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他从事招商工作的第 1278 天。从最初跟着前辈跑企业时的热血沸腾,到如今面对沿海地区 "政策虹吸效应" 的力不从心,他早已习惯在凌晨的咖啡香里寻找灵感。“真正的挑战,往往藏在坚持的褶皱里”。
凌晨,招商办公大楼的灯光刺破浓雾。老张揉着发涩的眼睛,第三次修改项目方案。窗外的工业区一片寂静,只有远处在建厂房的塔吊在月光下剪影如钟摆。
这是他从事招商工作的第 1278 天。从最初跟着前辈跑企业时的热血沸腾,到如今面对沿海地区 "政策虹吸效应" 的力不从心,他早已习惯在凌晨的咖啡香里寻找灵感。“真正的挑战,往往藏在坚持的褶皱里”。
起跑:在荒芜中绘制蓝图
启动智慧岛建设时,这里还是一片玉米地。老张带着团队用三个月跑完 32 家科技企业,在会议室地板上用胶带划分出 "研发区 - 中试区 - 生产区"。当第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入驻时,他蹲在杂草丛生的工地上,看着工程师们用矿泉水瓶给服务器降温。
中途:与时间赛跑的突围
2023 年某半导体项目招标会上,面对苏州工业园的 "零地价 + 税收返还" 政策,老张连夜设计 "供应链金融 + 人才公寓" 组合方案。谈判桌上,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展示实时更新的 "产业生态热力图",用数据证明:"这里不是政策洼地,而是创新高原。" 最终,这家企业不仅落地,还带动 5 家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2025 年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出台后,老张的团队首创 "飞地经济 2.0" 模式。他们在深圳设立 "创新飞地",将沿海的研发资源与中部地区的制造优势对接。去年通过这种模式引进的 18 个项目,如今已创造 32 亿元产值。"机会不在远方,而在脚下的创新。"
晨光初现时,老张收到企业邮件:"我们决定把第二总部放在贵区域。" 他望着窗外拔地而起的厂房,突然想起七年前那个蹲在玉米地里的自己。招商这场马拉松,没有欢呼的终点线,只有永远在下一个转角的新挑战。
那些深夜的灯火、磨破的鞋底、沙哑的嗓音,终将化作城市发展的年轮。因为我们知道,当产业森林开始自我生长,每个招商人都成了播撒火种的守林人。
来源:蓝宝石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