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国体育专栏作家延斯-魏因赖希是坚定的“倒巴赫派”,他在选举之前准确预测了考文垂的当选。日前,他旧事重提,将考文垂当年竞选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时的一则秘闻再次曝光在公众面前。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位新当选的国际奥委会主席。
【文眼】德国体育专栏作家延斯-魏因赖希是坚定的“倒巴赫派”,他在选举之前准确预测了考文垂的当选。日前,他旧事重提,将考文垂当年竞选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时的一则秘闻再次曝光在公众面前。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位新当选的国际奥委会主席。
编译丨陆小佳
图片丨来自网络
北京时间3月20日晚间,41岁的津巴布韦籍委员柯丝蒂-考文垂在国际奥委会(IOC)第144次全会上,以首轮过半(49票)的票数当选第十任主席,成为国际奥委会首位非洲裔和女性国际奥委会主席。
按照规则,国际奥委会主席必须诞生于国际奥委会委员之中。考文垂2013年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并在2018年到2021年、2023年至今担任国际奥委会执委,以及在2018到2021年间担任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正是这些经历,为考文垂当选新一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积累了足够的政治资本。
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有必要重温近13年前的伦敦奥运会期间,日本田径名将室伏广治和中华台北跆拳道选手朱木炎在竞选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时,所遭遇的所谓的“棒棒糖丑闻”。这也为考文垂的政治生涯起步阶段蒙上了一层阴影。
如果没有那些疑点重重的裁决,就不会有当时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考文垂,也不会有这两年来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候选人考文垂,以及如今的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
当时,室伏广治和朱木炎在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选举中得票最高,领先于巴尔泰科娃、汤姆金斯、考文垂和埃斯坦盖。然而,两人以牵强理由被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暂停资格。2013年7月,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维持裁决后,巴尔泰科娃、汤姆金斯、考文垂和埃斯坦盖被吸纳为运动员委员会代表。
考文垂和埃斯坦盖所获得的席位,完全建立在室伏广治与朱木炎被剥夺资格的基础上。
何谓“棒棒糖丑闻”?据称朱木炎在竞选过程中在奥运村分发了几根彩色棒棒糖(和名片),但国际奥委会提供不了确凿证据;而室伏广治则因向其他选手赠送清洁手机屏幕的湿巾被罚。
两人被指控的“罪行”里,还包括用iPad向其他运动员展示竞选纲领和国际奥委会官方网页——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的竞选规则里明确规定,候选人禁止向投票运动员赠送任何礼物,也不得在非许可区域进行拉票活动,使用电子设备(如iPad)进行宣传等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
当时,朱木炎否认自己分发过棒棒糖,但承认使用过iPad拉票。他表示,在收到国际奥委会的第一次警告后,就已经停止使用iPad了,不过最终还是在公布得票结果时被取消了资格。
中国台湾的奥委会也为他辩护,称 “棒棒糖事件” 可能是一场误会,并要求国际奥委会提供相关证据,但遭到了拒绝。
而在CAS层面,考文垂所提供的证词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CAS在2013年对室伏广治案的裁决中如此描述考文垂的证词——“考文垂女士称,她于某日下午在餐厅看到室伏广治,当时他正挨桌交流,停留时间极短,指向自己的竞选徽章。在她看来,室伏广治显然不认识和他交谈的运动员。据她说,过程中没有握手、拥抱或者其他明显存在友谊或者个人关系的迹象(例如室伏广治坐下来)。她也承认自己听不到室伏广治与运动员谈话的内容。”——CAS 2012/A/2912裁决,2013年6月11日
更荒诞的是,国际奥委会执委会2012年8月11日的决定中写道:“无法在执委会的裁决中明确室伏广治被指控的具体行为。”
朱木炎被取消资格的过程则更离谱。据记者大卫-欧文透露,选举委员会最初认为无需处罚朱木炎,但后来迫于压力重新投票——且部分委员未参与。
考文垂在CAS文件中再次成为关键人物:“2012年8月10日凌晨,国际奥委会收到考文垂的邮件:「我确认看到中国台湾候选人在主餐厅外用iPad拉票,具体日期不详。我未看到iPad内容,但有其他运动员告知上面显示有投票字样。」’”——CAS 2012/A/2913裁决,2013年3月15日
朱木炎否认所有指控,国际奥委会层面拿出不确凿的证据,且未有独立调查结果对此进行支持。CAS仲裁庭却表示:“尽管考文垂女士是此仲裁的实际利益相关者(因其可能因朱木炎退选而递补当选),本庭仍接受其证词。”
这起事件除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牵强理由之外,还有两个细思极恐的细节——
选举本身从2012年7月16日持续至8月8日,横跨了二十多天。而考文垂发起的投诉是在运动员委员会选举结束后才提交的。这是否意味着,她掌握了一些本应只有国际奥委会管理层或当时的选举委员会才掌握的信息?
是否有人从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层面或者选举委员会(当时由美国人安妮塔-德弗朗茨领导)层面向考文垂透露了初步结果,从而违反了选举保密原则?值得一提的是,在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后,考文垂专程向安妮塔-德弗朗茨致敬。
一切疑点重重,从未澄清。
十几年后,有关伦理投诉的戏码还在重复上演。《纽约时报》的报道显示,就在本次投票的最后几天,7位候选人之中有人受到了指控,但这些指控“既没有提供证据,也没有引用消息来源”。
该报还表示,巴赫一直在秘密为考文垂拉票,“这即使不算违反规则,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考文垂得到巴赫的支持在行业内是不争的事实,109名国际奥委会成员中,75人由巴赫任命。而她的竞选宣言中几乎完全延续了巴赫的政策。从2018年到2021年,她是巴赫担任主席的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的运动员代表。
就在前不久,国际奥委会与美国媒体巨头康卡斯特续签了一份为期4年、价值30亿美元的转播协议,截至2036年,奥运会在美国市场将继续在NBC及其Peacock流媒体平台上播出。此外,国际奥委会与安联、百威英博均续约至2032年。
而按照传统,重大合同应交由新主席负责,但巴赫打破了惯例。如果考文垂8年任期届满并经过IOC委员们一致投票通过,她还能再连任一届,最多担任12年的IOC主席。新的版权合同则完整覆盖了考文垂可能的12年任期。
3月19日,IOC授予了巴赫终身名誉主席称号。但他在2月底已经宣布辞去国际奥委会委员——按照规定,如果巴赫愿意,他可以担任委员直到80岁。
辞呈自2025年6月23日生效,而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则将于2025年6月24日接任。可以肯定的是,考文垂的执政阶段,巴赫大概率不会再出现在台前,但她的身后也许会一直有巴赫的影子。
有人说,考文垂是最能延续托马斯-巴赫“奥运遗产”的人选——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她对于如何领导国际奥委会缺乏具体愿景。
考虑到她政治起步生涯就存在合法性的质疑,以及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后的“木偶”流言,考文垂接下来的任期绝非坦途,她需要更强硬的政治资本来消弭充斥在她耳畔的聒噪之音。
来源:体育产业独立评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