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构造上属祁连褶皱系,在其地质发展史中,几条北西之向深大断裂始终控制着褶皱带内的沉积相、岩浆活动和构造形式,并形成一系列地垒式山地和地堑式谷地相间排列的地貌。
祁连山脉,在我国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西起当金山口,东止乌鞘岭,西北~东南走向,全长900-1000km,宽250-300km。
一、山地与谷地相间
祁连山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与北山遥遥相对,又称走廊南山,或称南山。
构造上属祁连褶皱系,在其地质发展史中,几条北西之向深大断裂始终控制着褶皱带内的沉积相、岩浆活动和构造形式,并形成一系列地垒式山地和地堑式谷地相间排列的地貌。
山峰多在4000m以上,主峰岗则吾结海拔5827m。山区水系呈放射—-格子状,以哈拉湖至东经99°一带隆起最高的地域为中心,向四周放射:受北西西向构造线控制,顺此方发展的河谷长大而宽展,横切山脉的河谷多为峡谷。
北部大通河、黑河、北大河、党河谷地可发展农业,牧业发达:南部干燥,河谷只能发展牧业。
二、冰川广布
祁连山海拔5000-6000m的山岭,发育有不同形态的冰川。据1977年统计,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2063km,集中分布在走廊南山、冷龙岭、疏勒南山、大雪山、土尔根大坂山。冰川类型以山谷冰川和冰斗冰川为主。
土尔根大坂平顶冰川,是最近发现的祁连山最大的冰川,直径达10km,冰川面积55.55km;天雪山北坡老虎沟20号冰川,是祁连山最大的山谷冰川,长9.8km;团结峰南坡一条溢出山谷的谷川,长8、5km,有0.5km长的冰舌伸至山麓平原,是罕见的特殊冰川。
三、植被与绿洲
东部北侧气候湿润,海拔2500一3200m有云杉林分布,森林上限愈西愈升高,酒泉以西已不见森林,呈现半荒漠景观。据调查,山区生长的植物木本类有199种,草本类939种,林木总蓄积量达1350万m³,青海云杉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分布广、最优势的林木类型。
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野牦牛、野驴、雪豹、黑鹳、白唇鹿、白尾海雕、藏雪鸡、斑尾榛鸡等。
北麓山前平原,冰雪融水滋润,形成绿洲,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均为古“丝绸之路”的要邑和商埠,石窟、寺庙、要塞、烽燧、古葬墓等文化遗存比比皆是,为考察、研究古文化艺术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理想场所。
来源:蒋国良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