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广泛培育“无废”文化,在全社会树牢“无废”理念,助力我市“无废城市”建设,营造全城动员、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3月30日海口在云洞图书馆举办“无废海口·椰风海韵”2025年“国际零废物日”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由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指导,海口市生态环境局主办
为广泛培育“无废”文化,在全社会树牢“无废”理念,助力我市“无废城市”建设,营造全城动员、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3月30日海口在云洞图书馆举办“无废海口·椰风海韵”2025年“国际零废物日”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由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指导,海口市生态环境局主办,海南绿境高科环保有限公司承办,邀请市旅文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城市管理局、海口旅文集团、齐鲁制药公司、海南热带野生动物园等单位以及环保领域专家、志愿者、新闻媒体代表等约200余人参加,通过多元互动形式向社会传递“无废城市”建设理念,全方位展现海口“无废城市”建设成果,共同见证绿色发展的“海口实践”。
上午9时,省生态环境厅土壤处副处长李军,海口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宋延巍共同启动宣传活动。宋延巍在致辞中强调:“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篇章,是加快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现场通过播放“无废城市”建设成果视频,展现海口市在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创新案例。
活动设置“无废课堂”特色环节,邀请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韦秀文通过多维视角进行系统性讲解。韦秀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无废城市”核心理念,讲解海口市近年来开展的海口“无废城市”实践,展现海口“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活动现场还邀请了海南大学的两位留学生伊丽娜和西蒙,分别讲述俄罗斯、西班牙在无废建设方面的相关经验,和在海口体验到的“绿色生活”。
作为“无废细胞”的代表,齐鲁制药公司、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分别介绍了在“无废工厂”和“无废景区”方面的建设成效。其中,齐鲁制药公司开展以无废供应链、无废车间、无废QC、无废办公区、无废餐厅、无废厂区等模块为基础的绿色低碳无废体系建设;减少生产制造、包装运输、使用维护和回收利用等环节固体废物的产生;通过采取优化灌装机自动排空灌装工艺等方式,大幅降低药液残留;推行一系列节水节能措施,通过清洗水、清洁水回收再利用等措施实现了源头减碳、绿色节能和资源化利用。海南热带野生动物园将园林垃圾堆肥后使用于海野蔬菜园耕种;大型废弃枝干用于搭建动物农舍;将废旧轮胎、园林废木等废旧物品转变为景区内创意小品景观、无动力游乐设施等旅游设施,实现了废弃物品的景观化利用,生动诠释“变废为宝”的生态智慧。
活动现场设置的固体废物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成品展区成为焦点。由废弃椰壳再生制作的椰雕工艺品、废弃渔网编织的环保袋等创意展品吸引众人驻足。市民王女士在体验“落叶制作油画”后表示:“原来废弃物可以艺术化重生,这比单纯说教更有感染力。”。海口市“无废工厂”之一的太古可口可乐现场展示了塑料瓶从回收到再生的过程,向市民游客展示由PET塑料瓶回收再利用制作而成的T恤、手提包和帽子等环保产品,让参观人员切身感受到饮料瓶回收再生的价值。
据海口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口自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积极投身“无废城市”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印发实施《海口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等文件。二是推动绿色转型,强化固体废物管理。2024年全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83.15%;再生资源回收70.1万吨。三是加强区域协同。启动“海澄文”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项目建设,保障废弃物安全、规范处理。四是强化宣传引导,投放《无废椰城•美丽海口》宣传片,打造“无废椰城”第一印象。五是推进共建共享,营造全城参与氛围。截至2024年,全市已完成“无废机关”“无废景区”和“无废工厂”等52个“无废细胞”建设,使“无废”理念深入人心。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时值第三个“国际零废物日”,举办这场“无废海口·椰风海韵”宣传活动,不仅彰显海口建设“无废城市”先进示范的决心,而且通过具象化的生活场景转化,让“无废”理念和“无废”文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此,我们期望广大市民朋友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把“无废”行动融入工作生活点点滴滴,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减少购买过度包装商品,做好各类垃圾分类收集与投放,共同开创“无废城市”建设人人参与、人人监督、人人共享的新局面,助力“无废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