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年来,申强以队长和核心成员身份,获得20余项国家级省级奖项。他是同学眼中的“六边形战士”,是老师口中的“科创狂人”,他用四年光阴,书写了一段自强不息的成长故事。
申强,来自2021级机械工程学院
卓越工程师班
儒雅的外表下
是他强大的内核
综合成绩、推免成绩双料第一
连续三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主持/主研两项国家级“大创”
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
实用新型专利9项
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金奖
2023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特等奖
第25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一等奖
第16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
与科技竞赛二等奖
……
四年来,申强以队长和核心成员身份,获得20余项国家级省级奖项。他是同学眼中的“六边形战士”,是老师口中的“科创狂人”,他用四年光阴,书写了一段自强不息的成长故事。
1 学术为基,攀登不止
高考结束后的那个夏天,申强曾迷茫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动手能力强”是老师对他最多的评价,但未来的方向却始终模糊。直到填报志愿时,他偶然看到了四川大学工科实验班的介绍:“智能机器人”“医工交叉”……这些关键词瞬间点燃了他的兴趣。“或许这里能让我把‘动手’变成‘创造’!”他毅然报考了川大,开启了与机械工程的奇妙缘分。
申强进行机器人实践课程学习
大一,申强始终在专业学习中追求卓越,为自己设定了“向上登攀”的目标。怀着一腔热血,他从最基础的机械制图做起,扎实学习基本专业知识。
申强学习3D打印
“工科生的路,不止课堂。”大二时,申强开始对机器人感兴趣,像“探险家”般闯入未知领域,自此孜孜不倦。他与团队开始从头设计全地形机器人,为保证质量,他们在工程训练中心夜以继日地改进,甚至通宵做调整优化。
申强参与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
在参加“基于压电驱动MEMS微镜的小型化激光雷达系统”的课题时,一次偶然间的公式推导,申强发现了现有研究的空白。基于这一发现,他着手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在初涉全英文文献时,申强也曾陷入"十行有八行看不懂,专业术语如天书"的困境,是夏园林老师的一句"科研需要下狠功夫,贵在持之以恒"让他重燃信心。
四个月间,申强系统地完成了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的完整闭环,对论文进行了逐字打磨和反复推敲,最终在光学领域的顶刊Optics Express成功发表了研究成果。与此同时,课题也获得了优秀结题。
申强最喜欢的一段话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也是他人生的座右铭。盛而不骄,败而不馁,在那些遇到挫折,难过失意的时刻,他就会给自己默念这句话,每念一次,就会多一层感悟与激励。
2 竞赛之路,破茧成蝶
大三时,申强加入华西口腔李春洁主任团队,开启了口腔颌面微创手术机器人的研发之旅。在动物实验中,他第一次亲眼见证机器人代替手术刀完成精准操作:“机械臂的每一次移动,都是对传统手术方式的革新。”那一刻,他真正感受到了工科人的使命。经过无数次优化改进,口腔颌面微创手术机器人项目斩获全国机器人大赛特等奖。如今,这项技术已进入临床前试验阶段,未来将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申强跟随李春洁老师前往哈尔滨开展动物实验(右一)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备战,是申强大学生涯中最难忘的“马拉松”。从项目培训到路演打磨,他和团队筹备整整了8个月。国赛通知发布时,距离答辩仅剩7天,申强与团队成员披星戴月:白天梳理讲稿、优化PPT,晚上对照专家意见逐字修改。最终,团队摘得金牌,为川大再添一枚国家级荣誉。面对压力与未知,他感悟颇深:“比赛是一场持久战,坚持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申强参与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省赛答辩(左一)
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号召下,申强还加入了川大碳中和技术创新班,投身新型碳捕集技术及装备的研发。
在江霞教授团队常玉龙老师的指导下,他再一次攻坚克难,从二氧化碳界面振荡吸收器的三维建模起步,攻克结构优化、CFD模拟分析、中试装置搭建等难题。团队凭借“高效碳捕集装置”项目斩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国家级二等奖,并入围2023年广发证券·KAB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前十强,相关成果被《中国青年报》专题报道。
申强所在团队参加节能减排大赛(左二)
回首四年光阴,申强想对暂时遇到挫折与失意的同学说,取得优秀的科研竞赛成绩的道路并非一路坦途。初入大学时,他也曾积极尝试各项竞赛,却四处碰壁、收获甚微。但他从没有沉浸在过往的失利,而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愈战越勇,自强不息。
3 奉献集体,心怀热望
一路走来,申强从被给予者变成了给予者,成为了许多学弟学妹们前行路上的引路星。
三年的学生工作,让申强收获了珍贵的情谊,收获了性格的蜕变。他感激师友们的一路相伴,乐于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做学弟学妹们学业路和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作为校团委创业就业促进部主席,申强多次在就业活动和专题讲座中分享经验,用亲身经历为新生答疑解惑。在学工部“大川小思”科研竞赛组,申强也为多个学院的新生提供定制化辅导,帮助新生规划学习路径、适应大学生活。
申强参与机械工程学院定制团辅辅导
作为3D打印技术及其应用协会会长,申强组织3D打印机使用教学和知识宣讲,免费为参与比赛和大创的同学提供打印服务。他还连续三次参与“立信明远”志愿服务活动,为学弟学妹提供一对一辅导。大学四年,申强的志愿时长累计超过400小时。
2021级机械工程学院江姐班成员合影
作为2021级机械工程学院江姐班的一员,申强学习传承江姐精神,坚定远大的青春理想,以负责人的身份筹划了“创新创业兴报国志,红色文化悟民族魂”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的沃土中,将理想与现实深度融合。
申强参与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从“国家级奖项收割机”到“双料第一”,从实验室到志愿服务一线,申强用行动诠释:真正的强者,是永不停歇的攀登,是厚德载物的担当。相信他将会以强韧的姿态笃行在热爱的事业上,坚如磐石,步步生花。
图片 | 由受访者提供
采写 编辑 | 周文会 石凌霖
责编 | 王允保
川大人,奔跑吧,在这美好的春天里!
获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祝贺这位川大教授!
教育部网站、新华网多角度报道川大人才培养工作!
来源: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