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钮奶奶得知记者来自吴江后,她表现得非常亲切,那份对故乡的怀念,记者隔着手机屏幕也能感受到。
她是吴江名门之后
《人民日报》微博曾为她点赞
她就是被称为“宋词奶奶”的钮薇娜
3月27日下午
钮薇娜在北京因病去世
走完了人生的旅程
2021年10月20日,记者曾通过视频连线采访钮薇娜老人。
当钮奶奶得知记者来自吴江后,她表现得非常亲切,那份对故乡的怀念,记者隔着手机屏幕也能感受到。
“如果有机会,真想回吴江看看。”随后,钮奶奶还曾给记者邮寄她编写的书籍《婉约豪放三百年》。
自幼漂泊
2024年12月10日,钮薇娜讲宋词集大成者周邦彦,讲他写的“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是吴地人,而钮薇娜的故乡也在吴地。
“虽然我说话是北方口音,但我其实是标准的吴江人。”钮薇娜曾在此前接受采访时,如此介绍自己。
钮薇娜系吴江名门之后。1902年,钮薇娜的父亲钮泽全生于北新街。
“从中山路到公园路这一段,就是松陵的北新街,现在是永康路的东段。”松陵地方文史爱好者马常宏说。
被称为“江中俊才”的钮泽全,1949年后在北方交通大学任教授。其一生为我国铁路交通及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钮薇娜1928年5月21日出生于南京,因为父亲工作调动,钮薇娜幼年随母亲回到吴江,一年后赴天津回到父亲身边。
1937年,七七事变后,钮薇娜随母亲、弟弟、妹妹回吴江避难。
“我们在外公家住了一段时间
就在松陵的六子街
(现流虹路一条支弄)
后来又在吴江乡下避难。”
钮薇娜此前接受采访时说,到了1969年,因为母亲在吴江,她又在吴江住了一个多月。
师从梁思成
钮薇娜1946年考进清华大学,当时,梁思成刚开始在清华大学创办营建学系(建筑系前身)。梁思成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精神、敬业的工作态度,深深影响了她的一生。
“他的学识非常丰富,工作态度极其认真,跟梁老师朝夕相处了几年,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钮薇娜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钮薇娜参与村镇规划工作,曾和费孝通一起在吴江开展小城镇保护方面的工作。在黎里调研时,钮薇娜和同事提出了保护古镇的建议和设计示意方案。
“我身体不好
否则真想回家乡看看
去城区看看
也想去黎里古镇逛逛
几年前去上海时匆匆路过吴江
看到吴江的变化真的很大。”
钮薇娜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感叹吴江已是一座现代化城市。
跨界讲宋词
钮薇娜学的是建筑设计,但她爱好文学,退休后出版了多本著作。
2017年,年近九旬的钮薇娜住进北京一家养老社区。在养老社区,钮薇娜听了一堂名为“古诗文鉴赏”的课,这堂课勾起了她学生时代的记忆。
钮薇娜曾向记者透露,她读高中时,因为语文老师很喜欢古诗词,教了他们很多唐诗宋词,受其影响,全班同学都变成了诗词爱好者。
在养老社区的支持下,钮薇娜开起了“宋词鉴赏”课。2020年,钮薇娜化身宋词网络主播,她的网课让她成为“90后”网红,还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微博热搜,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宋词奶奶”。
钮薇娜的宋词课别具一格。
“我觉得课程要有系统
我就画上每一年的坐标
公元多少年
词人生活在哪个年代
其间发生了什么事
都填在一张表上
这个有点像做工程
看着一目了然。”
钮薇娜独创的“建筑工程进度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听她讲宋词。
2022年3月,钮薇娜以“宋词鉴赏课”讲义为基础,出版《婉约豪放三百年》一书,这是她70岁后出版的第四本书。书籍出版后,钮薇娜在第一时间把书寄给了家乡的亲朋好友。
90多年的人生长河
钮薇娜经历过年少的动荡颠沛
见证过新中国的快速变迁
也曾走过万里河山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要认真地老去。”
来源:看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