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阵子,我们发起的“阅读润心 书香满园”读书征稿活动,点燃了温州师生和家长们的创作热情!短短时间内,我们的投稿邮箱便被一篇篇充满温度的文字塞满。截至目前,我们已收到上百份真挚动人的读书感悟。
前阵子,我们发起的 “阅读润心 书香满园”读书征稿活动,点燃了温州师生和家长们的创作热情!短短时间内,我们的投稿邮箱便被一篇篇充满温度的文字塞满。截至目前,我们已收到上百份真挚动人的读书感悟。
经过精心筛选,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入围的优秀作品,与大家共享文字的力量。那些关于成长、关于思考、关于爱与智慧的篇章,是否会有你的那一篇?敬请期待!
我们的投稿通道(wzjyfb666@163.com)仍在开放中,如果你也有故事想诉说,有感悟愿分享,欢迎继续向我们投递你的心声。下一期展示的,也许就是你的作品!
读《想赢的男孩》有感
书里的小主人公辛可夫没有“主角光环”,他是一个很普通甚至有些“糟糕”的小男孩。他似乎一直在“输”,但他总能乐观地去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有一次围棋比赛,我斗志勃勃地去参赛,却连着输了好几场。我特别沮丧,甚至再也不想下围棋了。但辛可夫的故事让我明白了:谁都有一颗想赢的心,但比起这个,我们更要有输得起的勇气。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三(1)班
黄奕硕
指导老师:胡晓丽
从子龙看英雄——读《三国演义》有感
寒假里,我重读《三国演义》。飘落的桃花瓣、赤壁燃烧的战船、五丈原升起的孔明灯,不仅铭刻在历史长卷中,更深深烙印在我心里。
最令我震撼的是赵子龙单骑救主的故事。当阳长坂坡之战中,刘备溃败时将妻儿托付给赵云。面对乱军失散的糜夫人与阿斗,赵云单骑冲入曹营,护主血战七进七出。当鲜血浸透白袍时,他仍用护心镜护住怀中阿斗,银枪如游龙般在敌军中翻飞。这段壮举不仅成就了“常胜将军”的美名,更让我看见英雄真正的模样。
赵云的勇猛固然令人惊叹——手持四十多斤的龙胆亮银枪,武艺位列三国前茅。但更打动我的,是他在生死关头展现的赤胆忠心。这份忠诚超越了武力的较量,让白袍染血的将军化为永恒的丰碑。
让我想起历史的星河中,诸葛亮呕心沥血的忠诚,岳飞背上“精忠报国”的刺字,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誓言。真正的英雄从不在史册里炫耀武力,而是用信念铸就精神的铠甲。
合上书卷,我懂得英雄的真谛:不是以一敌百的孤勇,而是心怀大义的坚守。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境时,学习赵子龙的精神,成为自己心中的英雄!
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二小学
五(5)班 王聿恺
指导老师:刘荣丽
在褶皱里遇见光
暮色漫过教室时,我总在试卷堆里藏一页《红楼梦》。书脊的裂痕里栖着去年深秋的雨水,那时月考失利的我蜷在图书馆角落,撞见探春执笔清算大观园账目的章节。她簪尖蘸着朱砂在泛黄纸页游走,将宿命撕开一道光的豁口——原来女子也能在算盘珠上踏出惊雷。风掠过古籍馆的雕花木窗,把“除宿弊”三个字吹落在我的演算纸上,墨香与泪痕在等差数列间开出并蒂莲。
那夜我在草稿纸背面临摹她的治家方略,数学公式与胭脂批注缠绕生长。探春立在暮春的落花里拨算珠,我趴在晚自习的课桌上解函数,月光平等地流淌过两种命运。后排男生突然递来半块橡皮,上面刻着“蕉下客”,我们相视一笑,像大观园里交换诗稿的少年。后来我们常在课间用立体几何解构秋爽斋的布局,将蘅芜苑的竹影换算成抛物线,让古老的字句在坐标系里重生。
省质检前夜,教室漂浮着咖啡与风油精的气味。有人把“好风凭借力”抄在便利贴上,字迹被空调吹得微微发颤。我们传阅着包了数学书皮的《牡丹亭》,任文言文的露水打湿函数图象。小琪在导数题间隙轻声背诵“良辰美景奈何天”,声音像蝴蝶落在积满粉笔灰的讲台。那些被揉皱又展平的纸页里,藏着比参考答案更明亮的可能。
此刻我的书包里躺着《瓦尔登湖》,塑封膜在六月燥热中沁出水珠。我总在解完压轴题后摩挲封面,想象冰层在梭罗掌心裂开的纹路。或许当蝉鸣漫过考场时,我会带着湖畔的星光走进志愿表上的中文系,继续在文字褶皱里寻找光的形状。就像探春用朱砂笔改写荣国府的命运轨迹,我们终将在某个晨光熹微的时刻,听见冰面下春潮涌动的声音。
晚风掀动窗帘,有人轻声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月光漫过教室后排的绿萝,在摊开的《楚辞》上织就银河。我看见无数个我们捧着书本站成青葱的森林,每片叶子都蓄满待放的光。那些被油墨浸透的深夜,终将在生命里长成发光的年轮——当岁月剥蚀了试卷上的字迹,唯有书页间的星光,永远鲜活如少年掌心的温度。
