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30日,美国突然宣布取消三星、SK海力士在中国工厂的“白名单”资格。从明年开始,这两家韩国企业每运一批半导体设备到中国,都得先找美国政府批条子。简单说,以后他们在中国造高端芯片会卡得死死的,因为全球70%的半导体设备都是美国货。这事搞不好,全球内
2025年8月30日,美国突然宣布取消三星、SK海力士在中国工厂的“白名单”资格。从明年开始,这两家韩国企业每运一批半导体设备到中国,都得先找美国政府批条子。简单说,以后他们在中国造高端芯片会卡得死死的,因为全球70%的半导体设备都是美国货。这事搞不好,全球内存条价格立马暴涨,三星和SK海力士在中国的产能也会被拖后腿。
美国为啥突然跟两个盟友过不去?这事得从存储芯片说起。存储芯片分两种,一种是存手机电脑内存的DRAM,另一种是存U盘的NAND。这两样是韩国企业的摇钱树。2022年美国第一次制裁时,三星SK海力士在中国的利润暴跌90%,差点被踢出全球半导体第一梯队。但后来发现制裁反而让中国加速搞出自家存储芯片,美国赶紧在2023年松绑,允许他们继续用美国设备。
可现在美国又变卦了。为啥?因为AI芯片的战争打到白热化了。三星和SK海力士现在手里攥着一个叫HBM的高端内存,这玩意儿几乎是AI芯片的“心脏”。全球90%的HBM被这两家韩国公司垄断,英伟达都要看他们脸色供货。2024年三星靠着存储芯片翻身当上全球半导体老大发了大财,SK海力士2025年二季度甚至超越三星坐上头把交椅。美国一看不对劲——如果让韩国继续在中国扩张HBM产能,未来AI算力市场全被亚洲把控,自家英伟达岂不是要饿死?
制裁直接掐住了两家公司的软肋。三星在西安的NAND工厂占全球产量40%,SK海力士在无锡和大连的DRAM工厂也是营收支柱。但美国这一手玩得阴,名义上允许维持现状,实际上禁止他们升级设备、扩大产能。这意味着他们在中国的工厂永远比韩国总部落后一两代技术,最赚钱的HBM内存只能留在韩国本土生产。三星SK海力士现在很憋屈:手上有订单没设备,设备要美国点头,美国又嫌他们太能赚钱。
对中国来说,这事反而成了机会。中国早就盯着HBM这块硬骨头。现在美光等美国公司被禁,韩国公司又被卡脖子,国内长江存储正联合中微公司、北方华创这些设备厂搞国产替代。虽然HBM3这类高端产品还差一截,但HBM2e已经能量产了。有业内人士说,2026年国产HBM3e能小批量出样,两年后正式量产。说白了,美国这招逼着中国必须得在存储芯片上搞出真东西。
有意思的是,韩国现在也慌得一批。他们虽然技术在手,但市场全在中国。2022年被制裁那次,利润暴跌的教训还刻骨铭心。现在韩国政府一边派人去美国求情,一边还得维持工厂运转,但美国态度强硬得很——想扩产?没门!这下三星SK海力士成了夹心饼,手上拿着技术但卖不出去,等于被美国拿住了命门。
美国这一手算盘打得噼啪响,表面上是怕中国AI崛起,实际上是在维护自己半导体霸权。但问题是,卡住盟友脖子的后果可能适得其反。中国要是真搞出自家HBM,全球存储芯片的格局就得重新洗牌。三星SK海力士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一边求美国开恩,一边还得跟中国谈合作——毕竟市场在那里摆着呢。
这事的关键点就在这里:美国想用技术封锁延缓中国发展,但反而逼着中国加速突破;韩国企业要技术有技术,要市场有市场,偏偏被美国当棋子摆布;中国半导体行业虽然起步慢,但政策和资本都砸进去了,现在到了必须破局的时候。至于最后谁笑到最后,还得看2026年能不能把HBM3e量产成功,这大概就是未来一两年内最大的悬念了。
来源:少年叶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