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网络的未来:从点式中继到智能反射,解锁超高速连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7 17:48 2

摘要:2025年9月4日,《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发表文章,深入探讨了6G网络如何通过线视距(Line-of-Sight, LOS)中继器、点式设备(Dots)和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s

2025年9月4日,《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发表文章,深入探讨了6G网络如何通过线视距(Line-of-Sight, LOS)中继器、点式设备(Dots)和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s, IRS)克服信号衰减的挑战,扩展覆盖范围。 6G技术预计提供100 Gbit/s的超高数据速率,支持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扩展宽带(eMBB)和机器通信(mMTC),为虚拟现实、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带来革命性改变。 然而,6G信号在亚太赫兹(sub-THz)和太赫兹(THz)频段的高衰减特性,对信号传播提出了严峻挑战。 行业专家指出,创新的中继技术和智能反射面将成为6G网络部署的关键,推动全球通信进入新纪元。

来源 “ITU’s IMT-2030 Vision: Navigating Towards 6G in the Americas”, 侵删

6G采用的亚太赫兹和太赫兹频段,频率远高于5G的毫米波(mmWave),提供更高的带宽和速度,但信号衰减极为严重。 例如,在100 GHz以上,信号难以穿透墙壁、窗户或人群,几乎完全依赖线视距传播。 这种特性限制了6G在城市环境中的覆盖范围,尤其在非线视距(Non-Line-of-Sight, NLOS)场景下,信号质量急剧下降。

此外,6G的高频信号容易受到天气、物体阻挡和地面反射的影响,导致多径干扰(multipath interference)和信号衰减。 行业专家强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新的网络架构和技术手段,而中继器和智能反射面正是核心突破点。

在城市环境中,建筑、树木和移动物体造成复杂的反射和吸收,增加信号传播的难度。 在工业环境中,如智能工厂,设备间的电磁干扰和非线视距问题进一步加剧了部署挑战。 例如,西门子数字工业软件的解决方案专家Ron Squiers指出:“在工厂中,必须详细建模线视距和非线视距问题,包括反射、吸收和干扰,以确保可靠的6G覆盖。”

为应对6G信号的传播限制,爱立信提出了“Dot”中继器概念,一种类似小型私有5G接入点的设备。 这些中继器体积小巧、易于部署,可安装在路灯、建筑物或室内墙壁上,通过放大和转发基站信号,扩展覆盖范围。 行业专家表示,Dot中继器的“即插即用”特性使其特别适合城市和室内场景,能有效填补信号盲区。

例如,在智能城市中,Dot中继器可部署在交通灯或路侧单元上,支持自动驾驶车辆的实时通信。 Ansys的5G/6G项目主任Shawn Carpenter指出:“这些小型中继器为私有网络提供了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尤其在需要高密度覆盖的场景中。”

智能反射面是一种被动面板,可动态调整射频(RF)信号的反射方向,类似一面“可调镜子”。 IRS通过编程控制反射角度,将信号引导至非线视距区域,无需额外功率放大。 例如,在无直接线视距的场景中,IRS可将信号反射到目标设备,显著提升覆盖效率。

Carpenter进一步解释:“IRS不仅能增强信号覆盖,还可通过实时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技术预测用户移动路径,动态调整天线方向,确保信号始终指向正确位置。” 行业专家预测,IRS将在6G网络中广泛应用,尤其在高密度城市和工业环境中。

一些公司正探索“超级小区”(supercell)概念,通过智能预编码技术协调多个小型基站,形成逻辑上的大覆盖区域。 这种方法可减少小区间的电磁干扰,提高信号稳定性。 西门子专家Ron Squiers表示:“超级小区允许在信号较弱的区域灵活部署中继器,而无需担心干扰问题。”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IMT-2030愿景,6G预计于2030年实现全球商用化,届时将支持50-200 Gbit/s的网络带宽和微秒级延迟。 全球6G市场预计到2035年突破1万亿美元,涵盖智能城市、自动驾驶、工业4.0和虚拟现实等领域。 中国的华为、欧洲的诺基亚和美国的高通等公司正加速6G研发,竞争日趋激烈。

6G的超高频段带来多重挑战,包括路径损耗、信号干扰和波束对齐。 例如,东北大学的6G研究显示,亚太赫兹波束需精确跟踪接收器位置,动态调整方向以维持连接。 解决方案包括:

波束成形与跟踪:利用AI优化多输入多输出(MIMO)波束,适应动态环境。数字孪生技术:实时模拟网络环境,预测信号传播路径,提升覆盖效率。新材料应用:如超材料(metamaterials)用于反射器设计,改善高频信号传播。

行业专家建议,6G的成功需整合硬件、软件和网络架构,Keysight的SystemVue等工具正通过高保真RF数字孪生技术,加速6G系统的设计与验证。

6G的部署离不开全球供应链合作,但地缘政治风险正推动供应链多元化。 例如,美国近期对三星和SK海力士中国工厂的设备采购限制,可能影响6G相关芯片的生产。 印度等新兴市场则通过180亿美元的半导体投资,加速融入6G生态。 行业专家预测,未来6G设备生产将更多依赖本土化供应链,以降低风险。

6G网络的到来将彻底改变通信格局,而中继器、点式设备和智能反射面是克服高频信号衰减的关键。 从爱立信的Dot中继器到智能反射面的动态调制,这些技术为6G的超高速、低延迟通信铺平了道路。 行业专家建议,科技爱好者和从业者应关注6G的测试进展和商用化进程,这不仅将推动智能城市和自动驾驶的发展,还将为AI手机和物联网设备带来全新体验。 6G的未来,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

来源:万物云联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