国科温州附属高级中学(永强中学)
高三学生 季展翼
指导老师:王巧珍
搴芳育英,践修启慧
——读《终身成长》有感
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上,身为教师,亦为母亲的我,始终在浩渺的教育理念中寻觅,渴望找到指引学生与孩子成长的光芒。卡罗尔•德韦克所著的《终身成长》,宛如一道破晓之光,让我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更让我在教学的三尺讲台与家庭生活之间找到了平衡与力量。
成长心态:从“我不行”到“我能行”的破茧
书中的“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坚信人的能力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像春日幼苗,在努力与学习的滋养下拔节生长。这一理念跨越年龄与身份,既适用于在知识海洋中奋力遨游的学生,也同样适用于身为教育者的我们。
在日常教学中,我常见学生在困难面前退缩,说着“我不行”“我做不到”,这些话语犹如枷锁,束缚了他们求知的步伐。在家中,我也曾听到孩子因一次考试的失利,如同折翼的小鸟般沮丧。
卡罗尔在书中宛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凭借大量研究数据与鲜活生动的案例,为我们细致地展示了如何运用语言与行为,帮助孩子逐步建立起成长心态。当学生在学习的荆棘中艰难前行时,我们不应只是泛泛地说:“你很聪明,一定能做到”,而是要像一位贴心的陪伴者,真切地说:“我看到了你在此过程中付出的每一份努力,继续大胆尝试,每一次的努力都在为你的进步积蓄能量。”这般反馈,如同在学生心中种下信念之种,让他们深知努力的汗水比天赋光环更珍贵,更能孕育成功之果。
培育孩子:化“焦虑”为“信任”的蜕变
作为一位母亲,我深切地明白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深远影响。于是,我将成长心态这一宝贵理念融入对孩子的教育。儿子在数学学习中曾举步维艰,每次考试成绩公布,那一脸的沮丧令人心疼。往昔,我常不由自主地被焦虑情绪支配,忍不住指责他不够用功,甚至在心底暗自揣测,他是不是天生就缺乏数学方面的天赋。然而,读完《终身成长》后,我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的焦虑与责备,如同凛冽的寒风,只会让孩子在面对失败时更加瑟瑟发抖,愈发害怕尝试。
于是,我决心改变。当他再次因数学成绩不理想而垂头丧气时,我收起了往日的急躁,而是平和坚定地与他并肩坐下,一起分析错题。我温柔且坚定地说:“数学如山峰,每次练习都是向上一步,只要有决心,一步一个脚印,定能稳步前行,不断进步。”
时光流转,我惊喜地发现,他眼中曾经对数学的恐惧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自信。他把每一次错误当作探索未知的契机。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他兴奋地飞奔到我面前,大声喊道:“妈妈,我发现数学其实没那么难!”那一刻,我满心欣慰,深切体会到成长心态在孩子教育中的巨大魔力。
自我成长:从“固步自封”到“海纳百川”的进阶
《终身成长》这本书似一面澄澈的镜子,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用温暖的双手去托举学生和孩子,更让我静下心来,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心态。身为教师,我也曾在不经意间,陷入“固定心态”的泥沼,自认为已经熟练掌握了教学的种种技巧。然而,卡罗尔宛如一位睿智的长者,轻声提醒着我们,教育者同样需要在知识的长河中持续扬帆前行,不断学习与成长。
于是,我勇敢地迈出了改变的步伐。我开始学习各种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参加各类教育研讨会,虚心地向同行请教运用新技术辅助教学。我惊喜地发现,当我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勇敢地迎接新的挑战时,教学的花园里仿佛迎来了一场春雨,处处焕发出新的生机。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