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评论员:根脉所系处 万千气象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1 09:33 1

摘要:三月三,拜轩辕。具茨山下,轩辕丘前,海内外炎黄子孙肃立中庭。编钟雅乐唤醒千年血脉记忆,人们心中升腾而起的,是对人文始祖的敬意与追思,中原文化向心力愈加彰显。

□河南日报评论员

三月三,拜轩辕。具茨山下,轩辕丘前,海内外炎黄子孙肃立中庭。编钟雅乐唤醒千年血脉记忆,人们心中升腾而起的,是对人文始祖的敬意与追思,中原文化向心力愈加彰显。

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黄帝率领先民开辟鸿蒙、统合九州,播谷植桑、创文演历,兴医定律、造车制衣,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开启了历代官方祭祀黄帝的先河。此后,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都有祭祀黄帝的传统。“三月三,拜轩辕”,这已成为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标识,成为中华儿女跨越时空的精神纽带。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在天地之中、黄河之畔举办盛典,厚植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必将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近年来,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影响下,海内外中华儿女每年都会在“三月三”期间自发举办同拜活动,表达对根脉所系的牵挂,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福,对和平和睦和谐的美好祝愿。

纵贯五千年的文明长河奔涌至此,当净手上香、恭读拜文的传统仪式与现代3D技术水乳交融之时,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亦是对“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一古老哲理的深刻诠释:在这片诞生过河图洛书的土地上,正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郑州航空港区银鹰展翅,中欧班列汽笛声声,串联起横跨亚欧的“钢铁驼队”;“米”字形高铁网四通八达,周口港、淮滨港通江达海,枢纽经济新高地呼之欲出;洛阳新能源电池产业聚链成势,南阳中医药产业飘香世界,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激荡出澎湃动能……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灿烂、文化底蕴深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日之河南,聚焦“四高四争先”,主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个春天,我们再次相约河南郑州,庄严礼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一场跨越时空的仪式,不仅让全球华人心脉相连,也邀请全世界共同感受中华文明的古老与现代。这是慎终追远的深情回眸,更是面向未来的凝心铸魂。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