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敢信? 奥运冠军许昕居然被一个18岁没世界排名的小将“气”回家了! 赛后他只发了两个字,“回家”,立马引爆热搜。 这事的起因,是裁判一次被指“双标”的判罚。
你敢信? 奥运冠军许昕居然被一个18岁没世界排名的小将“气”回家了! 赛后他只发了两个字,“回家”,立马引爆热搜。 这事的起因,是裁判一次被指“双标”的判罚。
2025年8月31日,乒超联赛第三阶段,许昕代表上海地产集团队对阵先锋乒羽陈静俱乐部的18岁小将费浚航。 比赛中,许昕多次向裁判提出,费浚航的发球存在“回抛”违规问题。 根据国际乒联规则,抛球角度超过30°即属违规。然而裁判并未理会许昕的投诉。让许昕和观众没想到的是,当许昕模仿了费浚航的发球动作后,裁判却立刻警告了许昕。同样的动作,对手使用没事,世界冠军模仿一下立马挨罚,现场许多人都感到这明摆着是“双标”。 这场争议判罚明显影响了许昕的比赛状态,他最终以2比3的比分爆冷不敌这位无世界排名的年轻选手。
赛后,许昕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只发了两个字:“回家”。 网友纷纷留言支持他,有网友说“做不到公平制裁的比赛不打也罢”。 发博后,许昕迅速现身乌鲁木齐机场返回上海。
关于许昕的离开,有报道透露了一些内情。 一方面,上海队已提前获得总决赛资格,许昕在第三阶段开始前就已向球队提出希望阶段性休整,球队批准了他的申请,并借此机会锻炼年轻队员。 另一方面,许昕确实有家事需要处理,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正值新学期开学,他希望亲自陪伴孩子入校报到。
对于这场判罚争议,裁判方面也有自己的说法。 助理裁判冉启明在裁判群聊中回应称,他警告许昕不是因为发球违规,而是因为许昕“挑衅主裁”。 他描述许昕在被主裁判驳回投诉后,“被情绪冲昏了头脑”,那个模仿性的斜抛球被视为对主裁判的挑衅。 冉启明强调,作为助理裁判,他担心如果再不控制场面可能会失控,警告之后比赛才得以恢复正常并顺利结束。 对于舆论关注的“双标”问题,冉启明没有直接评价费浚航的发球是否违规,他表示那是主裁判的工作职责。
许昕作为征战多年的老将,对发球规则有着深刻理解。 他在8月30日,也就是比赛前一天晚上接受采访时还提到,他觉得全运会会有鹰眼系统,对发球规范性要求更高,运动员必须规范发球。 结果第二天他自己就碰上了这种事。 在赛后采访中,他再次明确批评了年轻球员的发球方式。
这并非乒超联赛近期唯一的判罚争议。 在许昕事件前一天,还发生了全国冠军孙闻因发球判罚怒摔球拍,随后遭到停赛处罚的事件。 多起事件让乒超联赛的判罚尺度受到质疑,运动员和观众都感到判罚存在不确定性。
就在许昕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也就是2025年9月1日,费浚航又对上了黄石基地的林诗栋。 这次,林诗栋没客气,以3比0的比分干脆利落地赢了费浚航。 比赛中有个插曲,林诗栋在大比分领先时,玩了个“花式发球”,双手转了好几圈才把球发出去,把全场都逗笑了。
这个独特的发球方式,源自前国手张煜东直播中展示的、曾被戏称为“价值50万”的“摇花式发球”。 林诗栋在赛后采访中坦然表示:“确实是在看张煜东直播的时候学习的”,他觉得这发球很有意思,想试试新方法,并确认不犯规后才在场上尝试。 这个发球动作不仅让对手感到意外,连裁判和队友也忍不住被逗笑,现场气氛轻松愉快。 这并不是林诗栋第一次在赛场上贡献“搞笑名场面”,之前他还模仿过伊藤美诚的发球。
林诗栋的“袋鼠摇发球”在引发欢笑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乒乓球运动的另外一面:它不只是赛场上激烈的对抗,也可以充满趣味和欢乐。 这种在紧张对决中融入的轻松与个性,为乒乓球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许昕遭遇的判罚争议和林诗栋的创意回应,共同展现了乒乓球运动的多样面貌:既有对规则公正的严肃追求,也有对比赛趣味的轻松探索。
来源:网排TV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