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进课堂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1 08:41 1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开展高中美育的重要载体。10余年来,大连市高中音乐教研团队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以“高中歌唱模块分层教学”课题为牵引,开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教学和演唱研究,音乐教育呈现新样态。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开展高中美育的重要载体。10余年来,大连市高中音乐教研团队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以“高中歌唱模块分层教学”课题为牵引,开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教学和演唱研究,音乐教育呈现新样态。

精进教师队伍。大连市高中音乐教研团队一方面带领高中音乐教师召开省课题“高中民族声乐分层教学”成果推广会;另一方面,向全市高中音乐教师传播先进的民族声乐教育理念和方法,共同研究和开发民族声乐课程,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团队先后开发录制了《放歌祖国》《映山红》《不忘初心》等20余门系列民族声乐课程,为民族声乐教学提供了重要保障。

提升歌唱技能。团队依据学生个性特点,着重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采用“打哈欠”“闻花儿香”“啃苹果”“猫叫”等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唱技巧。在唱法上综合了传统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优点,既吸收了传统民族唱法咬字吐字清晰、声音甜美的特点,又融入了美声唱法的声区统一、音域宽广、真假声结合的特色,同时借鉴通俗歌曲演唱自然、气息流畅的唱法,让民族、美声、通俗多种技艺相互融合,提升了大连市高中生的歌唱技能和素养。

培养高尚情操。歌唱课程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艺术教育的功能,还承载着立德树人的使命。教研团队教师通过带领学生扮演角色,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歌唱和表演过程,更是一个与角色深度对话的人生光荣历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民族声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歌曲的传唱有助于增强高中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在课堂上通过诵读、讨论、分析、学唱等方式,教师引领学生认真挖掘古诗词歌曲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如在古诗词歌曲《锦瑟》的教学过程中,团队教师带领学生感悟诗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团队教师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创建沉浸式的声乐教学环境,带领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民族声乐的精髓,同时借助智能音频分析软件,对学生的歌唱进行精细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学生在发声、共鸣等方面的不足,给予针对性指导。引导学生采用现代音乐AI(人工智能)技术手段进行音乐创作,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更具互动性和吸引力的民族声乐教学内容,还有效提升了民族声乐教学的质量,增加了歌唱教学的趣味性。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