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了不亏,中了血赚” 华工学长的全球混申路 (拿下哥大/密大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19:14 1

摘要:SA于2016年设立“树人奖”。树人奖颁布于每年初春,表彰上届优秀学员们。恰逢春日,接受“树人奖”邀请的学员可以在SA上海设计中心的室内或花园阳台种植专属于自己的一株植物,以纪念申请这段有意义的人生时光。此外,“树人奖”的同学将接受SA专访,分享自己的留学经历

转自:StudioAlpha筑人

十年树木,百年筑人。

SA于2016年设立“树人奖”。树人奖颁布于每年初春,表彰上届优秀学员们。恰逢春日,接受“树人奖”邀请的学员可以在SA上海设计中心的室内或花园阳台种植专属于自己的一株植物,以纪念申请这段有意义的人生时光。此外,“树人奖”的同学将接受SA专访,分享自己的留学经历,为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提供宝贵的经验。访谈结果将以“SA树人奖”系列的形式,公布于SA微信公众号。

本期“树人奖”专访25Fall PP同学。在此也感谢每一位乐意分享的小伙伴。每一个梦想的实现都是来自你们的卓越智慧与辛勤汗水,在这条路上没有捷径。

“稳住心态,不要东张西望”

PP

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学专业

GPA:3.82/4

IELTS 6.5

关于自己:

善于在身边找乐子

SA老师评语:

PP同学对自己有着理性的规划,前期经历了密集的信息摄取后,很快明确了自己要往城市方向深造。他的设计像他本人一样踏实而有温度,充满社会关注与地缘思考,同时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项目推进过程有条不紊,非常有耐心,一步步完成了思维的转变与成长。只是有时可能脑中太多想法又不够笃定,反而让自己的表达有所“失焦”。希望PP同学之后更加自信,申请的好成绩就是你能力的证明,祝越飞越高。


录取结果

截止至今日: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MSAAD

密歇根大学 U Mich

MArch2

建筑联盟学院 AA

MArch Housing & Urbanism

香港大学HKU

MUD

MSc Urban Design and Transport

辅导老师

Daine Yu

Columbia,MSAUD

华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学士,哥伦比亚大学M.S.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硕士。在校期间主要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以及弹性城市方向,辅修策展、流行文化策略与生产、城市肌理与类型学等课程,作品入选当年学院Abstracts。毕业后先后就职于Maya Lin Studio(纽约)、天华(上海),具有建筑、城市、生态景观、平面、展览设计等丰富的跨学科、跨尺度经验。擅长设计概念抽象+叙事逻辑梳理、跨尺度设计、图像表现,注重作品集的整体规划与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Shaw Fang

Cornell,MArch2

不定形小组组长。前纽约建筑师。人格分裂者。博士未遂生。空间手艺人加说书的。实践与研究方向为边境空间与基础设施,移民,种族与建筑演变,乡土建筑等。作品参选首尔双年展,Tirana艺术周,Future Architecture Platform, Domus中文版,KooZA/rch,Kontextur,Beta-architecture等。

建筑还是有趣的,出国也有优势

我觉得海外留学最大的优势是用更少的时间取得一个排名较高的大学硕士学位,同时我本身想体验海外大学的教育环境,认识其他不同背景的同学。最重要的是我感觉本专业读起来还是挺有趣的。

混申就是“申了不亏,中了血赚”

我对各个地区的学校并没有特别的偏好。在排名不错的前提下,我本着“申了不亏,中了血赚”的想法就进行了全球混申(除了欧洲)。

参与了四场面试的经验

目前总共面试了四场,在第一次面试前还是很紧张的,但是有SA的模拟面试后心态上好了很多,并且第一场HKU MUD面试后就马上收到了offer,所以后来的面试都是比较松弛的。

印象中比较难的面试是来自HKU MSc Urban Design and Transport,当时面试官问我对一些城市中交通的看法,我完全是有点懵掉了,幸好是后来面试官举了一些例子让我有话可说,但整体感觉的确不好。

比较轻松的应该是哥大的面试,它分配在北京时间0:30。当时刚好实习下班没多久,到学校教室预热了一下英语脑就上了,没有问我什么刁难的问题,从我目前的实习开始话题,大部分都是我在输出,畅聊了二十分钟左右。主要原因是感觉自己已经过了申请这个阶段了,面试状态整个人更加轻松。

文书的重点是成长中思想的演变

我的文书主要描述个人成长以及对建筑、社会的思考,体现我个人在本科学习中思想的演变。文书主题为历史,因为无论在成长经历、兴趣爱好还是建筑作品前期调研中,最能打动我的东西或者常常能浮现在我脑海里的意象,就是这些事物或者场地背后的历史记忆和动人的故事。并且历史确实是我建筑设计中经常喜欢的切入点。

文书内容比较常规,但是我认为文书内容尽量把自己真实的思考见解清晰完整的表达出来就很独特了,毕竟没有两个人思考是完全一样的。

作品集的主旋律呼应文书

我的作品集主题叫invenio,含义是追溯和创造,贴近文书主题。

最满意的项目是SA OP

第二个项目是我参加的Open Project 《边境》的内容,主要的设计想法是利用非洲维多利亚湖地区周边的大量废弃矿坑,修复维多利亚湖的生态系统,同时为当地居民带来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希望能够逆转非洲和欧洲的不平等关系。

从23年就计划开始的申请路

我大概是23年暑假联系上SA的Lilian老师,并面谈了一次,在23年九月签Llite+合同。在24年初返校,大致是在4月后才开课着手改剧院的项目,同时第一次考了雅思。因为同时在做课设和实习,雅思和项目其实都没什么时间认真做,抱着先试试水的心态。全心准备作品集和语言成绩大致是8月份之后。

作品集时间对我来说没有那么紧张,一般是前一个项目设计初步完成后同时进行下一个作品,10月初,11月初,12月初,12月底分别完成。最后我记得是只剩两周同时进行最后一个项目的出图和整个作品集的收尾。

语言方面则没那么顺利,第一次试水考出的成绩让我大意了,觉得认真准备一下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没想到后来都是复习三四天左右的冲刺备考,最后赶在12月中旬考出能用的成绩。虽然现在回看感觉很匆忙,但是当时自己的心态还是满松弛的hh。

没有熬夜的申请季

在正式进入作品集阶段后,我每周生活还是比较规律的,几乎没有熬夜过。全天听歌,午后有时候会去运动,每晚有兄弟陪伴打游戏哈哈哈,尽量保持自己高效率。每周给自己一两天放纵日,去看演出去喝酒放松去社交,当然到收尾阶段只剩下了听歌。

申请心得:务必提前备考英语

我觉得英语成绩作为硬性指标是可以狠下心,提前全力备考。即使我心态比较好,但是一直拉扯到12中旬才出来还是会让人很难受的。作品集则是时间有限内先完成再完美。

对学弟学妹们的话

问问自己喜不喜欢。

最后的感谢

最想感谢的是老师们,Anne和April老师每次都很有耐心帮助我,两位项目老师更是顶呱呱,富有责任心,Shaw Fang老师的组织面基环节实在是太欢乐(推荐大家来报!还有申请期间的身边的家人老师朋友同学,谢谢友善的大家!

我的植物

薄荷

来源:一百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