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只灰色的白猫,总是坐在桥头,慢悠悠地清洗自己的毛。风也是,水也是,连驶过的三轮车也慢到发出了车轮打转的声音。田野上,甘蔗林有序地排开,庄稼像是在模具里撑开的浪花,涌了出来。
请小作者添加小编好友,以便制作荣誉证书。
陶山的烟火气
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
九(11)班 朱子慧
指导老师:汤乐娟
记忆中的陶山,奔流在诗和散文里。
一只灰色的白猫,总是坐在桥头,慢悠悠地清洗自己的毛。风也是,水也是,连驶过的三轮车也慢到发出了车轮打转的声音。田野上,甘蔗林有序地排开,庄稼像是在模具里撑开的浪花,涌了出来。
田边一个简易的小屋里堆满了爷爷的农具,锄头、铁锹、蓑衣、扁担、水桶……锄头前端被磨得发亮,如银镜一般,闪烁明朗。两只麻雀嬉戏着飞向甘蔗林,留下一串嬉笑,一阵风便不见踪影。无尽的晚风与刺眼的日光交织,一起浸入甘蔗林。甘蔗叶上勾勒出青色的脉络,焦黄的土地被晒出一道道细小裂缝,虫子在里面偷闲,光斑在上面雀跃地闪动着。
拔起一根甘蔗,涌出一阵清新的甜。前头邻居家的小孩在绿荫下翘起二郎腿,手上甘蔗的绿发出刺眼的光。田野边,一群农夫卖着青绿的甘蔗,却没人发出卖力的吆喝声,三三两两都在聊着家长里短,仿佛不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天一不小心暗了,光也柔了下来。
许多次,我都这样悄悄地来到它身边,甚至扒开甘蔗林抵达绿的深处。后来,才发现我的陶山,原来也是属于生活的,烟火气十足。
我们的车穿过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甘蔗林,却穿不透烟火常在的花园路。一下车,陶山甘蔗文化节现场人山人海。远处,沙门山绵绵如屏;近旁,金潮港涛声阵阵。这是一条烟火的集地。歌舞表演、评选甘蔗王……放眼望去,是各样的小食摊、水果摊、甜品摊。人群游走、聚集、围拢。染上一身的烟火气,天边的云便散去了部分,卷起了长长的须。
文化节上最出挑的便是甘蔗了,一捆捆,一堆堆,一摞摞,青的皮,紫的衣,不变的应该是甜甜的心。最有趣的应该是古法红糖的熬制:大捆的甘蔗送进机器中,青色的甘蔗汁就流入了地上的大铁锅,青色的汁水在大铁锅里流动,看着可真不像什么美食,铁锅里还连着一根细长的皮管,沿着皮管往屋里走。只见四口“连环锅”呈一字排开,灶里熊熊烈火,哔啵作响,锅内煮着深浅不一的液体,云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自然浓郁的蔗香和焦香。经过漫长的10个小时文火熬制,糖浆才会晶莹剔透。再等它慢慢凝固、切开、装袋……
我们开车前往甘蔗园,路边便有淳朴的陶山农民摆摊吆喝着卖甘蔗。从那经受过河水洗涤的甘蔗林间望去,碧绿的甘蔗园一眼望不到头。一群热衷创新的年轻创业者走入了我的视野,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传统销售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借助电商和直播平台,创建了“陶山甘蔗”新模式,让甘蔗走出陶山,成了瑞安乃至温州的地标性农产品;一群吃苦耐劳的农民让这一片土地成了绿的海洋,那绿得仿佛能挤出油的甘蔗,不断地向外散发出清新的甜味,长条的叶子不断地集起还未落下的水滴,土壤贪婪地吮吸着天空馈赠。或许这便是乡村发展的引领者的力量吧,是他们对土地最深的眷恋和对乡村最美好的憧憬才有了现在陶山的新发展呀!
恍然间,仿佛看到农民身穿斗笠,在田间松土,看见晶莹的水滴飘洒成一片光辉,看见甘蔗的汁水涌了出来,看见红糖厂中不断飘出香甜的白雾,看见了一个个被汗水浸湿的背影……这是一片劳动者的土地。晶莹的水珠漂浮着,似乎在空中形成一场神圣的洗礼,礼貌地请出我们这些“擅自闯入者”,这才是陶山的灵魂之所在。
天空的云已全散开,是明净透亮的蔚蓝,微弱的风使周边绿色的洞顶来回晃动,甘蔗林有弹性的框架呈圆弧形摇摆着,一丝涟漪,一片绿的海洋。
天渐渐地变淡了,山的轮廓模糊了许多,爷爷又开着三轮车来田里拉甘蔗了……
编辑:瞿含张
二审:曾云毕
三审:林 慎
来源:弘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