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驾驶对制动、转向等底盘执行器有一个核心需要:更精准地响应智能驾驶的速度。快速铺开的智能驾驶加速了对线控底盘关键技术的实质需求。
撰文 / 周 洲
今年,车企纷纷将智驾平权作为竞争滩头。
这对于智能线控底盘相关企业来说,是个大利好。
智能驾驶对制动、转向等底盘执行器有一个核心需要:更精准地响应智能驾驶的速度。快速铺开的智能驾驶加速了对线控底盘关键技术的实质需求。
3月29日,坐标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坐标系”)宣布其电子机械制动技术(EMB)即将开启量产,推出25kN、35kN、45kN、65kN夹紧力的EMB系列产品,全系任意车型配置成本仅为3488元。
坐标系成立于2023年8月,致力于智能汽车线控底盘核心技术的开发,其产品矩阵包括新一代纯机电线控制动SEMB、线控踏板SPD、线控转向SBW以及整合XY双向动态管理的域控制器SVM。
线控系统是完成控制单元发出指令的执行端,EMB是线控底盘的核心构成。除了线控制动,线控底盘还包括线控转向、线控悬架以及域控和线控踏板的融合技术。
EMB 实现完全电子化,可以更好地和汽车其他电控系统整合,更能贴合汽车行业电动智能化趋势,帮助汽车制动发挥更多重功能,包括制动、ABS、EBD、ESC、自动驾驶、优化能量回收等。
EMB系统的成熟度和量产工业化的准备以及交付,是坐标系此次发布会的重点。
由于新能源汽车取消了内燃机,插混动力汽车虽然还有内燃机,但内燃机经常处于停机状态,过去用发动机提供的真空源也随之取消,用来放大制动力的真空助力装置也被电真空泵取代。
线控制动产品分为电子液压制动器(EHB)和EMB两种。前者可以看作传统制动系统的升级版,用电真空泵取代了传统的真空助力装置,但液压系统依然保留;后者彻底取消了液压部分,直接用电机加滚珠丝杠驱动制动器,更适合自动驾驶汽车的结构,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但因为有许多技术难题尚未突破,EMB技术全球都在同步开发,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实现量产,主流市场的制动方案还是EHB。
坐标系创始人兼CEO颜士富认为,EMB系统的成熟度是第一个阶段(现在)的竞争焦点,跨域融合以及线控底盘的系统化是第二个阶段的竞争焦点。
目前,坐标系在苏州已建成EMB自动化总装线,并实现小批量试跑,年底将实现批量化交付。
颜士富预判,基于智能驾驶技术的成熟、政策的推动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2026年将是线控底盘批量上市元年。
Tier 0.5
定位线控底盘 Tier 0.5系统方案提供商,这是颜士富去年在披露EMB成果时提出的。
“我们一直在强调Tier0.5,它的核心支撑是:你必须是一家系统方案提供方。”3月29日,颜士富对包括汽车商业评论在内的业内媒体和机构称。
当下阶段所定义的线控底盘的系统,指制动、转向、悬架以及域控和线控踏板的融合技术,这个系统包括相关的软硬件、算法、底软、功能开发等。虽然市场上做EMB的公司也很多,但不是每一家公司都具备系统化的能力。
作为在底盘行业深耕20年的行家,颜士富的两个前东家是伯特利和博世。伯特利是国内底盘系统的头部供应商,和奇瑞等车企深度绑定;博世则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头部底盘企业高管经历让颜士富认为,全面放弃EHB转向EMB,不能只做EMB执行器或者做其中一个执行器,需要具备系统方案能力。
这是因为EMB系统方案对底盘架构的改变和创新太大。
现在大量使用的EHB ,分为One-Box和Two-Box两种形式,以Two-Box使用居多,即液压制动器和防抱制动系统/防侧滑系统是分开的两个部分,通过踏板—ECU—电机带动液压系统分配给四个车轮,实现制动功能。One-Box通过踏板/传感器—ECU—制动模块来驱动控制电机产生制动力。
基本上到了L3,由于踏板部分解耦,制动踏板在某些时候不起作用,使用One-Box势在必行。
但EMB方案中,轮端的液压卡钳、中间的One-Box和Two-Box控制,这些产品系统随着纯线控底盘技术的落地都会被替代掉。
