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宝藏”村落藏不住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7 17:11 1

摘要:在东西湖区的马池二村悄然孕育出一片文艺土壤——独立画家在此设室作画,非遗手艺人默默传习古法。

旅行,不只于舌尖与风景的浅尝,更在于沉入市井烟火、触摸文化根脉的深度体验。

在东西湖区的马池二村悄然孕育出一片文艺土壤——独立画家在此设室作画,非遗手艺人默默传习古法。

他们不是匆匆过客,而是扎根于此的新居民,用画笔与针线、宣纸与染布,为这座村落注入了呼吸般的艺术生命力。

PART.01

言寺画室:

藏在马池二村的文艺地标,连海外粉丝都慕名而来

城市的节奏时常匆忙,却在马池二村的转角,藏着一处让时间慢下来的角落——“言寺画室”

画室内布置得十分梦幻。

推门而入,仿佛跌进一场蓝色的梦。

四面墙上挂满画作,蝴蝶在波纹间振翅,海浪在光影中凝固。

一只小橘猫轻巧地跃过桌面,与角落的旧钢琴一同,成为这幅静物画中最灵动的笔触。

主理人方诗雨正在作画。

主理人方诗雨曾是一名职业画家,一年前还只是通过互联网在屏幕那端直播绘画,用画笔连接起近万个散落世界的灵魂。

直到有一天,留言中越来越多的人问她:“可以来看你画画吗?”她才恍然意识到,虚拟世界之外的相遇,或许藏着她更想传递的温度。

画室风格简约精致,具有艺术气息。

于是她选择在马池二村,租下一方空间,把梦种进现实。

令她惊喜的是,这片土壤比想象中更滋养创意:交通便利政策扶持,将军路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她提供了三个月的免租支持,还有那些推门而入的、带着故事而来的人。

他们中间,有跟随她多年的线上粉丝,也有偶然推门被吸引的附近居民;有放暑假的孩子来学画,也有从海外远道而来的年轻人——那位美国男孩在成年礼这一天特意造访,他说:“艺术是一种无声的陪伴,而我在这里找到了它真实的回音。

画室展示的作品搭建成艺术交流的桥梁。

方诗雨渐渐发现,这间画室早已不止是她一个人的梦想容器。它成了社区的文艺客厅、邻里的合作纽带、异国他乡者的驿站。她在教画之余也走进社区托管课堂,参与社区NPC剧本游等活动,用颜料温柔地参与着一座城中村的蜕变。

隔壁米酒店请她画新品海报,花甜喜柿糖水铺邀她去弹一曲钢琴,就连菜单上也悄悄开出了她笔下的花。水彩画不再是高高悬挂的装饰,而是融入街巷呼吸的语言,是一种柔软的、可持续的日常。

PART.02“锦上文化”:让非遗技艺在社区“流动”起来

当非遗成为潮流时,真正的传承却往往静默无声。太多喧嚣浮于表面,而“锦上文化”选择了一条更沉静的路——让技艺回归手感,让传统长出新魂

吸引年轻人体验非遗文化。

在马池二村,“锦上文化”悄然成为一处新的文化地标。推开店门,宋锦的华美、缠花的精巧、刺绣的细腻次第展开。

一方青石水缸静立角落,清泉细流,汩汩有声,与满室手作共谱出一曲“流觞曲水”般的东方诗境——这里不像店铺,更像一座可以触摸的、呼吸着的非遗生活馆。

李静正在进行创作。

主理人李静,从事教育二十余载。近年来她行走南北,拜非遗传承人管金枝等大家为师,毅然转身,投身传统工艺的传播与教学。

“我们不做现成材料包的搬运工,”她轻托起一件缠花作品,语气坚定,“每一件作品都从纸膜开始,以铜丝塑形,靠双手赋予温度——手艺不是流水线,一缠一绕,都要有心跳。”

锦上文化陈列的精美作品。

她希望非遗不只是陈列的遗产,而是可感、可做、可生活的日常。因此,她将“锦上文化”落户于马池二村——不仅因这里的便利与亲和,更因她相信,真正的传承应该发生在街头巷尾,生长于社区土壤之中。

当艺术的创造力遇上村落的烟火气,碰撞出的,是一个个充满温度与故事的新空间。你可以走进“言寺画室”,学画一幅水彩,任颜料与心情在纸间自由晕染;或在“锦上文化”亲手做一件非遗作品,以触觉连接传统,感知手艺的温度。

这些独特的体验,让马池二村不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名字,而成为一个有故事、有温度、可沉浸、可触摸的——心灵目的地。

来源:武汉临空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