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金兽首玛瑙杯 俏色玉雕的“来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1 10:00 1

摘要: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和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陕西历史博物馆汇聚了来自不同文明的文化,建构出了陕西独有的醇厚博大。不管何种族群,不管来自何方,不管血脉如何,不管信仰差异,只要你踏上了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和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陕西历史博物馆汇聚了来自不同文明的文化,建构出了陕西独有的醇厚博大。不管何种族群,不管来自何方,不管血脉如何,不管信仰差异,只要你踏上了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就自然而然会被她所感染,成为她身体肌肤中的一分子。无数铃声遥过碛、天马又衔苜蓿花,而我们正跟随着那匹身驮白练的骏马,走在或将要走在奔赴长安的路上,相信那里一定有一个浪漫唯美的故事在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镶金兽首玛瑙杯玛瑙杯选用红、棕、白三色相杂的玛瑙制成,俏色纹理和杯体造型的巧妙结合使得玛瑙杯轻盈飘逸,充满动感。这是迄今所见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反映了唐代高超的制玉工艺水平。镶金兽首玛瑙杯造型仿自西方传统的角杯——来通,杯整体似兽角状,但在前端刻画出牛形兽首,兽嘴部镶金盖。金盖造型酷似牛的笼头,其功能是杯盖,金盖后面有金插管堵住流口,使杯中液体不致流出。牛形兽首双目圆睁,凝视前方。头顶为向后扬起的呈弯曲状的螺状双角。杯身自然弯曲,光滑流畅,内部有流与杯腔相通,杯口近似圆形。镶金兽首玛瑙杯出土于何家村窖藏的银罐中。1970年10月5日,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距地表0.8米处发现两个紧挨着的大陶罐和一个银罐,三个罐中共有文物一千多件。这些文物按类计有金银器皿271件、金饰品13件、玛瑙器3件、琉璃器1件、水晶器1件、白玉九环蹀躞带1副、玉带板9副、玉镯2副、银铤8件、银饼22件、银板60件、金银铜钱币466枚,另有金箔、麸金、玉材、宝石及朱砂、石英、琥珀、乳石等名贵药材。研究者根据文物中开元十九年的“庸调”银饼和金银器物的形制、纹饰,以及同罐出土的中外钱币等推测,这批文物的时代下限应在“盛唐”晚期(约8世纪末期)。何家村窖藏文物以数量多、种类繁、制作精美、保存完好而引人注目,这些具有很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不仅反映了繁荣富强的盛唐气象,而且闪耀着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璀璨光芒。镶金兽首玛瑙杯的原型起源于西方,希腊人称之为“来通”(rhyton)。希腊的克里特岛至迟在公元前1500年已出现此种器物,它像一只漏斗,可用于注神酒。当时人们相信来通角杯是圣物,用它注酒能防止中毒。如果举起来通将酒一饮而尽,则是向酒神致敬的表示,因此也常用于礼仪和祭祀活动。这种造型的酒具传入亚洲,广泛流行于美索不达米亚至外阿姆河地带的广大区域,在西亚、中亚,特别是萨珊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来通在西亚出现不晚于公元前1000年,早期的来通多呈短而直的圆锥状。古波斯阿契米德王朝制造的银来通仍保持圆锥状造型,兽首有羊首、马首、牛首、狮首等。土库曼斯坦尼萨古城安息王宫的库房中出土了一批公元前2世纪制作的象牙来通,外轮廓均为带弧度的长角形,器首雕出神话人物和动物形象。萨珊王朝初期又出现了器身上模塑人像的来通。来通造型通过丝绸之路经中亚传入西域地区。我国境内时代最早的“来通”发现于新疆和田约特干遗址,其时代约在公元3世纪或公元4世纪,该遗址发现的三件来通器身雕塑出长须人像;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一件来通为兽首造型。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附近片治肯特粟特壁画中出现的兽首来通,其头部造型为带双角的牛首,体现了粟特式来通的造型特征。公元6世纪,来通开始在内地出现。从唐代以前的图像资料来看,这种酒具常出现在胡人的宴饮场面中。山西太原隋开皇十二年虞弘墓椁座左壁浮雕有持角状器于口边的人物形象;椁壁浮雕第三幅亦可见有右手正握一角形器送入口中的人物形象。陕西三原唐贞观四年李寿墓石椁线刻画中也有手持兽首杯的女侍形象,从造型看这些来通都属于粟特式来通。据孙机先生研究,何家村出土的镶金兽首玛瑙杯的造型仿自粟特式来通,制作的年代约为6世纪后期至7世纪前期,从风格上看它可能是由在长安的中亚或西亚的工匠,亦或是唐代工匠学习外来工艺后制作的。镶金兽首玛瑙杯所用缠丝玛瑙多产自西域。据《旧唐书·高宗上》载:永徽五年,“十二月癸丑,倭国献琥珀、玛瑙,琥珀大如斗,玛瑙大如五斗器”。《旧唐书·波斯传》载:“四月,遣使献玛瑙床。”《旧唐书·拂菻传》载:“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大贝、车渠、玛瑙、孔翠、珊瑚、琥珀,凡西域诸珍异多出其国。”《唐书·德宗纪》里“倭国献玛瑙,大如王斗器”,可见玛瑙贡品大多来自波斯、拂菻、日本等国。《旧唐书》有“开元十六年大康国献兽首玛瑙杯”的记载,可见有的兽首玛瑙杯是从西域经使者直接传入唐朝的。而这件镶金兽首玛瑙杯则体现了唐朝工匠融会贯通的创造力。来通和玛瑙经丝绸之路传入唐朝,唐朝工匠将中华的审美理念融入其中,采用质地温润的玛瑙为素材,以镶金牛首点缀,创造出兼备中外工艺之美,且具有独特唐代风格的镶金兽首玛瑙杯。来通传入中原后竖直形的器身逐渐变得平缓弯曲,从洛阳苗湾和十堰郧阳区唐嗣圣元年李徽墓出土的三彩龙首杯,明显可见对来通造型的模仿和这种杯形的转变。由此也可以看出公元7世纪后期,来通完成了向中国杯形器的转化。从这件镶金兽首玛瑙杯以及何家村窖藏出土的整个器物群可见,这种具有异域风情的饮酒器具已经融入了唐朝贵族的日常生活,这是唐朝贵族开放豪迈的生活和求新求异审美风尚的体现,也是唐朝中外文明融合的结晶。

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