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最多的中国,这不是诅咒而是红利,看山系锻造的核心竞争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1 22:16 1

摘要:世界主要领土大国中,300万左右有好几个比如印度、哈萨克、阿根廷。但是400~60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就断档了。接下来就是70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多山的地貌塑造了今天的中国

世界主要领土大国中,300万左右有好几个比如印度、哈萨克、阿根廷。但是400~60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就断档了。接下来就是70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除了俄罗斯断档式领先的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其他5个国家的国土面积相差不大。在其中平原占比最小的是中国。

澳大利亚地形

巴西地形

巴西澳大利亚面积小于中国,但是国土大部分是平原,澳大利亚的山地主要集中在东南,中央是大盆地,巴西国土西面的亚马逊平原面积广大,东面虽然是巴西高原,但是海拔并不高,气候凉爽更类似于高原台地,巴西首都就位于高原上。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美加两国面积都是900万+平方公里和中国同一档位。加拿大因为纬度高,大部分是冻土苔原,实用率低,不过平原面积超过了500万平方公里。在这么高的纬度下依旧有几亿亩耕地,能大量出口粮食。和我国类似的美国平原面积是中国的2倍多有480万平方公里。

美国中部一望无际的玉米地

根据我国政府统计,我国平原、台地、丘陵、山地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6.62%、9.34%、20.39%和43.65%。如此看来,我国国土面积中,山地最多占四成多,其次平原占近三成,山地加丘陵占了6成,是世界大国中比例最高的国家。

我国耕地+草场面积150平方公里,低于美国和印度,而印度总面积只有300万平方公里。

印度北部河流纵横,适合农耕

因为平原少,耕地偏少,很多网民发牢骚,觉得东亚这片地不行,非常羡慕美国。

中国的平原绝对面积也不算低了,且能够养活10亿数量级别的人口。其实中国众多的山脉和山地也是另外一种优势。

中学地理教科书都告诉我国地形是三级阶梯,第一级就是青藏高原。这里是是“亚洲水塔”,孕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印度河、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萨尔温江等。

青藏高原是大量国际水系发源地

因为我们有青藏高原。所以中国独占长江、黄河而且湄公河、萨尔温江我们也占有上游,对下游国家有巨大的地缘优势。即使是深入内陆的高山,比如祁连山和天山,因为雪山融雪也能发育出一片片绿洲。在气候干旱的西北也有大量农业用地,能养活几千万人口。

对比一马平川的澳大利亚,因为缺少山脉且蒸发量大,澳大利亚只有2600万人口,且大部分住在大分水岭东侧。

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广大中部几乎是无人区

地理书里面提到的胡焕庸线既是一条人口分界线,也是一条季风影响范围线。中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季风带上这给了我们农业巨大的助力。

胡焕庸线

因为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部国土成为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季风能一直吹到甘肃南部和内蒙东部。

其实有风也不一定带来降雨,需要在水汽进入陆地时和起伏的山脉形成摩擦才能带来大量的降雨。我国从南到北,从五岭山脉、秦岭到阴山一座座山脉把降雨留下。大量山脉隆起,在挡住北上水汽的同时,存储了大量降水。使得我国在北纬20~30度地区不同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反而是降雨丰富的鱼米之乡。

和我国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几乎没有自然河流。石油发现之前,沙特只有不到百万人口。

和我国江南纬度差不多的阿拉伯半岛只有半岛南部才有300mm的降雨

4月开始,一场场降雨从南道北深入内地,加上雨热同期,让中国东部平原成了最适合农耕的区域,而且大部分国土不用休耕,能每年播种1季甚至2季。

而到了冬季,北起阴山、中到秦岭、南到南岭的一道道山脉又层层削弱了西伯利亚寒流,让我国冬季的气温从北到南,逐渐从零下20度过渡到零上十几度。大部分中国人习惯了4季分明、雨热同期的天气。

西伯利亚寒流会被一条条横向山脉减弱

地球另一侧的美国我们中国人羡慕的广大中部大平原实际是个大通铺。各种风暴来去如风,人们毫无办法。

夏天,飓风由墨西哥湾形成,北上横扫中南部。

飓风

冬天,寒潮由北极巴芬岛和哈德逊湾一带形成,南下横穿美国中部大平原,最远可以直达美国最南端的得克萨斯州。冬季大陆最南端的局部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0度。中国人不能想象广东海南冬天零下20度。

