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沦为中美俄餐桌上的菜单?欧洲遭遇“百年屈辱”背后真相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7 20:39 1

摘要:欧盟官员结束长假返回办公室,面对的并非轻松愉快的秋季工作,而是一份令人沮丧的 “地缘政治成绩单”。欧盟新闻网站 “欧洲动态” 写道:“现在,关于欧洲时刻的讨论已让位,取而代之的是对欧洲陷入‘屈辱世纪’的恐惧。” 波黑《萨拉热窝时报》更直接以英国百年前强迫中国签

欧盟官员结束长假返回办公室,面对的并非轻松愉快的秋季工作,而是一份令人沮丧的 “地缘政治成绩单”。欧盟新闻网站 “欧洲动态” 写道:“现在,关于欧洲时刻的讨论已让位,取而代之的是对欧洲陷入‘屈辱世纪’的恐惧。” 波黑《萨拉热窝时报》更直接以英国百年前强迫中国签署屈辱性条约作比,直指欧盟正面临自身的 “百年屈辱”。

一、外交全面溃败,欧洲陷入困境

2025 年夏季成为欧盟外交史上的滑铁卢。从 6 月北约峰会的尴尬场面,到 7 月与美国签署的 “严重失衡” 贸易协议,再到中国未派高级官员出席欧中建交 50 周年峰会,一系列事件暴露出欧洲全球地位的显著下滑。

英国评论网站 “UnHerd” 直言:欧盟与 1842 年的中国不同,没有在战斗中失败,却屈服于几个月的关税 “惩罚”。“政客新闻网” 欧洲版则以大标题指出:“欧洲的‘屈辱世纪’可能才刚刚开始。”

香港《南华早报》指出,这场困境从夏季无缝延续到秋季。欧盟机构 “返校日” 刚启动,就传出因美国司法部施压,欧盟委员会打算推迟对谷歌反垄断罚款的消息,引发欧洲议会强烈不满。

二、千亿援助打水漂,战略失误代价巨大

俄乌冲突进入第三个年头,欧洲的援助策略已明显失败。数据显示,欧洲国家累计向乌克兰提供超过 1000 亿欧元的军事和经济支持,却未能获得预期回报。

三年战争让俄罗斯承受巨大代价,但损失最大的是欧盟自身。作为欧洲经济龙头的德国,2023、2024 年连续两年经济萎缩;2025 年 8 月,德国失业人数达 302.5 万,为 2015 年 2 月以来首次突破 300 万大关。

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司长萨宾娜・魏扬德在议会遭 “拷问”,议员们威胁否决与美国达成的关税协议。欧洲议会法国籍议员玛丽・皮埃尔・韦德伦表示:“面对将关税当作勒索武器的人,欧盟不能再屈服了。”

三、中美夹击下,欧洲沦为大国博弈配角

欧洲陷入困境之际,中国和美国正持续展现实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与中国 “九三大阅兵” 期间,中俄印领导人的亲密互动、中俄朝三国领导人同框观看阅兵的画面刷屏全球,凸显 “新的世界秩序” 正在成形。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将其错误称为 “专制联盟”,称其直接挑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随即遭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强烈谴责。

《南华早报》指出,欧盟领导人多年来试图将欧盟包装成地缘政治力量,却以失败告终。美国和中国的表现证明,欧盟的这类尝试若没有真正力量支撑,难以令人信服。

四、内部分裂加剧,战略自主性丧失

欧盟内部在重大问题上分歧严重。欧委会希望与南方共同市场达成自贸协定,开拓覆盖 7 亿人口的新自由贸易区,但法国、波兰等成员国明确表示该协定 “不可接受”。

这些国家担忧南共市的廉价农产品会削弱欧洲本土农业竞争力。为说服反对成员国,卡拉斯只能将贸易协定上升至地缘政治高度发出警告,暴露了欧盟内部的深刻矛盾。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认为,欧洲仍沉浸在 “民主对抗威权” 的旧叙事中,在美国已发生 “巨大变化” 的背景下,欧洲还在等待 “美国恢复成正常国家”,但这一天不会再来。

比利时埃格蒙特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分析师斯万・毕斯科普表示:“大国政治不是一场晚宴,不会因诙谐的谈话而获得邀请。只有具备不可或缺的力量,才会被邀请参加峰会。”

五、寻找出路:欧洲能否重新崛起?

“欧洲动态” 网站指出,欧洲主要政治领导人需提出明确方案,向欧洲民众及全世界传递信号 —— 决心抵抗百年耻辱,确保欧洲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

深化单一市场、批准新贸易协定虽重要,但远远不够。唯有在共同防务、基础设施和技术领域加大投资,并以共同举债作为资金来源,才能真正改变欧洲的政治与经济格局。

但欧盟是否仍具备这样的政治意愿与能力,目前仍是未知数。欧盟已失去战略自主性,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持续减弱。德国虽宣布 5000 亿欧元基础设施基金计划,试图重振欧洲经济引擎,但该政策需议会三分之二多数支持,面临政治风险,前景并不明朗。

这个夏天,欧洲在国际棋局上接连败退,已从棋手沦为中美俄三大强国餐桌上的菜单。欧洲媒体关于 “屈辱世纪” 的判断或许过于悲观,但欧盟确实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定位与战略 —— 否则不仅这个秋天难熬,未来的冬天可能会更加寒冷。(资料来源:观察者网、欧洲动态、萨拉热窝时报、政客新闻网欧洲版、南华早报)

来源:映象老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