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年前的月全食,发生在2022年11月8日,当天是中国记者节!彼时《人民日报》第4版发表文章“在新征程上续写精彩华章”。文中写“纸上波澜,笔底春秋,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文若惊雷大地春,图如金刻斧留痕……让正义涤荡社会每一个角落。”
民间称作“血月”,天文学术语为“月全食”,这一种大自然天文现象隔几年就会出现,而相隔三年的最近两次“月全食”,竟然巧合地与记者的节日不期而遇!
三年前的月全食,发生在2022年11月8日,当天是中国记者节!彼时《人民日报》第4版发表文章“在新征程上续写精彩华章”。文中写“纸上波澜,笔底春秋,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文若惊雷大地春,图如金刻斧留痕……让正义涤荡社会每一个角落。”
图为“月全食”发生过程组图
三年后的这一次月全食,起始于2025年9月7日23时28分,过程发生在9月8日的凌晨,一直至8日04:55分月食的全过程结束。而9月8日这一天是“世界新闻记者日”,又被称为国际新闻工作者团结日。
据科学诠释,月全食形成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关系和光的传播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太阳、地球、月球几乎排成一条直线,且地球位于中间时,月球进入地球本影区。尽管太阳光被地球遮挡,但地球大气层会对太阳光产生折射和散射。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容易被大气散射,而波长较长的红光穿透能力较强,能够折射到月球表面,使月球呈现暗红色或古铜色,形成“红月亮”。民间俗称“血月”。
月全食的全过程包括半影食始、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半影食终等阶段。其中,食既到生光为月全食阶段,此时的月球呈现出红色,是最精彩的时刻。再下一次的月全食也在三年之后,科学预测时间为2028年12月31日至2029年1月1日,而这一次,则是罕见的“跨年月全食”。
华夏民意网编辑
来源:小熊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