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文格式:陶文星,张俊婕,于东平,等.产销平衡区粮食安全测度与时空特征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4,52(20):229-234.
作者:陶文星,张俊婕,于东平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
简介:陶文星,女,傣族,云南临沧人,讲师,硕士,从事农业经济、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64043);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YB2022028)。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4年20期
引文格式:陶文星,张俊婕,于东平,等.产销平衡区粮食安全测度与时空特征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4,52(20):229-234.
OSID开放科学计划
长按识别论文专属二维码,听作者讲述论文写作背景,与同行交流心得体会。
2020年以来,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自然灾害、极端气候、地区冲突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下,全球粮食减产,进出口贸易受阻,粮食供应链遭受巨大冲击,国际粮价持续上涨,世界粮食安全风险加剧。《2021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显示,2020年全球7.20亿~8.11亿人面临饥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0%。粮食安全问题历来举世瞩目,是学术界和政府长期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2022年2月22日,21世纪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对世界粮食市场的不稳定性,确保粮食的有效供给,是乡村振兴题中应有之义。
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安全的核心是谷物安全,特别是稻谷和小麦的安全。2022年11月5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表示,2020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483kg,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400kg的标准线。由此可见,中国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此可以高枕无忧。从全国来看,主要粮食供需基本没有问题,但省域之间粮食产量却极不平衡,差距较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9亿t,但分布却极其不均衡,产量最高的黑龙江达7541万t,最低的西藏仅为103万t,两者之间相差70多倍。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全国性及区域性的粮食安全研究成果均较为丰硕,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及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等地粮食安全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价及预测,而对于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问题则关注较少。目前中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中,共有13个粮食主产区,11个产销平衡区和7个主销区,云南省属于产销平衡区。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产销平衡区要保面积、保产量,确保粮食基本自给。诚然,粮食主产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但产销平衡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像云南省这样的产销平衡区虽然对全国粮食产量贡献有限,但如果不加以重视,极易使其发展演变为主销区,进而增加国家粮食安全的压力与风险。在众多农业资源中,粮食与耕地的关系最为密切,是粮食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关乎人类的基本生存,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衡量与评估粮食产销平衡区云南省的粮食安全状况,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科学探索与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质量系数优化后的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2003—2018年云南省的粮食安全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数据取值及数据来源
通常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自给率在100%以上,属于完全自给;自给率95%~100%,属于基本自给;粮食自给率90%~95%,是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小于90%,粮食供求风险增大。FAO也曾提出,为保粮食生产安全,粮食自给率必须努力达到95%以上。由于产销平衡区的主要任务是确保粮食基本自给,故该研究不考虑市场因素,粮食自给率取值95%。关于人均粮食需求量,国际上通常认为400kg是粮食安全的标准线,故取值400kg。
根据自然资源部网站公布的耕地数据及各类统计年鉴数据资料,整理及计算出2003—2018年云南省耕地压力指数及相关数据,详见表1,同时将云南省粮食安全程度划分为6个等级,具体划分标准详见表2,从高度安全级到高度不安全级,耕地压力指数逐级递增,粮食安全程度由高变低。
◆云南粮食安全时间变化分析
粮食单产指的是粮食单位产出量,是反映单位耕地产出能力的指标。2003—2018年,云南粮食单产从3616kg/hm22,增长了23.26%,说明16年来,随着土地整治、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坡改梯等工程项目的实施,使原来地块破碎、地面不平整、水土流失严重、耕作条件较差的低产田逐步变为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中高产田,耕地质量和耕地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由于云南本身以山区为主的地理环境限制,使得耕地产能提高幅度不大,低于同期全国的粮食单产水平,粮食生产规模化及产业化水平较低。粮播比例是反映耕地是否“非粮化”的重要指标。“非粮化”指的是原来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逐渐改变为种植利润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的现象,这些土地虽然仍属于耕地的范畴,但其种植粮食作物的性质已发生转变。研究期内,云南省粮播比例从71%下降到61%,下降了10百分点,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压缩,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耕地“非粮化”。究其原因,主要是云南光、热、水、气等条件得天独厚,植物种类为全国之冠,素有“植物王国”之称,农作物品种多元,既适合稻谷、小麦、玉米等口粮作物种植,也适合种植大豆、蚕豆、马铃薯、油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特别是鲜切花、天然橡胶、咖啡、烤烟、核桃、中药材等种植面积和产量连年保持全国第一位。与种粮食作物相比,经济作物具有成熟期短、气候适应性强、可全年种植、收益高的特点,可在不同区域内大面积种植且复种指数较高,能够带来高额利润回报。