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5日,湛江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第二片区现场会在雷州、徐闻召开,通过“实地调研+成果展示”的立体模式,全面检阅典型镇、典型村建设成果。会议强调要全面压实县镇村三级责任,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强担当奋力推进典型镇、典型村培育建设,确保“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
9月5日,湛江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第二片区现场会在雷州、徐闻召开,通过“实地调研+成果展示”的立体模式,全面检阅典型镇、典型村建设成果。会议强调要全面压实县镇村三级责任,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强担当奋力推进典型镇、典型村培育建设,确保“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顺利实现。
参会人员在实地调研。
本次现场会采取实地调研和集中开会的形式进行。当天,参会人员走进雷州市、徐闻县共5个点位实地调研相关项目建设与镇村风貌提升等情况。镇村负责人现场介绍情况,参会人员深入交流。现场调研结束后,在徐闻县和安镇人民政府召开现场会,雷州市、徐闻县典型镇村代表在会上就“百千万工程”工作成效和措施作了发言,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发言。
湛江市委副书记、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办公室主任刘智勇,市委副秘书长、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常务副主任、督查考核组组长吴建文和雷州市、徐闻县有关领导以及典型镇、典型村负责人参加了现场会。
刘智勇强调,“百千万工程”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当前,距离省“三年初见成效”第三批县(市、区)督查验收不到2个月时间,时间紧责任重,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百千万工程”的战略意义与紧迫形势,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把滞后的进度赶上来、把薄弱的环节补上来;要聚焦重点任务,要紧扣“三年初见成效”目标,聚焦典型培育、环境提升、产业发展等重点任务,以精准举措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村干部眼要尖,要善于发现问题,脑子要活,要当闲不住的村干部,要当手中有“招”的村干部,手要勤,要用行动感化群众。镇干部要强化镇面统筹,要善于学习,善于研究,要善抓细节,亲力亲为,用脚步丈量土地,细致把关“每一棵树”的挑选种植。要善于管理,调动各方力量,分片包片,细化网格,做实“门前三包”,推动责任落实到人,强化群众参与,凝聚共建合力,以过硬作风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会议要求,要将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思路和实际行动,确保各项任务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对照先进典型的经验做法,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确保如期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为湛江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雷州市
立足特色资源
持续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调研组走进雷州市沈塘镇处井村。干净整洁的硬化村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凉亭、清澈澄净的池塘、绿荫环抱的广场……在蓝天白云映衬下,一幅和美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处井村干净整洁的小公园。
近年来,处井村围绕典型村打造的核心任务,坚持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齐头并进。积极构建乡村旅游服务机制,该村通过为游客专门划设房车露营、提供免费水电网络、加强警力巡防、送上取暖棉被、发放特色蔬菜等系列贴心服务措施,赢得房车游客纷纷“点赞”,成功打造全国房车旅客的热门营地。
处井村的房车营地。
据统计,在春节期间,处井村共吸引了1300余台房车前来停放,人流量累计超过2万人次,单日营地内的房车数量最高达到了约400辆。2025年,该村更是全面试行房车营地收费制度,配套打造自助淋浴间和民宿,仅第一季度就为集体创收约7万元。目前,注册资本56万的处井村强村公司已经完成备案,投资290万的“水岸营地”项目正在施工中,盘活闲置敬老院和村民旧宅打造民宿,村集体490亩土地拟入股强村公司,农文旅融合的产业模式已具雏形。