根据主机厂的需求,提供单个执行器或者单个零件,是Tier1的业务模式。
一个全新底盘架构的落地、开发和工业化,对车厂和系统方案供应商之间,是不断定义和摸索、探索的过程。
从产品定义之初就深度介入,参与底盘系统的产品定义、功能开发、架构设计以及软件分层和功能创新等工作,是Tier0.5的模式。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缩短了研发周期,还降低了成本,为客户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
比如,坐标系和奇瑞汽车在一个项目的合作开发中,在域控架构做了底盘和自动驾驶互动的模块之间的分层,为了防止域控双路冗余都失效的情况下还有最后一路保障,在线控踏板上面增加了第三路冗余的架构方案,用来保证线控系统的安全和可控。“这就是Tier0.5跟车厂之间共同合作打造的一款新架构。”颜士富说。
但他对汽车商业评论强调,执行器与域控制器端的白盒情况完全不同。
线控底盘系统有域控制器和执行器,执行器包括制动、转向、悬架,域控制器是做这几项融合控制的控制器。很多白盒包括车厂的自研,都是针对域控制器的,比如ESG、ABS这些用户体感比较直接的功能,都会放在域控制器。
“我们全力支持车厂去掌握域控技术,因为这才是从根本上挖了液压系统的‘祖坟’。”颜士富说,在执行器端,不存在白盒。
他认为经过这么多年,从底盘供应商生存的现状、历史和展望来看,真正成功的都是第三方独立的底盘公司。
虽然美国三大、日韩车企都曾经有过自己的底盘公司,但最终最强的是博世、采埃孚和大陆集团,因为独立的第三方供应商面对的是市场上的所有公司。
MPV先行
坐标系联合创始人&CTO杨昆表示,EMB系统采用了比行业标准更为严苛的验证方式,比如,疲劳耐久测试达到400万次,远超行业的220万次,热负荷余量达到150%,瞬态100G冲击振动等,充分保障了系统的可靠性。
经过2024年和2025年的两轮冬测,坐标系EMB产品吸引了众多客户前来体验,尤其是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内蒙古牙克石的冬测,客户们历经周折到达现场,体验后认可EMB系统的性能,成熟度也超过预期。这也为坐标系带来了大量的订单,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星海V9是首款融合了EMB技术的插电式混动MPV。
在发布会现场,坐标系与东风柳汽签署EMB战略采购合同,与吉利远程N72签约EMB项目定点。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坐标系会率先应用在MPV车型上。MPV车型单价比较高,行驶场景也相对简单和安全。
由于线控技术采用大量电子电器部件代替传统的机械部件,为了降低系统的故障率,相对成本更高。EMB系统的组件,如电动机、传感器、控制器等,通常比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更昂贵。这可能会限制其在低价位车型中的使用。
颜士富对汽车商业评论称,给出的价格不会比EHB更高,因为相较EHB已经节省了30%的零部件,比如BOM上取消了4个力传感器,这就节省了400元。
据汽车商业评论了解,One-Box液压制动价格约为3400元,Two-Box制动贵一些,约为3600元。坐标系3488元的报价,和EHB方案差不多。
“不是说成本不重要。现在我们是毫不犹豫地保证性能,因为这套性能被市场验证之后,市场对它的信任度就会大幅提升,这是对液压系统根本的挑战,所以性能第一,成本第二。”颜士富说。
聚亿调研团队2024年出炉的《全球电动机械制动(EMB)系统市场报告2024-2030》显示,预计2030年全球EMB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11.8亿美元。
就产品类型而言,目前乘用车EMB是最主要的细分产品,占据大约84.7%的份额;就产品应用而言,目前新能源车是最主要的需求来源,占据大约73.6%的份额。
目前,EMB系统生产商主要包括Brembo、瀚德万安、精工汽车、采埃孚、万都、炯熠电子科技、格陆博科技、伯特利、京西重工、坐标系等。2024年,全球前十强厂商占有大约92%的市场份额。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