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人未必是高学历人才,有的甚至中学都没读完,但他们身上都带着一股野生力量。他们可能是你家楼下那个不起眼的修车工,也可能是曾经在街角摆摊的小贩,却在某一天突然崭露头角,让你大吃一惊。
我观察过许多从底层一路厮杀出来的狠角色。
这些人未必是高学历人才,有的甚至中学都没读完,但他们身上都带着一股野生力量。他们可能是你家楼下那个不起眼的修车工,也可能是曾经在街角摆摊的小贩,却在某一天突然崭露头角,让你大吃一惊。
这些从泥地里爬起来的高手,无师自通地掌握了四条生存铁律。今天我就给大家扒一扒,这些狠人都是怎么玩转人生的。
一、认知跃迁:从做题家到出题人
底层最大的坑不是穷,而是思维被禁锢。
大多数人一辈子困在“做题家思维”里,等着别人出题,自己拼命解题,还指望能拿个高分换奖励。而真正的狠人,早就升级成了“出题人”。
听说过雷军的故事吗?当年他在武汉大学读书时,可不是等着老师布置作业的好学生。大一时他就知道要自己“出题”——编写杀毒软件,大二已经靠写程序赚到第一个100万。当同学们还在拼命解老师出的题目时,他早就自己出题自己解,还顺便把钱给赚了。
这就是出题人思维:不按别人的规则玩,自己制定游戏规则。
二、执行力碾压:莽撞开局,边做边改
底层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总想等万事俱备,总怕犯错丢人。
而从底层杀出来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先开枪,再瞄准。
听说过老干妈陶华碧的故事吗?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妇女,最初就是卖凉粉的。她发现自家做的辣酱特别受欢迎,客人甚至宁愿不要凉粉也要买辣酱。她没等什么市场调研、品牌策划,直接开干——用捡来的瓶子装辣酱,背着背篓一家家小店推销。
现在的老干妈年销50亿,产品卖到全球各地。如果当初陶华碧非要等“万事俱备”,恐怕今天我们还不知道老干妈为何物。
还有海底捞张勇,最开始就是四个年轻人摆的麻辣烫地摊。没钱没背景,但有超强的执行力:别人摆摊只是摆摊,他们看到客人鞋脏了就帮忙擦鞋,看到客人有小孩就帮忙看孩子。这些“莽撞”的尝试,最终成就了海底捞的服务神话。
三、价值交换:扔掉感情牌,只打实力牌
底层人最喜欢打感情牌,指望用道德绑架来获取利益。而真正的高手,早就明白了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价值交换。
胡雪岩,清末红顶商人,出身贫寒,从钱庄小伙计做起。他的崛起之路就是一部价值交换教科书:帮王有龄谋官位,用自己的钱庄帮左宗棠筹措军饷...每一次进阶,都是精准的价值交换。
从底层杀出来的人,早就戒掉了矫情和玻璃心。他们不抱怨世界不公,只问自己:我能提供什么价值?我有什么筹码可以交换?
四、逆向思维:拒绝随大流,专走偏锋
底层社会最喜欢的就是从众,大家挤在一条路上互相踩踏。而真正的狠人,都善于反向操作。
2008年金融危机时,所有人都恐慌抛售房产,有个温州老板却把自己所有工厂抵押贷款,一口气买了37套房产。当时人人都笑他傻,结果呢?四年后房价翻了两倍多,他直接实现财务自由。
还有那个著名的“卖铲子”的故事:加州淘金热时,无数人跑去淘金,真正赚到钱的却是那些卖铲子、卖牛仔裤、卖水的人。李维斯牛仔裤就是这么起家的——不去淘金,而是给淘金者提供耐磨的裤子。
逆向思维不是非要跟所有人反着来,而是能在狂热中保持冷静,在无人问津处发现机会。
写在最后
从底层杀出来,不是简单的财富积累,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思维蜕变。
这些人可能没读过很多书,但对人性的洞察入木三分;他们可能没有背景,却深谙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
如果你也想突破自己的圈层,不妨问问自己:你是要继续做个等题目的解题者,还是换个活法,自己出题自己解?
这个世界从来不相信眼泪,只奖赏那些看透游戏规则后,还敢豁出去拼杀的狠人。
来源:智者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