在雷州市龙门镇足荣村,农家水缸、石狗、农具等物品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成为重要的文旅符号。手作博物馆、牵手广场、食工坊、酱工坊等景点,与村内的足荣森林公园、昌公书局等组成了雷州文旅新地标。
足荣村航拍。
近年来,借助“百千万工程”,足荣村积极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风貌提升和农文旅融合发展。通过实施“四小园”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提升、道路绿化亮化等工程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超300万元,村容村貌显著改善。
参会人员调研酱油加工产业。
在乡村能人陈宇助力下,足荣村坚持走“特色产业助农增收”发展路,与广东茂德公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协作,积极发展特色酱油酿造项目,购买专业酿造酱缸400余个,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同时,足荣村立足村庄资源禀赋,依托茂德公大观园、昌公书局等景观,积极举办方言电影节、手作节等特色活动,打造农文旅融合型乡村,大观园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门票收入近180万元,解决就业200余人。
参会人员调研蒲织产业。
徐闻县
乡村风貌焕新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与幸福感
调研组来到徐闻县下桥镇,调研东升路“六乱”整治及农贸市场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在这里,街道整洁通畅,墙面无乱贴广告,农贸市场摊位整齐、地面干净,车辆在线内有序停放……
干净整洁的下桥农贸市场。
“我们农贸市场原来也是脏乱差,但每天见到干部带头清扫,我们商户和群众也积极参与其中,如今,大家都形成了良好习惯,市场干净了,我们自己也更舒心。”下桥农贸市场周姨道出了该市场变化的背后原因。
今年来,下桥镇积极推进“六乱”整治,推动“门前三包”。同时,建立网格化管理+联合执法全覆盖机制,实现网格员、协管员、执法队员、交警等多方联动;依托运作有保障、机制有支撑、设施有完善的“三个有”环境卫生保洁清运体系,构建长效管理格局。
在常态化攻坚治理中,该镇累计出动超7630人次,有效解决市场内车辆乱停放问题,改造修缮东边污水沟,彻底解决污水横溢难题,规整周边遮阳棚,全面整治市场西边占道经营现象,经改造与整治后,市场环境显著美化、秩序更加规范,切实优化了居民“菜篮子”购物体验,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
和安镇地处徐闻最东边,是一个偏僻的海岛镇。近年来,该镇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坚持镇域建设,村庄亮化,并因地制宜,推动“和安海鸭”、对虾养殖、斑斓种植等产业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乡品质,增进民生福祉。
在和安镇水头村湾仔园村,调研组沿着新修建的村道漫步,路面一尘不染,两旁绿树成荫;农户庭院整洁有序,农具杂物归置整齐;8个“四小园”内蔬菜青翠、花卉绽放,竹编护栏别具匠心;25幅彩绘外墙色彩鲜艳,与洁净的村容相得益彰。村民们自发清扫巷道,修剪绿植,处处洋溢着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
湾仔园村新修建的篮球场。
据悉,湾仔园村以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为抓手,通过“网格管理、挂图作战、乡村能人聚力、群众自建自管”四维发力,扎实推进“万村清洁”行动。建立“村长包村、保洁员包段、农户包户”的网格化管理制度,制定“清零行动作战图”全面摸排并处理问题点位,湾仔园村逐步形成了“微田园、生态化”的村庄布局。
湾仔园村干净整洁的村道。
漫步于和安镇云头村,500多亩的斑斓产业链示范基地内绿意盎然,及腰的绿叶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调研现场,参会人员不仅深入了解了被誉为“东方香草”的斑斓,如何完成从田间芳草到高端香料的蝶变,更品尝了斑斓糕、斑斓糖等深加工产品。不少典型镇村干部还现场领取了斑斓种苗,准备带回村中试种,探索斑斓产业密码。
参会人员了解斑斓种植和加工产业。
以“微改造”撬动乡村大变化,云头村聚焦“抓组织、抓宣传、抓重点、抓长效”,组建5支共百余人的清洁小分队,每周开展2-3次集中清理。通过村民会议、广播、微信等多渠道宣传,将环境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实行分片包干。创新运用“网格+积分”机制,依托“和美乡治”党建智联平台引导村民以公益劳动换积分兑物品,推动环境治理从“政府推动”转变为“群众主动”,持续提升村容村貌。
如今,该村建成12个特色“四小园”,完成外立面彩绘35幅,种植树木200余棵、花卉3000多株,打造3公里环村绿化路,实现从“脏乱差”到美丽宜居的蝶变。
来源:全国作者联盟