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孔城镇:水稻育秧备耕忙 绘就春天美画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1 09:24 1

摘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正值春耕备耕黄金期,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在桐城孔城镇陷泥村,种植大户汪祚银正带领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开展优质稻育秧育苗工作,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正值春耕备耕黄金期,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在桐城孔城镇陷泥村,种植大户汪祚银正带领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开展优质稻育秧育苗工作,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3月30日,气温有所回升,汪祚银的育秧基地热闹了起来。只见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育秧播种流水线,从铺盘、撒土、播种,各个环节一气呵成。

“育秧就像照顾孩子一样,得用心。盘子得摆好,盘子摆好了,撒种、弄秧拱棚才方便。”工人吴福应一边熟练地摆放着秧盘,一边分享着他多年的育秧经验。

“现在气温回升,正是育秧的好时机,我们必须争分夺秒,才能确保秧苗按时移栽。”往年汪祚银都是直播种植,出苗不齐,稻田整体产量低。今年汪祚银采用育秧种植,育秧育得好,为确保水稻质量、有效控制病虫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据了解,由于当地田块普遍狭小分散,只能采用传统人工育秧方式。选择土壤肥沃的湿润秧田作为育苗床,采用人工点播方式,使用软盘育秧,可以较好地调节土壤水分,促进和控制秧苗生长,播种后出苗快,秧苗整齐,有助于后期的田间管理。同时,传统的人工作业也为周边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

“现在是备耕的季节,大户叫我们帮他干活,150元一天,哪里有需要,大户都会叫我们去做,挣家用的同时也照顾了家里。”工人伍先艮笑呵呵地说道。

汪祚银的育秧工作只是当地春耕备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孔城全镇有15户大户在开展自育工作,截至3月30日已育秧8000亩,至4月初完成9000亩。孔城镇长发种植业合作社采用温控大棚育秧,将制作好的秧盘放在大棚里面一一摆放齐整,在当地农技员的指导下调节大棚湿度、温度,催芽。大棚育秧正好避开3月底“倒春寒”的影响,提高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成苗率,为再生稻高产稳产打下了好基础。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孔城镇春耕生产也将会全面展开。希望的田野上,处处涌动着春的生机与活力,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伍素敏)

来源:聊安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