寒流来袭,芝加哥的铁路工人需要点燃铁轨进行保温,此刻火车真的成了“火”车。

从北一路杀到南的北美寒潮

即使今天,大的寒流一爆发就会导致德州生产生活受影响,大量家庭停水停电。很多家庭必须跑到车里打开车载暖风取暖。

被困在狩猎社会的印第安人

在没有进入工业文明的年代,美国中部4、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几乎不能形成农业文明的积累,会被一次次风暴、寒流摧毁。所以印第安人被困在渔猎社会几万年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在没有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前,美国中部只是皮毛商人的探险地。

秦岭挡住了北方的寒流

从这个角度上看,一座座东西向的山脉不单单挡住了漠北游牧民的战马,也为中原的农耕文明积累的降水,挡住了寒风。称之为护国神山完全不为过。

我国东部的华北平原30万平方+长江中下游平原区20万;东北的松嫩平原、内三江平原、辽河平原的4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主要产粮区。

此外几乎每个省份都有一些小的平原。小的零碎的土地虽然不适合搞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但是由于育种等农业技术的进步,能生产各种经济作物和果蔬,且各种果蔬产量不低。比如陕西汉中地区就有很多小平原。

秦岭、巴山之间的安康就有很多小而碎的盆地平原

安康平原

我国各个省份,除了江苏这种基本全是平原的地区。都有面积不小的小平原+丘陵,这里提供了大量各具特色的果蔬,经济做物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

我老家庐山脚下山间丘陵生产的云雾茶

中国各地都有富有特色的农产品,而不仅仅是单一的经济作物。很多人羡慕美国中央巨型的大平原。这里从加拿大一路延伸到墨西哥湾,美国中部农业省份种植了世界面积最大的玉米带(超过5亿亩)但是其他种类的果蔬就没中国那么丰富了。美国超市的贩卖的果蔬没有中国多。

很多老外逛中国超市和菜市场总被种类繁多的各类果蔬震惊。

中国这种体型的国家,一旦东部精华地区失守了并不意味着亡国。因为广大的西南、西北还是稳固的大后方。而且多山多河流的地形会大大延缓敌人的进攻。

抗日战争时,日军一开始气势汹汹要3个月灭亡中国,虽然很快打下了华北和沿海地区,但是广大的内陆地区就打不动了。甚至我老家江西,日本人也只打下了赣北,赣中南的山地他就没办法了,抗日战争时期,蒋经国还在赣南搞改革。

日军最鼎盛时期也拿不下西南、西北的国土

抗战初期日军拿下山西,但一直没有打进陕西。

南明要不是内部一直斗争的一塌糊涂,本来是可以迎来转机的

再远一点的明清之变时,清军崇祯帝死了1年后就打下南京,俘虏了南明皇帝。但是南明后来一路退到西南,继续坚持了20年,中间好几次逼的清朝想划江而治了。

一个反例就是俄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整个东欧平原一马平川,核心地区没有任何山脉作为屏障。基本一有大的战争俄国人就要保卫首都了。

莫斯科红场的雕塑扎米宁和波扎尔斯基,反抗波兰的平民英雄,俄国版的仗义每逢屠狗辈的代表人物

16世纪波兰人打进莫斯科,19世纪法国人打进莫斯科,20世纪纳粹德国打到莫斯科城下。俄国人几次几乎亡国的经历都是敌人从波兰出发,几个月就濒临首都了。

1812年卫国战争,俄军坚壁清野,焚毁莫斯科

对拿破仑入侵记忆深刻的俄国人,还在19世纪从在白俄罗斯到莫斯科的路上种了大片森林,希望日后迟滞外敌入侵,这些密林在二战时成了苏联游击队的集结地。

二战森林中的游击队

俄国人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喜欢搞缓冲国,到了今天还一定要拿下乌东。就是他们历史上被外敌一路打到莫斯科的记忆太深刻了。如今乌克兰边境离莫斯科不到500公里,不用大型装甲突进。只要在边境安排导弹基地或者时不时飞个无人机,俄国人就受不了。

乌克兰24年的库尔斯克军事行动,这是二战后再次有他国军队进入俄国本土

中国的国土对比其他世界大国,实在是“不平坦”。但这种不平坦给与了中国多样的地貌,不同的人文风情,这片土地包含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

这里有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也有茫茫草原上的壮志豪情,更有天山南北各族人民和谐共处的盛景。

烟雨 杏花 江南

大漠孤烟直

再回望这片辽阔的国土让我想起了课文里面语句:

“当北国的大兴安岭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候,南国的海南岛已是烈日炎炎、椰影婆娑 的季节。同一天里,祖国南北的孩子们,有的在雪地里堆雪人,有的在海滩上拾贝壳——这就是我们辽阔的国土!”

来源:宇俊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