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话费充值50起步,甚至有的平台最低充100,充多少不是消费者说了算吗?老百姓的话费自由上哪了?运营商的理由挺多,有的说和平台小额充值合同到期了,有的直接把锅就甩给了第三方,说第三方充值有限制。
话费充值50元起,我们消费者的选择权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话费充值50起步,甚至有的平台最低充100,充多少不是消费者说了算吗?老百姓的话费自由上哪了?运营商的理由挺多,有的说和平台小额充值合同到期了,有的直接把锅就甩给了第三方,说第三方充值有限制。
每个月大家的花费需求各不相同,有的可能大几百,有的可能50都用不了。没有小额充值可能对一些人来说确实没有影响,但同时也给另外一部分人造成了额外的负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规定,商家不得借助技术手段强制消费,取消小额充值,他已经涉嫌强迫交易了。
可能有朋友说了,你要想少充点,可以去营业厅充一块钱都给你充。问题是并不是谁家门口都有营业厅的。考虑到时间成本,很多朋友无奈之下还是选择在手机上充话费充值。虽然事不大,但是折射出的问题却不小,这说明运营商对客户的服务不够贴心。
服务理念的进步与倒退往往就体现在这些细微之处,希望运营商能够重视起这个小问题,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只有你们的服务更贴心了,才能赢得用户的心。
来源:阿文畅谈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