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四、游学鬼谷子洞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8 07:44 3

摘要:这个信息,是迷爸今年上半年在读《陆九渊心学十二讲》时了解到的。坦白说,迷爸从未想过鬼谷子竟曾在江西修道。恐怕不仅迷爸孤陋寡闻,绝大多数江西人对此也未必知晓。

江西贵溪有个鬼谷子洞,相传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张仪曾在此跟随鬼谷子学习谋略与道术。

这个信息,是迷爸今年上半年在读《陆九渊心学十二讲》时了解到的。坦白说,迷爸从未想过鬼谷子竟曾在江西修道。恐怕不仅迷爸孤陋寡闻,绝大多数江西人对此也未必知晓。

书小迷同学在读小学三年级时,迷爸就曾推荐他阅读《大秦帝国》系列小说。那时,他便知道了鬼谷子及其一众高徒——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迷爸还曾让书小迷试着为鬼谷子几位弟子对战国社会的贡献做个排名,相关内容此前已在日记中写过,不再赘述。但值得重提的是他当时的一个观点:“孙膑玩的是阴谋,庞涓玩的才是阳谋。”这个观点与迷爸接受的教育观点几乎相反。

既然我们都对鬼谷子有所了解,而贵溪鬼谷子洞距离我们临川老家仅一百二十多公里,走高速当天即可往返,于是8月5日,迷爸便带着书小迷和苇婷三人驱车前往贵溪,一探鬼谷子洞的究竟。

近十多年来,许多地方都在大力推动旅游经济。有些地方历史上缺乏名人,便竭力“创造”传说;有些地方即便出过反面人物,也要借其名号开发故居遗迹。反观江西,这片土地其实承载了众多历史名人与文化遗迹,却或因财力不足、或因意识滞后,如鬼谷子洞这类极具代表性的历史遗址,至今仍未得到充分开发与宣传。

这次参观,我们非常幸运地请到了曾担任过十八年村支部书记的刘老先生作向导。若非他的讲解,我们恐怕只能走马观花、不得其门而入。

在刘老的引导下,我们才辨识出练兵场、亲兵寨等遗迹——这些若无指点,根本难以察觉。而苏秦琴台、张仪井等处,则立有标识,略可凭吊。刘老还告诉我们,据说鬼谷子当年是手持芭蕉叶、骑麒麟下山而去的。尽管河南某地也自称有鬼谷子洞,但唯独贵溪有芭蕉叶为证。刘老说:“我们这里才是真的。”

进入洞中,刘老先生一一指点:哪个角度可见如麒麟的大青石全貌,何处细看能辨鬼谷子笑貌,洞壁顶上有一处圆凹斑块象征月亮,此月亮如果下移到底下则寓意“天下大同”;洞壁顶纹如宇宙星象,出洞左右凹凸石壁分别称锣与鼓,右侧还有三个小孔传说可出米粮油盐……。没有刘老的讲解,这些细节不过寻常石头,毫无神秘可言;一经道破,整个洞穴顿时气象万千,文化底蕴与道场灵性扑面而来。

两千多年前,圣者鬼谷子选择在此修道,并培养出苏秦、张仪这等影响战国格局的学生,足以说明此地曾是一个极具能量的场所。它既隐秘,又喧哗,既修道悟玄,又干预世事,在军事、经济、政治多个层面悄然推动着历史的进程。

刘老先生说,平日来这里参观的人并不多,主要因尚未开发完善、宣传不足。但每年临近高考,却有许多考生专程前来触摸麒麟石,沾一沾仙气,盼能提运考上理想大学。是否真有效验?无人追踪统计,但人们总是“宁信其有”。迷爸也让苇婷和书小迷都摸了摸麒麟石——万一真有能量中个“彩蛋”,何乐而不为?

鬼谷子洞位于山上,鹰潭市政府已投资四百万元修好登山步道,石材就地取用,途中还建了几处休息凉亭。

书小迷近两年几乎天天打羽毛球,身体练得结实,爬山毫不费力。但姐姐苇婷却因体力消耗加上天气炎热,差点中暑。幸好书小迷随身带着风油精——他多年养成带此物的习惯,既防打球暑热,又治坐车晕眩——这次派上了大用场。

刘老先生非常热情,下山后还带我们到山脚下的鬼谷子道观,用山泉水泡本地茶请我们品尝。道观以鬼谷子命名,正殿供奉三尊像:中间为鬼谷子,左为张天师,右为葛洪天师。

山上下来,在道观中小坐,饮一杯山泉茶,那种舒坦清爽,是城市茶室无法比拟的。苇婷和书小迷还在道长的指导下体验了庄重的拜祭仪式。各地道观、寺庙的祭拜皆有一定之规,既表达对先贤的敬意,也蕴含修身养性的传统文化。能亲身体验,实属难得。

这次深入山中,游访先贤修道的古迹,是书小迷近几年游学中的第一次。迷爸也是读了《陆九渊心学十二讲》才意识到,江西境内原来藏有众多圣贤修身悟道之地,它们都是先人精挑细选的能量场。以后的寒暑假,迷爸打算多带书小迷走读这些地方——既是文化游学,也是户外锻炼,一举两得。

来源:雲見福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