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第5期《兵器知识》,刊载的文章《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猎潜艇艇长》中,记者采访了南海舰队猎潜艇第七十三大队667艇艇长张俊殿。
海军的037型猎潜艇。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年第5期《兵器知识》,刊载的文章《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猎潜艇艇长》中,记者采访了南海舰队猎潜艇第七十三大队667艇艇长张俊殿。
张俊殿当艇长的时候,667艇全体官兵合影。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俊殿艇长,向记者讲述了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期间,他们的亲身经历。
伪装成渔船的苏联电子侦察船。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俊殿艇长:
当时,我国在北部湾莺歌海海域有南海的第一座石油勘探钻井平台,是我们海军的重点保护目标,那自然也是敌方“优先照顾”对象。
苏联海军先是派出一艘扫雷舰、一艘电子侦察船到我钻井平台附近活动,与我大队的653艇(赣州艇)对峙半天后走了。后来又来了一条导弹驱逐舰、一艘电子侦察船,这次上级令我667艇出击。
(老卡:653赣州艇与苏联舰只对峙的经过,老卡从广州军区政治部的《英雄赞》一书中找到了:
六五三艇艇长刘崇仁沉着果断地操纵舰艇,一步不让,高速猛插过去,堵住了它的去路。苏联扫雷舰还不死心,歇斯底里地拉响了警报,把炮口对准了我们。
六五三艇勇往直前,迅速占领了有利阵位,做好了一切准备。在我英雄的六五三艇和许多严阵以待的舰艇面前,苏联扫雷舰只好夹着尾巴,向外海驶去。
从广州军区政治部的《英雄赞》书中,可以看出,当时中苏舰只在海上真是剑拔弩张,炮口相向啊。)
653艇对峙的是苏联电子侦察船和扫雷舰,而667艇碰上的则是苏联导弹驱逐舰和电子侦察船。
张俊殿艇长说:
16点时迎着太阳在航线前方发现了两个黑点,靠近后发现是一艘苏海军“科里瓦克”级驱逐舰和一艘伪装成渔船的侦察船。我下令进入战斗准备,但为了防止火炮走火,先不装弹。
这时苏联的两艘舰船在我钻井平台北边,驱逐舰在侦察船西边,两舰相距两链左右,处于锚泊状态。
苏联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卡:张艇长口中的““科里瓦克”级驱逐舰”,应该是指苏联的1135型护卫舰(英文:Burevestnik,绰号:风暴海燕,北约代号:Krivak,译文:克里瓦克级),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苏联第一级现代化导弹护卫舰。后来又称为反潜警戒舰等,)
667艇并不能随便开炮,怕走火还不能装弹,以免闹出严重的外交事件。但是趁此机会,拍下苏联舰艇的照片,进行情报分析是很有必要的。老卡所在的大队,后来也多次执行过类似的任务,包括侦照美国小鹰号航母,苏联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
张俊殿艇长回忆:
我艇进入苏两艘军舰之间后,其驱逐舰立即拉响战斗警报,前甲板上的一门100毫米主炮一直瞄准我艇,但我们继续拍照并不理会。
照完相后,我立即下令拉大距离脱离接触,并向基地报告,然后就地监视。我们与其对峙了一晚上,直到第二天早晨苏联舰船离开,我们才奉命返航。
(老卡:苏联的克里瓦克级护卫舰型号比较多,主要有三种型号,有的舰首是4联装RPK-3“暴风雪”(北约命名SS-N-14“石英”)反潜导弹系统的KT-106发射装置。有的是4门76毫米舰炮。
张俊殿艇长他们侦照的可能是下面这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要看苏联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满载排水量达到3200吨,是037型667艇的8倍(满载排水量395吨),但在近距离上动起手来,还真未必是咱们的对手。
原因很简单,667艇前后甲板各装有双联装57毫米主炮一座,射速高达210~240发/分,指挥台前后各有双25毫米机关炮一座,射速800~900发/分。
当时的情形是苏联电子侦察船和导弹护卫舰相距两链(1链等于十分之一海里,即185.2米)。
667艇插入苏联电子侦察船和导弹护卫舰之间,也就是说与苏联导弹护卫舰相距200米左右。
炮战开始后先以伤换伤,最多拿一门57毫米双联装主炮,就有可能拼掉苏联100毫米单管主炮。
毕竟苏联100毫米舰炮射速12发/分,我们两门主炮合计480发/分。
同时用两门双25毫米机关炮怼掉一门6管30毫米炮,由于苏联护卫舰上另外一门6管30毫米炮在另一舷,没办法参战。
我们哪怕剩下一门双管57毫米速射舰炮,也有机会把克里瓦克级击沉,当然,前提是突然起冲突后打近战,拉开距离了不好说了。
来源:卡尔加里小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