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频道(ABC News)采访的时候,泽连斯基回应了普京邀请他去莫斯科谈判的问题,“他可以来基辅,我的国家每天都遭受导弹袭击,我无法前往莫斯科,我不会去这个恐怖分子的首都”;泽连斯基称普京对此心知肚明,“如果一个人在战争期间不想见面,他当然
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频道(ABC News)采访的时候,泽连斯基回应了普京邀请他去莫斯科谈判的问题,“他可以来基辅,我的国家每天都遭受导弹袭击,我无法前往莫斯科,我不会去这个恐怖分子的首都”;泽连斯基称普京对此心知肚明,“如果一个人在战争期间不想见面,他当然可以提出一些对我或其他人来说都不可接受的条件。”
9月3日,普京公开邀请泽连斯基前往莫斯科会晤,并表示愿意为泽连斯基提供人身安全保障:泽连斯基第二天就拒绝了普京的要求,称这是克里姆林宫试图再次拖延真正的谈判。
包括克里姆林宫在内,大概所有人都知道泽连斯基不会接受普京的邀请,“瓦格纳”雇佣兵前首领叶甫根尼·普里戈金应该是最后一个相信克里姆林宫所谓“提供人身安全保障”的人,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下场。
对泽连斯基拒绝普京邀请其去莫斯科的表态,截至撰文时,尚未看到克里姆林宫的任何回应。
普京和泽连斯基都知道双方不可能在莫斯科举行会晤,现在,依然幻想让普京和泽连斯基举行面对面会晤的,大概只剩下特朗普和维特科夫等少数人了,事实上,除了特朗普等少数人,大多数人都认为与克里姆林宫举行的任何谈判没有什么作用,顶多就是推进换俘这类事,这些谈判更多是为克宫争取时间和提供宣传材料,唯一的获益者是克宫,美国、乌克兰、欧洲和其他国家都因此利益受损。
《每日电讯报》发表文章,指责因为特朗普的缘故,各方围绕俄乌全面战争八个月的外交努力全都白费了,“事实是我们又回到了原点”,最终的解决方案,即便是暂时的休战,“在今天仍像特朗普政治复兴之前一样难以实现。”
NBC新闻则指出,特朗普和普京的密切关系让西方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的努力复杂化,特朗普已告知他的顾问决心不破坏他和普京的关系,有高级官员透露其对这场战争迅速结束或普京与泽连斯基举行直接会晤的可能性日益悲观。
自再次就任美国总统至今,特朗普政府都没有对俄罗斯施加新的制裁,也没有向乌克兰提供任何军事援助,甚至一度中断拜登政府批准的军援交付和情报支持,反而不断向乌克兰施压,并指责欧洲盟友。
而另一方面,美俄关系却在悄悄复苏,这符合特朗普早在第一个任期就坚持的政治理念,即美俄关系实现正常化符合美国的利益:美俄不仅在政治上频繁接触,而且还在能源等经济领域有所合作。
据俄新社报道,美国在今年7月份从俄罗斯购买了价值45.5万美元的新鲜鸡蛋,这是美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购买俄罗斯鸡蛋:为了缓解全国范围内的“蛋荒”,美国从其他国家进口鸡蛋,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美国在7月份总计进口了价值2960万美元的鸡蛋,其中巴西为800万美元、加拿大为500万美元、墨西哥为390万美元。
从俄罗斯购买的鸡蛋仅有45.5万美元,数额不多,但这不仅仅是美国首次购买俄罗斯鸡蛋,也是一个重要信号:美俄之间正在恢复经济联系,此前,媒体已报道美俄双方正在探讨能源合作问题,在俄乌全面战争爆发结束后,美国就已不再购买俄罗斯能源,但现在,特朗普有意在北极能源开发等领域与俄罗斯合作,尽管战前美俄双方的贸易总额不过只有几十亿美元,微乎其微。
稍早些,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公开表示,俄罗斯的经济规模连德克萨斯州都比不上,“普京只是个州长”。
马克·吕特还强调,俄罗斯无权禁止在达成和平协议的情况下在乌克兰部署西方军队,该决定只能由乌克兰做出,“为什么我们要关心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看法?乌克兰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它自己决定如何保障安全。芬兰加入北约时并未征求俄罗斯的许可,我们也是主权国家,如果乌克兰认为有必要邀请安全力量来支持和平,那是它的权利。”
