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亮点·云南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21:35 1

摘要:2024年,云南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创新打造亮点纷呈的云岭特色普法品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法治正能量。

2024年,云南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创新打造亮点纷呈的云岭特色普法品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法治正能量。

扎实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落地落实

曲靖市开展履职报告现场评议活动。(资料图)

完善普法工作统筹推进机制,制发《2024年全省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并召开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对全年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印发《2024年度云南省普法日历》,明确普法工作重点内容、重要时间节点及责任部门,确保重点法律法规宣传到位;完成2024年守法普法考核工作,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各级各部门落实普法责任。省政协将有关加强基层普法工作的提案列为2024年政协重点提案,并由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领办,多家政法部门及有关省直部门共同办理,通过高质量完成提案办理,切实推动成果转化,有效推动基层普法工作责任落地见效。坚持把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作为提升全民普法工作质效的有力抓手,在全省各地各部门全面推行“三单一书”制度(普法责任清单、重要普法节点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及履行普法责任评价书)和国家机关普法履职报告评议制度,省市县累计向2964家普法责任单位发出提示函2456份,累计评议5779家国家机关普法工作,推动各地各部门普法责任制落实落地,提升全省各地各部门普法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

亮点二

聚焦实际需求提升

普法产品的供给力和针对性

云南省已经建立的普法产品资源库。(资料图)

建成省、市、县三级“法治宣传产品资源库”,“云南省法治宣传产品资源库”上线普法产品1000余件,省市县制作推出各类普法产品短视频2000余部。以提升基层干部普法能力为重点,制作普法专题警示教育片,组织36.9万余名基层工作人员观看,并在各级党校培训班播放1000余场次。把握群众普法需求,针对普法宣传重点人员拍摄制作22部普法短视频,向全省基层普法部门发放。面向群众开展“我来说法”短视频征集活动,征集到短视频751部,对获奖的50部“我来说法”短视频作品进行展播,全网点击阅读量超300万人次。与新华网合作拍摄4部普法情景剧,全网阅读转发量达1500余万次。与云南电视台联合制播“以案释法”节目106期,推出“每日一典”普法短视频21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传播法律知识。推出原创普法歌曲《千山相迎盼君还》,歌曲全网收听收看量达200余万,提升外出务工人员守法用法意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少数民族法治文化创作,全省各地制作超过2000件“双语”法治文化作品,不断丰富少数民族地区普法素材。

亮点三

建立建强

“群众身边不走的普法工作队伍”

普洱边境管理支队孟连边境管理大队开展普法宣传。(资料图)

坚持专群结合,建立由“政法干警+乡镇、村(社区)干部+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组成的基层普法队伍。全省共2.4万余名干警编入各级普法工作队,并下沉至县乡开展法治宣传。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全省共培养“法律明白人”11万余名,实现每个行政村(社区)有6名以上,举办“普法强基·法律明白人大课堂”5期,累计80万余人次参加学习。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组织认定学法用法示范户26960户,备案24826户,开展线下培训1227次。强化法治副校长配备,全省中小学配有法治副校长17053名,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率达100%。加大村(社区)法律人才保障,共选配6365名法律服务人员为1.49万余个村(居)担任村(居)法律顾问,选优配强“法治副村长”14124名,群众身边不走的普法工作队伍不断壮大。

亮点四

扩面提质“边疆法治文化长廊”建设

普洱市孟连县利用法治文化阵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资料图)

省级统筹中央及省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各州(市)统筹本级资金,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并大力拓展现有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场所的功能,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科学设计方案、合理嫁接法治元素。2024年继续下达建设乡镇(街道)级法治文化阵地项目87个、村(社区)级法治文化阵地项目96个,扩大基层法治文化阵地覆盖面。打造瑞丽银井法治主题公园、畹町国门法治文化园、清水河国门普法教育实践基地等12个国门口岸法律宣传阵地,让出入境旅客在通关时感受法律、接受教育。打造“法律明白人工作室”949个,成立社区“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和12个民营企业“法律明白人工作室”,成为基层群众学法用法重要阵地。全省共有2300余个县、乡、村各级法治文化阵地,2946个农村法治教育基地,建成连点成线、连线成网、整体覆盖,基本满足群众法治文化需求的“边疆法治文化长廊”。全省各地以阵地为载体持续开展各式各样普法宣传活动,有效提升阵地的服务使用效能。

多措并举推进

边境地区涉外法治宣传走深走实

西双版纳州开展“法治宣传边关行”集中示范活动。(资料图)

深化“法治宣传边关行”“法治宣传固边防”等活动,在8个边境州(市)和磨憨镇组织集中宣传示范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活动40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0万余份。坚持普治并举,试点建立涉外矛盾调处联合普法教育实践基地,探索建立“少数民族妇女维权中心”,把普法教育贯穿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200余件,边境地区社会治安秩序平稳可控。组建16支“国门普法服务队”和70余支由客运司机、网约车驾驶员、外卖骑手、跑腿小哥组成的“车轮普法队”,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结合“獴猎”“犁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打击违法犯罪治理专项行动,加强边境群众法律教育,全力遏制“民转刑、刑转命”案件。针对涉边重点人群,将边境地区“四黑”、“偷引带”、涉毒、电诈、赌博等跨境违法犯罪重点人群进行列管,建立“一人一档”普法台账,定期开展见面普法教育;针对涉诈、涉赌、涉毒、涉私嫌疑人员,逐人发放守法提醒告知书;针对边境群众,在43个抵边重点村寨开展公开庭审、现场辨认、“巡回审判助基层普法”、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公开执行逮捕等活动100余场次,提升边境群众法治意识。

分层分类实现法治宣传教育精准普及

德宏州盈江县利用民族节庆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资料图)

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长效机制,制发《云南省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各州(市)及省级部门制定本地区本部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个性清单,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深入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组织“检教共建·法护成长”“送法进校园”等活动,制作推广未成年人网络普法课程10期,制播“以案释法”青少年普法专题38期。抓住农村地区重点人群,对婚恋家庭、邻里关系、经济纠纷、琐事纠纷等矛盾突出人员开展“上门普法”和纠纷化解工作,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3.71万件,大部分矛盾纠纷在一线得到化解。针对外出务工人员,聚焦春节返乡、节后返岗等重要节点,在园区、招聘活动等重点场所,开展法治宣传1700余场次,覆盖群众8万余人。针对少数民族群众,采取“五用工作法”(用民族干部宣讲法治、用民族文字诠释法治、用民族语言传播法治、用民族节庆展示法治、用民族文化体现法治),将“法言法语”转换成“民言民语”,将普法活动融入火把节、泼水节、目瑙纵歌节等民族节庆日,让各族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法治,打造了镇康“阿数瑟”、宁蒗“普法阿普”、澜沧“拉祜妈妈”等民族特色普法品牌。加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法治教育,推进法治宣传进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累计在各地宗教场所、宗教院校开展法治宣讲1200余场次,建设30个宗教活动场所法治宣传教育联系点,扎实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来源:开封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