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写作是人们必备的底层能力之一,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职场,擅长写作的人往往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写作也是一种探寻世界真相、了解深层次自我的重要途径。很多时候,写作还是一种治愈的力量。
《百年孤独》剧照
“写作,是让全世界站在我这边的力量。”闫晗引用这句话,简洁有力地开启了《跟着名家学写作》一书。
当下,写作是人们必备的底层能力之一,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职场,擅长写作的人往往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写作也是一种探寻世界真相、了解深层次自我的重要途径。很多时候,写作还是一种治愈的力量。
闫晗曾在各大报刊发表上百万字作品,在北京重点中学开设阅读写作课多年,有着丰富的“写”“教”经验。她将自己比喻成一个“向导”,她说:“我们学习阅读和写作,最重要的是,找到并收集那些属于自己的‘火花’。这是个体的独特旅程,只能由自己来进行。你可以在世界这个巨大的信息库中捡拾知识的碎片,搭建属于自己的城堡。而我,愿意做一个向导,带你去那些美丽的文学世界体验幽微精妙之处。”
她并不是手指写作宝地,说“这里有哪些哪些景点很好玩,给你们二十分钟,我们在出口集合”,她这个向导,首先是一个在宝地里通关的真正玩家。她以自己长期以来摸爬滚打、归纳总结出来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带领你在生活之源汲取清泉,在经典的密林摘得秘果,深入小径分叉的花园习得传承,最后酿得海螺里的一口酒——这是一个底蕴深厚、认真热诚、知行合一的向导。
闫晗重视积累,她认为高效写作的秘籍是拥有“素材宝库”。在这本书里,你会发现她真的有一个“素材宝库”,分门别类地存放着经她检视、咀嚼、筛选过的经典篇章、名言警句、人生经验、散珠碎玉……
她对《红楼梦》的人物、故事、细节如数家珍,对《百年孤独》《基督山伯爵》《小王子》的创作背景知之甚详;她跟着朱自清、三毛寻找“写作的把手”,学习埃莱娜·费兰特对女性角色的刻画,又从鲁迅那里借鉴写景和色彩搭配;她读张爱玲、汪曾祺,也读史铁生、余华,读刘慈欣,也读金庸、三毛、柯南·道尔,报纸杂志、漫画小说都在她的阅读视野内;她熟练地从影视剧作里提炼故事模型,分析综艺节目里的演讲技巧……她引用的素材全面、新颖、不拘一格,有着很好的品位,更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感、当下感。她在序言里特别强调:“写的东西要有时代感和当下感,才能获得共鸣。”
无论是新闻里的人物故事、热播剧里的小段子,还是身边人的无心之言,她都能敏锐地发现华点,并在写作中灵活使用。她就像一个内力深厚的武林高手,刀枪剑戟、落叶飞花皆可为武器,且挥洒自如,一击必中。
她用很有技巧的方式来讲写作技巧。书中的篇章,单拎出来都是一篇篇视角新颖、结构多变、句式灵动、张弛有度的好文章。
她谈武松为什么塑造得那么成功,先不写武松如何,却写他打死的虎如何“红”,写阳谷县官民如何善于“事件营销”;不写他如何勇武有力,反而讲他多疑、虚荣的普通人心理,写他打死老虎后也一样手脚发软。最妙的是,她又补一段“武松打狗”的故事,写这个英雄背后的狼狈。
她的这种写法,别开生面,摇曳多姿,让读者在一种充满兴趣、同情的心理中,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武松的诞生。这种高妙的写作技术,是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她在书中推荐了不少好的学习方法、写作方法,几乎拿来可用,实操性很强。
比如费曼方法——“把数字编成一个画面或是一段故事”。如何理解呢?费曼的父亲为了描述“高20英尺、头宽6英尺的霸王龙”,打了个特别具体可感的比喻,那就是霸王龙如果来到他们家院子,头就在他们窗外,但是伸不进来,因为头太宽了。枯燥的数字立即变成活灵活现的画面,真切可感。比如她说“讲故事的技巧,就是‘不好好’说事”,分析了日本漫画《花样男子》里杉菜参加大赛的一波三折、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里男主角跌宕起伏的命运、《西游记》里遇到妖怪的过关设置,手把手地帮助我们解决写作中枯燥、僵化的问题。
虽然功底深厚,但她并不炫技,她的每句话都是质朴无华的,准确、简洁、清新,深入浅出,没有套路。这样的语言降低了理解门槛,使得一本讲述写作重要问题的书变得亲切感人。哪怕你不是一个写作者,不在乎它的功能性,读一读也不错,因为它确实写得很好看。
原文首发于《时代邮刊》第479期
2025年3月·新中年
编 辑 |胡晨曦
审 核 | 李 玲
终 审 | 黄 菲
来源:时代邮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