因此,农民种粮意愿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户不愿再从事比较效益较低的粮食生产,转而从事比较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生产,全省种植结构发生较大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复种指数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2003—2018年云南省复种指数最高值为1.16(2014年),最低值为0.93(2003年),相差0.23,年平均复种指数1.05,虽说复种指数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就全国来看却十分低下,耕作制度基本为一年一熟,与云南省优越的水热条件严重不符。据统计,云南省位于一年三熟制的耕地占37.32%、一年两熟的耕地占62.53%、一年一熟制的耕地仅占0.15%,说明耕地利用十分粗放,整体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究其原因,一是虽然近年来云南省大力实施土地整治提质改造工程,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不断改善,但耕地质量整体偏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落后,耕作条件好的水田和水浇地比重不足1/3,而耕作条件差的旱地比重却超过了2/3;二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发展需求及城乡收入差距等原因,大量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和非农业产业转移,致使愿种地和能种地农民越来越少,粗放经营和耕地撂荒现象不断增多,尤其是位于南部地区的红河州、临沧市、西双版纳州、普洱市等地表现更为突出,是全省弃耕撂荒现象最为严重的区域。
从表1、表2和图1云南省耕地压力指数时间变化分析可知:①研究期内耕地压力指数均大于1,说明最小耕地面积大于实际耕地面积,粮食供给小于需求,云南省整体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但耕地压力指数均与平衡值1相差不大,不安全程度较低,属于低度不安全。②云南省耕地压力指数呈波动变化,总体呈下降态势,粮食安全随耕地压力指数变化,虽然安全程度有升有降,但安全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③2007年耕地压力指数为最高值1.42,说明这一年云南省粮食安全程度最低,2018年耕地压力指数为最低值1.12,说明这一年粮食安全程度最高。
图1 云南省粮食安全时间变化特征
◆云南粮食安全空间特征分析
基于统计数据的可获取性,该研究通过数据收集与测算,整理计算出2016年云南省各州(市)的耕地压力指数及相关数据,详见表3,并在此基础上,应用GIS软件制作云南省粮食安全等级分布图(图2),以此揭示云南省内部粮食安全的空间差异特征。
图2 云南省粮食安全等级分布
从表2、表3及图2云南省16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耕地压力指数分析可知:①玉溪市粮播比例最低,仅为0.41,耕地非粮化现象最为严重,怒江州粮播比例最高,为0.76,比玉溪市高出0.35,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粮播比例较低的还有德宏州、文山州、曲靖市,均低于0.6,粮播比例较高的有怒江州、迪庆州、大理州、昭通市、丽江市、普洱市,均超过0.7。②就复种指数而言,最低的西双版纳州仅为0.90,最高的怒江州为1.53,比西双版纳州高出0.63。西双版纳州虽然耕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但其轮歇地比重也非常大,耕地质量较差,生产力较低,这是其复种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怒江州的高复种指数主要由于其城市化水平低,工业发展滞后,农民进城就业机会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州(市)。复种指数较低的还有普洱市、丽江市、红河州,均低于1,较高的有德宏州、曲靖市,均高于1.40。③云南省耕地压力指数小于等于1的州(市)数为10个,即10个州(市)粮食处于安全状态,占62.50%;耕地压力指数大于1的州(市)数有6个,即6各州(市)粮食安全处于不安全状态,占37.50%。④曲靖市耕地压力指数最小,仅为0.37,粮食安全程度最高;怒江州耕地压力指数最大,为7.41,是曲靖市的20多倍,粮食安全程度最低。⑤16个州(市)中,曲靖市、大理市、保山市、红河州、文山州5州(市)为中度安全,德宏州、普洱市、临沧市、昭通市、楚雄州5州(市)为低度安全,丽江市、昆明市2市为低度不安全,西双版纳州、玉溪市2州(市)为中度不安全,迪庆州、怒江州为高度不安全,无高度安全地区。其中,曲靖市由于耕地面积在各州(市)中最大,复种指数较高而成为全省安全程度最高的区域。昆明市粮食安全度低的原因主要是其作为云南省省会,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城市化及工业化发展侵占大量耕地,人口众多,耕地面积严重不足,加之第二、三产业发达,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城务工,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丽江市和西双版纳州主要由于低效利用耕地,存在一定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而导致粮食不安全。玉溪市作为云烟之乡,粮播比例全省最小,仅为0.41,半数以上的耕地用于种植蔬菜、烤烟、甘蔗等经济作物,其烤烟种植比例全省最高,达14.09%,这也是其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迪庆州、怒江州粮食之所以高度不安全,主要是受制于耕地质量及气候条件,据“三调”数据显示,迪庆州的旱地占95.64%,25°以上坡耕地占31.79%,全部耕地均为一年一熟;怒江州旱地占89.65%,25°以上坡耕地面积占50.90%,全部耕地均为一年两熟。可见,2州的耕地耕作条件极为恶劣,质量极低。⑥从空间分布看,云南省粮食安全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其次为西部,粮食不安全区域按不安全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东北部、南部及部分中部。
结论
整体上看,云南省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处于不安全状态,但耕地压力指数均与平衡值1相差不大,不安全程度较低,属于低度不安全。
时间上看,云南省耕地压力指数呈波动变化,总体呈下降态势,粮食安全随耕地压力指数变化,虽然安全程度有升有降,但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
数量上看,云南省耕地压力指数小于等于1的州(市)数为10个,即10个州(市)粮食处于安全状态,占62.50%;耕地压力指数大于1的州(市)数有6个,即6个州(市)粮食安全处于不安全状态,占37.50%。
空间上看,16个州(市)中,曲靖市、大理市、保山市、红河州、文山州5州(市)为中度安全,德宏州、普洱市、临沧市、昭通市、楚雄州5州(市)为低度安全,丽江市、昆明市2市为低度不安全,西双版纳州、玉溪市2州(市)为中度不安全,迪庆州、怒江州为高度不安全,无高度安全地区。粮食安全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其次为西部,粮食不安全区域按不安全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东北部、南部及部分中部。
更多推荐论文
论文推荐|基于区块链的茶产业链大数据协同服务平台研究
论文推荐|延迟环剥处理对克瑞森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论文推荐|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实践要求
论文推荐|江浙地区中华绒螯蟹氨基酸图谱数据库的建立
论文推荐|3株芽孢杆菌抗菌肽抑菌特性与抑菌谱研究
论文推荐|玉米秸秆生物炭对灰钙土热物理性质的影响
论文推荐|壳聚糖-CMC复合膜对小贵妃芒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论文推荐|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逻辑及其推进路径
论文推荐|一株南方红豆杉内生菌HDSW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论文推荐|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策略
采编:夏梦
排版:小同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