目前,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不太好,尤其是乌克兰持续打击与军事相关的俄罗斯能源行业,包括但不限于炼油厂、油库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等,导致俄罗斯境内燃油价格暴涨并在多个地区出现了短缺,汽油价格几乎比开战时上涨了接近1倍,柴油价格则上涨了40%。
普京在9月4日返回海参崴(俄方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记者会上,有当地民众向他反映尤其价格暴涨的情况,普京承认了这一点,指出俄罗斯目前油气供应有些困难,但“远东地区煤炭储量巨大,足够使用9000年”,应该多烧煤,大力发展蒸汽机等技术。
或许很多朋友对这些情况不是很明白,但我对俄罗斯目前的能源供应和经济状况有些了解,给大家解释一下:
在乌斯季卢加港遭乌克兰无人机持续袭击后,俄罗斯现在主要从远东出口天然气,在大量出口天然气的同时,俄罗斯远东地区却出现了油气供应困难,这本身其实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具体我就不说了。
普京说远东地区煤炭储量巨大,要多烧煤,暂且不提将能源消耗从天然气重新转回煤炭的技术问题,就目前的俄罗斯煤炭行业来说,相当不乐观,甚至可以说是处于崩溃边缘,因为银行贷款利率过高等问题,俄罗斯煤炭企业大量倒闭,在缺乏资金和新技术投入的情况下,再加上严重的劳动力短缺,怎么生产更多的煤炭满足远东地区的能源需求?这已经不是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的问题了,而是在可预见未来都无法实现的能源置换。
《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称克宫现在是押注乌克兰军队会在俄罗斯经济崩溃之前耗尽,换句话说,这是在赌俄罗斯的国运,因此克宫才自信地向乌克兰和西方提出了“胜利者的条件”。
位于柏林的卡内基莫斯科研究中心俄罗斯欧亚计划主任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认为,尽管面临西方制裁,但得益于能源出口和巨额军事开支的刺激,俄罗斯经济在2023年到2024年实现了增长,至少还能支撑18个月到24个月,“之后问题才会变得严重”;
而克宫相信,赶在俄罗斯经济崩溃之前,可能会在两三年内“将乌克兰保卫者逼到极限”,克宫的主要军事目标不是占领土地,而是消耗乌克兰军队,“直到基辅被迫投降”,自信乌克兰在拼人员消耗方面不是俄罗斯的对手,乌克兰严重缺乏步兵,仅靠一支“机器人军队”无法保卫乌克兰。
亚历山大·加布耶夫的观点我就不做评论了,他只指出了俄罗斯的“优势”和乌克兰的“劣势”,而忽略了其他一些主要因素,包括乌克兰目前的动员情况、俄罗斯经济面临的严重困境以及战场交换比等情况,如果真像很多“特别军事行动”支持者说的那样,乌军损失惨重,诸如俄罗斯总统顾问安东·科比亚科夫刚在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上说的那样已经伤亡180万人,那么,如何解释俄军如今在战场上的困境?即便是连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也没敢说俄军的春夏攻势取得胜利,而是被指出其所宣布的“战绩”存在诸多水份。
斯特列科夫再次监狱来信,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现行模式已经失效,不可能再对乌克兰取得军事政治胜利,莫斯科希望就“未来边界”达成协议证实了这一点,“前线以巨大牺牲为代价取得的战术胜利,并不能证明我们取得了全面胜利。”
“莫斯科很可能抱有幻想,认为基辅将被迫割让顿巴斯剩余的领土。但问题在于:基辅在其军队被击败之前不会做出任何让步,乌克兰军队目前的体制和我们军队的现状不允许乌克兰军队被击败。”
来源:HE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