士。两道身影在院中缠斗在一起,剑光闪烁,妖风阵阵。斗到酣处,道士突然咬破指尖,在剑身上画下一道血符,大喝:“天地无极,乾坤借法!破!”
长剑射出金光,正中妖物心口。那妖物惨叫一声,化作一团黑气欲逃,却被道士抛出的一道符箓罩住,渐渐收缩成一枚黑色的珠子。
道士拾起珠子,对目瞪口呆的众人解释道:“此乃妖物内核,幸得及时收服,否则待它吸足精气,化身魔头,后果不堪设想。”
张远扑通跪地,泪流满面:“在下利欲熏心,误入歧途,害人害己,请道长责罚!”
道士扶起他:“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当务之急是解救那些尚未毒入膏肓的服药者。”
在道士指导下,张远配制出解药,免费分发给镇民。服过解药的人渐渐恢复正常,那些因丹药而死者的家属也获得了张远的全部家产作为赔偿。
风波过后,柳林镇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张远一无所有,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他在李善仁墓旁结庐而居,日夜研读那本古籍中的正道医术,尤其潜心钻研真正的“百草养生丸”。
三年后,张远终于成功配制出百草丸。此药性平和,真正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他背着药箱游走四方,免费为穷人治病,成为了人人称道的“善人张”。
这年清明,张远在李善仁墓前祭扫时,又见到了那位游方道士。道士告诉他,那妖物已被彻底净化,而李善仁当日落水也并非意外,而是被妖物所害,为的就是夺取那本古籍。
“令师在最后时刻将古籍藏了起来,才没让妖物得逞。他托梦引你制药,实则是希望你能继承他的医道,不想却被妖物利用...”道士叹息道。
张远默然良久,向着恩师墓碑郑重叩拜:“师父放心,弟子定当恪守医道,永不再违仁心。”
夕阳西下,道士飘然而去。张远站在墓前,望着天边晚霞,手中那本古籍已然泛黄,封面上“医者仁心”四个字却在余晖中熠熠生辉。
从此,江湖上少了一个制“淫丸”的奸商,多了一个悬壶济世的良医。而“淫丸”的故事,也成了后人警示莫被利欲熏心的民间传说。
当您看到这里的时候,说明您已经看完故事,麻烦您点个关注点个赞,举手之劳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本故事纯属虚构!谢谢观看!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祈祷]
来源:小豪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