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哎,你说这养老啊,怎么就变成了一场‘家庭小戏’呢?”70岁的姑姐,坐着公交车,带着一肚子心事,就这样“闯”进了我们的家。原来,她儿子买的房子要交房了,装修款还没着落,儿媳妇那儿又“吹起了东风”:“别人家的公公婆婆都掏腰包,你们怎么就一分不拔呢?”
“哎,你说这养老啊,怎么就变成了一场‘家庭小戏’呢?”70岁的姑姐,坐着公交车,带着一肚子心事,就这样“闯”进了我们的家。原来,她儿子买的房子要交房了,装修款还没着落,儿媳妇那儿又“吹起了东风”:“别人家的公公婆婆都掏腰包,你们怎么就一分不拔呢?”
姑姐犯了难,她哪有钱啊?一年到头,就靠那点老人钱和手工编花挣的辛苦钱过活。可儿媳妇不依不饶,还放出了“养老威胁”:“现在不帮衬,将来别指望我伺候!”
这出戏,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但笑过之后,我们不禁要思考:养老,究竟是谁的责任?
**“钱袋子”与“养老经”:一场家庭辩论**
老公一听,立马表态:“您这岁数,哪有钱呢?没钱怎么给?”这话虽直,但理不糙。可姑姐却另有打算:“我今天来,就是想跟你们借一万块钱,把这个‘窟窿’补上。将来我老了,还得指望儿媳妇呢!”
我听着,心里五味杂陈。姑姐辛苦一辈子,把一儿一女拉扯大,确实不容易。但养老这事儿,真的能靠“借钱”来解决吗?
**“养老不是‘买卖’,情感不能‘交易’”**
我忍不住插嘴:“您老了不指望自己儿女,怎么就想着靠儿媳妇呢?”姑姐叹了口气,说出了实情:女儿远嫁,儿子又指望不上,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儿媳妇身上。
但这笔“交易”,真的划算吗?儿媳有赡养公婆的义务吗?显然没有。法律上讲,儿媳只有协助丈夫赡养的义务,而非直接赡养责任。所以,这场“借钱”风波,其实是一场养老观念的碰撞。
**“家庭和谐,贵在沟通”**
老公最后还是拿出了一千块钱,说是给姑姐的“零花钱”,但有个条件:不能再编花挣钱了。这钱虽少,但也是我们的一份心意。
这场“小戏”落幕,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不少。养老,不是一场“买卖”,更不能靠“交易”来维系。家庭和谐,贵在沟通和理解。只有每个成员都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让这个家更加温暖和幸福。
**“养老,是一场家庭‘大戏’,需要每个人用心去演。”**这场戏,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演好自己的角色,让这场“大戏”更加精彩和温馨。
来源:快乐去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