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村里人都管我叫”老桂”,虽然我今年才五十出头,但在这个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的村子里,我这个年纪已经算是”老”人了。
村里人都管我叫”老桂”,虽然我今年才五十出头,但在这个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的村子里,我这个年纪已经算是”老”人了。
我家那两亩地,十年前还是种玉米的。玉米行情不好,一年到头折腾下来,连个万把块都攒不住。那时候,隔壁李大柱家的小子刚上初中,我家娃上高中,花钱如流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媳妇整天愁眉苦脸。
转机是那年去县城看病。都说穷人不能病,我胃疼了半年,疼得实在受不了了才去县医院。在候诊室里,我听到两个医生聊天,说什么”金桂”价格一路飙升,一公斤干货能卖到三四百。我当时就愣住了,啥玩意儿能卖这么贵?
后来才知道,他们说的是一种桂花,叫”金桂”。花小,颜色金黄,香味特别浓。那年回家后,我就在网上查了资料,又跑了趟市里的农业局,打听种植方法。
当我告诉村里人我要改种桂花时,笑话我的人可不少。
“老桂种桂花?哈哈,这不是自己种自己吗?”刘二驴最爱拿我开玩笑。
李大柱更直接:“你脑子进水了吧?那玩意儿得好几年才开花,你家娃上学钱从哪来?”
我媳妇最开始也不支持,但见我心意已决,也就不再多说。我清楚记得她转身进屋时眼角的泪花,还有那句小声的嘀咕:“希望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那天晚上,我俩躺在床上,屋顶的灯泡忽明忽暗。我始终记得那一刻的感觉。隔壁传来春晚重播的笑声,我们家却静得出奇。
“你真打算种那桂花?”她问。
“嗯。”我翻了个身,“我查过了,虽然前三年没收成,但五年后就能年年有花,桂花干货、桂花蜜、桂花酒,都能卖钱。”
“那娃上学的钱?”
“我去工地打工。”
她没再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然后悄悄擦了擦眼角。
第二天,我去信用社贷了两万块钱,买了一百多株金桂小苗。县农业局的陈技术员认识我,特意给我挑了好苗,还教我怎么种。
“老桂,这桂花不好种,土壤、水分、阳光都有讲究。头三年是最难的,树要活,还要长得好。”
我点点头:“我有的是时间慢慢琢磨。”
那年春天,我在地里一棵一棵种下桂花苗。村里经过的人都会停下来看看,然后摇摇头走开。有人直接说我傻,有人背地里说我不务正业。
李大柱家的地就在我家地旁边,他种的是蔬菜,一年能种好几茬,收入还不错。每次他浇水施肥时,总会隔着地边喊我:“老桂,你那些树啥时候能开花啊?哈哈!”
我只是笑笑,不回答。
头两年,我每天早晚都要去地里看树。白天出去打工,傍晚回来就直奔地里。小树长得还行,但远远看不出啥名堂。村里人的嘲笑声一直没断过。
第三年,我地里的桂花开始有了小花苞,但花很少,根本不够采摘。我媳妇心里着急,但从不在外人面前说我。那年,我女儿考上了大学,儿子也到了高中。学费和生活费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
有天晚上,我在地里浇水,看到李大柱从地里回来,手里拎着一筐新鲜的青椒。
“老桂,你那破树啥时候能挣钱啊?”他咧嘴笑,“我家这茬青椒,三天就能卖千把块。”
我低头继续浇水,没吭声。
四年、五年过去了,桂花树终于长起来了,每到秋天,满地金黄的小花,香气四溢。我开始学着采摘、晾晒,做成干桂花。
第一年收成不多,但我小心包装,卖给了县城的茶叶店和一些酒坊。那些人看我桂花品相好,还夸我。那天回家,我给媳妇买了条围巾,她眼睛红了。
“值了。”她说。
第六年,我的桂花大丰收。那段时间,我和媳妇每天凌晨四点起床,戴着头灯去采花。桂花最好在清晨采,香气最浓。我们忙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但心里美滋滋的。
村里人看到我家门口来了好几辆车,都纷纷探头打量。一打听才知道,是市里的茶商和酒厂来收购桂花。
那年,我清清楚楚记得,净挣了十二万八千六百四十二块钱。
李大柱有天晚上喝了酒,站在我家门口大声嚷嚷:“老桂,你那桂花到底能卖多少钱啊?”
