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求“质”守护粮食安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10:04 2

摘要:“采购完新的农机设备,今年种地更有底了,干农活还是得靠这些大农机。”备春耕时节,黑龙江省肇东市尚家镇鸿儒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内,理事长薛鸿儒高兴地向记者介绍,合作社今年新采购了拖拉机、播种机、大型镇压器等农机设备,今年计划扩大种植规模,比去年提前一周开始做春耕准

“采购完新的农机设备,今年种地更有底了,干农活还是得靠这些大农机。”备春耕时节,黑龙江省肇东市尚家镇鸿儒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内,理事长薛鸿儒高兴地向记者介绍,合作社今年新采购了拖拉机、播种机、大型镇压器等农机设备,今年计划扩大种植规模,比去年提前一周开始做春耕准备。

经过多年发展,肇东市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肇东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全国产粮大县,有合作社2027家、家庭农场1819家。

作为粮食安全的践行者、农民致富的引领者,肇东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生产方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肇东特色的新型农业发展之路。

“耕、种、防、管、收”一体推进,高产更高效

粮食单产提升工程离不开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

“我们成立了巨成村经济股份合作社,全村1.1万余亩地在村集体合作社实行集中托管,‘耕、种、防、管、收’一体式推进,去年亩产在2000斤以上。”向阳乡巨成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刘堂生向记者介绍。

巨成村不管是从备春耕物资,还是利用农机具种植,规模化模式都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有了规模化基础,这样还可以和粮食收购企业谈合作,谋求更高收益。此外,实行托管后还可以释放出多余农村劳动力。去年,在土地托管后,巨成村一部分村民选择在合作社务工,另外一部分村民选择了外出务工。

“以前种地是自己给自己打工,辛辛苦苦一年,要是遇到极端天气,一年白忙乎。现在挺好,有合作社给我们兜底。”巨成村村民李艳军说。

近年来,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肇东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肇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肇东市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在全市20个乡镇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高标准落实20万亩“水肥一体化+大垄双行”技术。去年,肇东市粮食产量达到37.2亿斤。五里明镇东升村玉米单产提升示范田亩产更是达到2082.6斤,连续两年摘得全省冠军。

“科技+绿色农业”,有产量更有生态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在位于东升村的中国农业大学肇东实验站,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永正带着学生对黑土地进行测量。“我们的试验田黑土层比较薄,大概只有25厘米,黑土地保护迫在眉睫。”陈永对着土壤剖面标尺剖析土壤层次划分。

推动与院所合作,提升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是肇东市鼓励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主要措施。2021年10月,中国农业大学在东升村鑫伯利农机专业合作社设立肇东实验站。“中国农业大学给我们带来了先进技术,过去我们合作社采用传统种植模式,虽然有现代化大型农机具助力,但是玉米的产量还是不尽人意,现在亩产已经连续两年突破2000斤。”合作社理事长单玉恒说。

肇东市还推行绿色种植模式,充分发挥寒地黑土优势,制定实施严格的农药化肥减量计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行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提升农业生态效益。

“肇东市近年来在推行绿色种植的同时,也为合作社、龙头企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保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效益。比如,在定制农业上帮助具备规模和实力的龙头企业寻求国内外中高端消费市场。”肇东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范秀刚说。

智慧农业,会种地更“慧”种地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普及,肇东市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购置农业物联网设备,应用智能化技术,助力智慧农业升级,降低生产成本。

在尚家镇肇东市茗硕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传统农业正逐步向智慧化转型,导航系统已经应用于农机上,种地实现了无人驾驶。

“我们合作社新购置的拖拉机都安装了无人驾驶导航系统,夜间也能作业,效率提升30%。此外,播种机还安装了电控电驱系统,使得播种更加精确,省去多余的链条,方便维修,大幅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合作社理事长张春喜介绍,“以前导航系统只能走直线,现在曲线也能跑了,智能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完善。今后,合作社还会继续引进高科技装备。”

在肇东市,智慧农业在低空经济方面的应用更是迎来了高潮。范秀刚介绍,去年全市不少种植合作社纷纷引进植保无人机开展作业。无人机进入农业领域后,大大提升了作业率,每亩节省人工费10元,一台机器每天可以完成1000亩的作业面积。植保无人机可以对除草、喷药、施肥等生产需求实现快速响应,特别是当有虫灾出现,它能24小时作业,克服自然环境的束缚,应急能力更强,更方便快捷,有助于减少虫害损失,从而增加收益。

“随着技术升级,一些高科技不断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最明显的感受是‘三降三升’:降成本、降风险、降劳力,升效率、升收益、升信任。”肇东市农机事务中心生产科科长范秀勇说。

接下来,肇东市将继续以加强高质量智慧农业发展为目标,示范和推广“互联网+”、农业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加强与农业科技服务公司、相关院校的产学研对接合作,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为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