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印已倒向中方,特朗普安静4天后,通告全球,中国实力深不可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8 11:54 2

摘要:美国内部有清醒的人早就看出来了,美国没有同时对付中俄的实力,硬要这么干的话迟早要出事。特朗普自己也懂这个道理,所以他一上台,就琢磨着搞“联俄制华”,想把普京拉过来一起对付中国。

2025年9月初,上合峰会刚刚结束,其中峰会的中俄印三国互动引起了特朗普注意。为什么特朗普要十分注意三国互动?

特朗普在沉默了四天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终于发话了,一开口就是一份王炸:“我们好像把俄印输给了中国。

这话听着像抱怨,但是我看来更像是一份迟来的败局总结。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外交得失了,而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误判。

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让俄罗斯和印度这两个世界级大国,不约而同地把方向转向了中国,是美国自己做错了什么?还是中国有了让它们无法拒绝的筹码?

这事儿得从美国的国家政策说起,那就是美国的“分而治之”。其实说白了就是不能让中俄这两个大家伙凑到一块儿去。

美国内部有清醒的人早就看出来了,美国没有同时对付中俄的实力,硬要这么干的话迟早要出事。特朗普自己也懂这个道理,所以他一上台,就琢磨着搞“联俄制华”,想把普京拉过来一起对付中国。

这个想法的实施,可能就是在那场在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举行的会晤。那不仅仅是为了俄乌战场而去的,也有可能是特朗普政府试图说服普京共同限制中国。

他带着的计划和十分优厚的条件去找普京,除了俄乌战场方面,估计还有说服俄罗斯调转枪口,配合美国的计划。这在当时看来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妙棋,如果真的成功全球地缘政治的棋盘将瞬间改写。

结果呢?普京压根没接这个茬。他不仅没答应反而掉头就在上合峰会、九三阅兵这些场合,跟中方互动得更加热络。

紧接着普京更是马不停蹄地飞往东方经济论坛,公开讨论与中国联手进行远东大开发的宏伟计划。阿拉斯加的寒风,没能吹动俄罗斯的决心,反而彻底吹散了美国“分而治之”的最后一点幻想。

这一连串的动作,等于用实际行动宣告了特朗普“联俄制华”策略的彻底失败了。这背后是俄罗斯对于现实情况有着清晰的判断。

而美国一直喊着以美国优先的政策的情况下,任何合作承诺都显得那么脆弱和不可靠。相比较与中国背靠背的战略发展,才能实实在在地保证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发展命脉。

美国一系列的施压最终变成了催化剂,亲手把两个最重要的战略对手,促进成了一对紧密的战友。

如果说俄罗斯的转向,是美国战略误判的后果,那么印度的摇摆更像是在美国“印太战略”这件计划中,裂开了的一道裂口。

在美国的计划里,印度是“四方安全对话机制”里最重要的一环,是南亚大陆上用来制衡中国的关键棋子。为了把印度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美国没少下功夫一开始可是给了印度不少好处。

可是直到前一段时间的关税大战,让印度发现事情已经开始发生了转变,它一边要和美国等国家完成四方安全对话机制,一边却要承受美国挥舞过来的关税大棒,甚至被强迫在购买俄罗斯能源这种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上也得听从美国的。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人一边对你称兄道弟,一边还从你口袋里掏钱,顺便对你的所作所为指手画脚。这种自相矛盾又的做法,让印度深刻地体验到了美国优先这四个字的真实含义。

所以当我们在上合峰会上看到中印俄三国之间的积极互动时,一点也不用奇怪。这是印度正在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

对于一个心怀大国梦想、极度重视“战略自主权”的国家来说,给美国当马前卒,不如在在多样化的世界里来谋求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印度的向东看,不是一时冲动的选择,而是对国家利益发展最好的一个方向。

那么面对印度这个关键棋子的松动,美国会善罢甘休吗?恐怕不会。按照现在的情况里分析,美国下一步很可能要搞一些小动作,最简单的手段就是进行战术收买

比如突然宣布降低对印度的关税,在给点经济上的甜头,试图把印度再拉拢回来。这是一种典型的交易性外交思维,觉得一切问题都可以用钱来解决。

但问题是这种做法暴露了美国的现状。今天因为需要你而降低关税,明天就可能因为别的利益而重新举起大棒。 只要“美国优先”这个根本逻辑不变,印度就永远无法在美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和尊重。

信任一旦被打破,不是给点好处能轻易恢复的。这种来回变化而不稳定关系,跟中国提倡的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合作模式一比,吸引力自然大打折扣。

这就引出了特朗普那句感慨的后半句——中国实力“深不可测”。这个“深不可测”,到底指的是什么?首先当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实力了。九三阅兵仪式上亮相的那些先进武器。

已经让外界清醒地认识到,任何试图通过军事手段压制中国的想法,都变得不切实际。 这种强大的国防力量,是中国能在全球博弈中拥有了底气,也为所有合作伙伴提供了一种无需担忧外部胁迫的安全感。

但比硬实力更让对手感到“深不可测”的,是中国的软实力,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代表着庞大的市场,以及完整的产业链和巨大的发展机遇。

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向世界提供一种发展理念——“互利共赢”。这个理念的核心是,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而不是争抢一块存量蛋糕。它提供了一种非对抗性的、共同发展的全新可能性。

当美国优先带来的是胁迫和不确定性,而“互利共赢”带来的是机遇、是确定性时,俄罗斯和印度会怎么选?答案已经一目了然了,这已经不是简单选择题,而是一场关乎全球人心所向的选择。

当特朗普那句“我们好像把俄印输给了中国”的感慨传遍世界时,我们听到的,其实是一个旧时代秩序正在瓦解的声音。

俄印的战略选择,不是政治方向的偶然,而是“美国优先”这种单边主义在全球碰壁的结果。在一个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里,信任远比关税更宝贵,共赢远比结盟更牢固。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任何试图以一己之私阻挡时代潮流的做法,最终都将被潮流所淹没。中国深不可测的实力,来源于和平发展的信念与互利共赢的决心。

与其抱怨输掉了谁,不如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失去人心。因为在一个走向多样化的新世界里,真正的领导力,从来不是凌驾于他人之上,而是源于成就彼此。这或许才是这场全球变局留给所有人最深刻的启示。

《特朗普还在emo:我们好像把俄印输给了中国》观察者网2025-09-06

《澳媒: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奄奄一息”》参考消息2025-09-07

《媒体人:特朗普“联俄制华牌”已废 中俄互信超越任何形势》2025-08-09中华网

来源:小新观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