我笑了笑:“也就够娃们上学的。”
他盯着我看了半天,第二天就跑到县城去了。回来后,他在自家地里也种上了桂花。
只是,他没有学习技术,也没有选好品种,随便从市场买了些便宜苗。更要命的是,他心急,种下去第二年就想要收成,不停地给树施肥,结果把树给烧死了一半。
桂花树不是普通树,你对它好,它才对你好。不能心急,得按它的习性来。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村里的几户人家身上。他们看我家桂花挣钱了,都想效仿,但没一个肯花时间去学习,去等待。
第八年,我媳妇不用再出去打工了,专心在家帮我管理桂花园。我们买了一台小型烘干机,自己加工桂花茶和桂花糕。又跟市里一家蜂农合作,在桂花树下放蜂箱,酿制桂花蜜。
那年秋天,村支书来我家坐了一下午。临走时,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老桂,你这桂花,不简单啊。”
我笑着回答:“不是桂花不简单,是得有耐心。”
第九年,我被评为了全县种植能手。县电视台来采访,还有几个大学生来我这里实习。他们说我的种植方法很科学,问我是不是学农业的。
我笑着摇摇头:“就是死磕,一年一年琢磨出来的。”
现在,我的桂花园扩大到了五亩地。每年秋天,花开时节,远近的人都来看。县里把我家列为农业示范点,还立了块牌子。
李大柱前几天来我家,喝了几杯酒,醉醺醺地说:“老桂,当年真是看走眼了。你他娘的是个高人啊!”
我笑了笑,没说啥。
今年桂花又丰收了。树下,我摆了几张桌子,做起了桂花宴。媳妇亲手做的桂花糕、桂花酒,一桌子花香四溢的好菜。村里人都爱来坐坐,连城里人都开车来尝鲜。
昨天,一个大学教授来我家,说要把我的种植经验写进教材。我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
“老桂,你能说说你成功的秘诀吗?”他问。
我想了想,说:“没啥秘诀,就是认准一件事,踏踏实实干十年。”
教授点点头,若有所思。
今天早上,我照例去地里转了一圈。桂花树已经亭亭如盖,金黄的小花缀满枝头,香气扑鼻。
走在花间,我想起十年前种下第一棵桂花时的情景。那时候,多少人笑话我,说我异想天开,说我不切实际。
如今,我女儿研究生毕业了,在市里一家大公司工作。儿子也考上了研究生。家里盖了新房,买了车。日子过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我媳妇站在地头,喊我回家吃饭。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她的脸上,我仿佛又看到了十年前那个偷偷抹泪的女人。
只是,现在她眼里全是笑意。
村里人都说我老桂聪明,看得准。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也怕,也担心,也有无数个夜晚睡不着觉。
但我知道,这世上没有什么一夜暴富的好事。能够让我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双手和那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今年,又有几户村民来向我讨教种桂花的经验。我都一一告诉他们,不藏着掖着。
李大柱问我:“老桂,你不怕大家都种,到时候价格就不好了吗?”
我笑着摇摇头:“种一样东西的人多了,自然会有市场。关键是,能不能坚持十年。”
他沉默了。
太阳西斜,我站在桂花园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花香混着泥土的气息,钻进我的鼻子。我知道,这就是我的财富,我的骄傲。
不是这些树,不是这些花,而是那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等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要肯付出,肯等待,这片土地就不会辜负你。
我摘下一朵金桂,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然后小心地放进了口袋。
冰箱里还有半瓶去年的桂花酒,今晚,我要和媳妇一起,好好喝一杯。
饭桌上,我们说起了过去的日子。媳妇笑着说:“你当年真固执,我都不敢相信你能坚持下来。”
我给她倒了一杯桂花酒:“固执的人,有时候就是能成点事。”
夜深了,院子里桂花的香气更浓了。坐在院子里,我忽然感到一阵满足。
远处,李大柱家的灯还亮着。我知道,他又在琢磨着什么”一夜暴富”的点子。
而我,只想好好睡一觉,明天一早,还要去看我的桂花树。
因为我知道,只要我继续精心照料,它们明年、后年,还会继续为我开花结果。
就像我的生活一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终会有收获的那一天。
“老桂,你说桂花,到底有啥不一样?”村里人常这么问我。
我总是笑而不答。
因为我知道,不是桂花有什么不一样,而是人心不一样。
有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有人却能看到十年后的风景。
我,恰好是后者。
来源:白开水聊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